第7回 驅驪徒章邯為將 走曹陽周文敗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沉醉東風 本章:第7回 驅驪徒章邯為將 走曹陽周文敗逃

    書接前文。前文書說到大澤鄉起義軍迅速壯大,很快發展到數萬人,大軍集結到原先的楚國國都陳縣。陳縣的守城縣令聞風而逃,隻有縣丞組織抵抗,跟義軍在城門下交戰。縣丞戰死,順利攻占陳縣。

    剛剛占據陳縣沒幾天,有兩個人來投。一個是張耳,一個是陳餘,都是大梁人。

    前文書曾經說過,張耳原本是信陵君魏無忌的門客,信陵君去世後,張耳來到外黃縣,娶了外黃縣大富豪的女兒,做了外黃縣令。劉季到大梁打算做信陵君的門客,等到了大梁才知道信陵君早就去世了,在回沛縣的途中,路經外黃縣,跟縣令張耳盤踞數月才回去。

    陳餘喜歡儒家學說,娶了外黃縣富豪公乘氏之女為妻,與張耳結識,把張耳當做長輩看待,兩人成為刎頸之交。

    陳勝和手下人,都聽說過張耳、陳餘的賢名,隻是沒有見過,如今見這二人來投,十分高興。立即命人去請縣中三老、豪傑,前來商量大事。其中有兩個人非常了得,一個叫周文,一個叫武臣。

    陳中豪傑和三老都對陳勝說:“將軍身披鎧甲,手執利刃,率領士卒,伐無道,誅暴秦,複立楚國社稷。對楚國有存亡續絕的大恩,論功德應該為王。況且還要督領天下諸將,不為王不足以服其心,願將軍立為楚王!”

    陳勝非常高興,又問張耳和陳餘。張、陳二人說道:“暴秦無道,占領人家的國家,毀滅人家的社稷,斷絕人家的香火,掏空了百姓的錢財,榨幹了百姓的血肉。將軍瞋目張膽,不顧生死,一聲怒吼,為天下除滅暴秦。如今將軍剛剛打下陳縣,就要稱王,顯示出私心。希望將軍先不要稱王,當務之急,引兵向西,命人立六國後人,豎立黨羽,為秦國多豎敵人。敵人多了,秦國的力量就分散了,我們人多了兵就強了。如此一來,曠野之中不必打仗,縣城之內無需攻堅,誅滅暴秦,占據鹹陽,而後號令諸侯。到那時,諸侯本來滅亡,又因將軍而立,無不感恩戴德。如此一來,帝業可成了。而如今據陳而王,恐怕天下豪傑,離心而散去。”

    陳勝十分不悅,本來火熱的一顆心,被這兄弟二人一頭冷水潑了下來。陳勝沒有發怒,笑道:“二位多慮了。如今已經天下大亂,若不及早稱王,恐怕無法鎮撫諸侯,使天下離心,暴秦更加難除了。”見張、陳二人又要說,把手一擺,“好了,我意已決,你們不要多說了。國號就叫張楚,都城就定在陳縣!”

    眾人紛紛跪倒祝賀,張、陳二人見眾人都同意,他倆也跪倒祝賀。

    陳勝稱王之後,引來大批豪傑來投,附近各縣的百姓,紛紛殺官造反,響應陳勝。聲勢迅速壯大,大軍發展到數十萬,號稱百萬。

    但是發生了這大的事情,戰報像雪片一樣飛奔鹹陽,都被趙高扣住,二世胡亥對此事一概不知,日夜貪歡享樂。

    陳勝封吳廣為代理王,為西路大都督,率領眾將,向滎陽進發。令汝陰縣人鄧宗,攻取九江。

    陳餘又上前對陳勝說道:“大王發梁、楚之兵向西挺進,必定要進入函穀關,沒有工夫收複河北。我曾經遊遍趙國,熟悉那的地形,知道都有哪些豪傑,願請奇兵,向北攻取趙地。”

    陳勝雖然生他們二人的氣,但是知道張、陳二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陳餘說得沒錯。但是把兵交給他們,又信不過,於是想了個折中的辦法:陳勝命自己的好朋友,陳縣人武臣為將軍,召騷為護軍,張耳、陳餘為左右校尉,率領三千人馬,向北攻取趙地。

    先說鄧宗這一路,他接到的命令是向東攻取九江,替回大將葛嬰。葛嬰從鄧宗口中得知陳勝已經稱王,立國號為張楚,葛嬰大吃一驚。

    此時葛嬰大軍正駐紮在東城,為了正名,已經立了楚國後人襄強為王,聽到陳勝稱王之後,二話沒說,把襄強給殺了。

    葛嬰來到陳縣,向陳勝祝賀,敘說這些天來的事情。等陳勝聽說葛嬰私自立了襄強,又把襄強給殺了,頓時勃然大怒,把葛嬰斬首。

    從葛嬰殺襄強,又主動來請罪來看,葛嬰對陳勝是十分的忠心。可是卻被陳勝殺了,這說明陳勝是個多疑的人。大事未成,先斬大將,這也注定了他要失敗。

    殺了葛嬰之後,又命周市率軍攻取魏地。

    吳廣圍攻滎陽,李斯的長子李由鎮守三川郡,坐鎮滎陽,吳廣以失敗而告終。陳勝聽說滎陽沒攻不下來,立即在召集全國內的的豪傑商議對策,任命上蔡人房君、蔡賜二人為上柱國,起用周文。

    周文,字章,陳縣人。曾經在項燕帳下做過視日官,負責觀看日影,占卜吉凶禍福,又曾經做過春申君的手下,自稱熟知兵法。陳勝認為此人不凡,封周文為將軍,配帶將軍印,率兵殺奔鹹陽。在行軍途中招攬軍隊,達到數十萬人,一舉攻破函穀關,到達驪山腳下,在一個叫做“戲”的地方,紮下人馬。京師震動,秦廷惶恐。

    再說武臣這一路。武臣等人從白馬渡口渡過黃河,聽說周文大軍直逼鹹陽,士氣大振,於是遊說趙地各縣豪傑,說:“秦國施行亂政酷刑,已經殘害百姓幾十年了。北方有修建長城的徭役,南邊有戍守五嶺的兵役,內外動蕩不安,百姓疲憊不堪。秦廷又靠收斂重稅,來支付高昂的軍費。導致百姓財盡力竭,在饑餓與死亡線上掙紮。再加上苛刑峻法,使天下的父子不得安生。陳王振臂高呼,率先倡導天下,在楚地稱王,方圓兩千,不無響應。家家因報仇而憤怒,人人為雪恨而爭鬥,各自紛紛報仇雪恨,縣殺縣令,郡殺郡守。如今陳王已經建號張楚,在陳縣稱王,使吳廣、周文率兵百萬,向西攻擊秦軍。此時不想建功立業的,不是人中豪傑。各位好好想想,天下百姓一條心,都受秦國的欺負受得太久了。天下百姓齊心攻打無道昏君,為父兄報仇,功成之後裂土封疆。這是天賜良機,各位義士不要錯過啊!”

    雖然囉哩叭嗦一大堆,可是卻說服了所有的人,所有豪傑都認為這話有理,早盼著有這一天。在行軍途中招募軍隊,很快就從最初的三千人,擴充到數萬人。武臣自立為武信君,不費吹灰之力,一舉攻下趙地十座城池。

    由於武臣大軍每攻下一座城,不但殺盡所有秦朝官吏,也殺了無數的無辜百姓。所以,在攻下第十座城之後,要進攻範陽縣的時候,百姓們發現這個所謂的義軍,也不怎樣,也不是仁義之師,跟殘暴的秦軍強不了多少。再也不響應了,縣中許多義士打算殺死縣令,然後死守城池。一場慘烈的廝殺就要上演。

    範陽城中有一個人,叫做蒯徹,此人足智多謀,威望頗高。蒯徹找到範陽令,說道:“我聽說縣令大人快要死了,所以特來吊喪。雖然如此,我卻要恭賀你得了我蒯徹,而獲得重生。”

    範陽令正愁怎退兵呢,聽蒯通這說,知道話中有話,問道:“你這話是什意思?”

    蒯通說道:“秦國律法殘酷,你在範陽做了十年縣令,殺了多少無辜百姓,使多少孩子成為孤兒,砍斷了多少人的腳,在多少人的臉上刺上羞辱的囚字,你自己能數得清嗎?然而,那些慈父孝子,之所以沒有一刀捅死你,那是因為懼怕受到更加殘酷的刑罰!而如今天下大亂,秦國的法令不能施行,不知有多少慈父孝子想要捅死你,而成全他們的名聲。所以,我來向你吊喪。不過,有我在,你就不用怕了。如今各路諸侯都背叛了暴秦,武信君已經兵臨城下,而你卻要死守範陽,年輕的人都爭著搶著,要殺死你,然後投奔武信君。你馬上派我去麵見武信君,就可以逢凶化吉了。”

    範陽令知道蒯徹是個不錯的說客,便開了城門,讓蒯徹出去見武信君。蒯徹見到武臣說道:“我想,你一定是打了勝仗再奪地盤,攻破了守城的敵軍然後占領城池。要我來看,你這樣的做法不可取。你如果真能聽我一句話,就可以讓你不攻打就能使整個縣城投降,不用一刀一槍就可以奪取地盤。隻需要一紙檄文,就可以平定千,不知武信君想不想聽。”

    武信君饒有興趣地說道:“那要看看你有什好辦法了。”

    蒯徹道:“範陽令本應當整頓人馬誓死守城,可他是膽小怕死,貪財愛富的人。所以他打算開關投降。可是又害怕武信君,像對待前麵十座城一樣,把他這個秦朝贓官也給殺了,所以以派我來遊說。如今範陽縣城的年輕人,也想殺死縣令,自己守城來阻止武信君進城。如此一來,將是一場凶殺惡戰,不知死傷多少。您不如賜範陽令侯爵,讓我把侯印帶給他,那範陽縣令就會把城池獻給你。然後,你再讓範陽令坐著豪華的車子,在燕趙之地誇官遊行。燕趙的人見他這個率先投降的範陽縣令,得到這優厚的待遇。燕趙的城池就會不戰而降了。這就是我的計策,武信君以為怎樣?”

    武信君就聽從了蒯徹的計策,命蒯徹為使者,賜給範陽縣令侯印。趙地的人聽說,不戰而降的有三十餘城,直至原趙國國都邯鄲。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漢逐利》,方便以後閱讀大漢逐利第7回 驅驪徒章邯為將 走曹陽周文敗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漢逐利第7回 驅驪徒章邯為將 走曹陽周文敗逃並對大漢逐利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