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占領華爾街引領西方“亂世之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決策與信息(2011年11期) 本章:正文 占領華爾街引領西方“亂世之秋”

    熱點聚焦

    作者:王恬 紀雙城 盧昊

    “我們是美國99%的民眾,但這個國家卻被那1%的人所控製。”從華爾街蔓延到歐美很多國家的“占領”抗議活動中。“l%對99%宣戰”把美國最富有和最貪婪者與中產和“草根”之間存在的鴻溝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增加了本國民眾對國家政經體製缺陷的失望情緒。在華爾街占領者的引領下,“占領”活動席卷亞洲、美洲和歐洲,已有82個國家的951個城市爆發占領示威,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正在墮入“亂世之秋”的漩渦。

    99%對1%的宣戰

    從9月中旬開始的“占領華爾街”活動已蔓延到美國近百個城市,也在英國等歐洲國家得到呼應。有人說,這是一場沒有領導人、沒有集中訴求、沒有明確解決方案的鬆散運動,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人們對貧富懸殊現象最為不滿,相應的口號最多如“反對大公司貪婪,反對腐敗”、“抗議美國政客隻關心公司利益”、“譴責金融巨頭用金錢收買政治”、“重新奪回對美國政經決策的影響力”、“對富人征稅”等等。抗議者都表白:“我們是美國99%的民眾,但國家卻被那1%的人所控製。”西雅圖的示威者在網站上留言說:“我們唯一的共同點是:我們在社會中占99%,不願再忍受那1%的人的貪婪與腐敗。”在華盛頓,“占領華盛頓”活動的發言人格雷格·福伊西強調:“我們來參加抗議活動,是因為美國的大公司和大金融機構正在控製著我們的政府,讓政府聽命於它們,而不是為廣大民眾服務。”

    “抗議者中大部分是年輕人,他們正在表達失去機會的一代人的心聲。”《紐約時報》的社論似乎也想強調年輕人的失落感。社論說,經濟衰退還在繼續打擊中產階級,而富人卻緩過勁來。人們通過抗議活動傳達出一個信息:收入不平等正在折磨中產階級,並擴大了貧困人群,美國社會可能出現一個“由有能力和意願工作,卻沒有工作的人構成的下層階級”。

    按照美國媒體的報道,美國最富有的1%的家庭的收入約占國家總收入的20%多,是80多年來的最高點,這個數字在上世紀70年代末是10%。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掌握的算法則是,美國最富有的1%的人每年拿走總收入的近25%,其財富則占到總財富的40%,25年前這兩個數字分別是12%和33%。有數據顯示,進入美國最富有的1%階層的門檻是年收入超過38萬美元。民主黨戰略分析師瑪麗亞·卡多娜說,當前美國企業主管的薪水比1980年高5倍,而普通美國工人的平均薪水則與1980年相當;美國公司首席執行官的平均年收入是1100萬美元,而普通職員平均隻有4萬美元。

    美國人口已超過3億大關,按照1%計算,大約300萬人。與之相對應的是,美國人口普查局9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美國貧困率達到15.1%,貧困人口有4620萬人,為52年來最高。另據統計,當前美國失業率為9.1%,失業人口為1400萬。

    而除了貧富懸殊外,1%在美國還有特殊的內涵。斯蒂格利茨明言,財富帶來權力,從而帶來更多的財富。按照他的說法,所有的美國參議員以及大多數眾議員在當選時即已屬於最富有的1%,之後依靠來自這1%階層的金錢保住職位:他們清楚如果服務好了這1%,離開國會後就會為這1%所獎賞。此外,主要的行政機構貿易和經濟政策方麵的決策者也基本來自這1%。根據美國媒體透露,去年離開國會的120名議員中,現有39人在從事遊說業;328名奧巴馬政府官員通過“旋轉門”進入了公司高層;過去十年間共有5400多名國會工作人員加入遊說組織。斯蒂格利茨今年5月曾寫道:“美國最富有的1%的人有最好的房屋、最好的教育、最好的醫生和最好的生活方式,但有一樣看來是金錢買不到的:即明白他們的命運與其他99%的人生活得如何緊密相聯。在曆史上,這是最富有的1%最終都得明白的事情。隻是太晚了。”

    “階級鬥爭”難掩兩黨相同本質

    英國《獨立報》在議論“占領華爾街”活動時說,美國民眾的抗議活動表明,美國曆來尊重不加約束的資本主義,但現在已不能再把這種態度視為理所當然,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顯然意識到,社會發展方向出現了根本性錯誤,他們質疑經濟體製不再平等地把果實分給社會各階層。這讓美國中產階級的子女感到心灰意冷,因為“原有的社會契約不再適用”。

    在美國,有評論人士說,美國人沒有反思自己過度消費與過度借債的問題,“對1%宣戰並不能解決問題,需要的是從上到下一起來改變行為方式”。

    對於街頭抗議者的聲討,默多克等富豪選擇了大門緊閉,但一些1%階層也有所反擊。在芝加哥,讓抗議者氣憤的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樓的窗戶上一度貼出“我們是1%”的標語,顯然是對“我們是99%”口號的嘲弄。美國經濟學家、《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格曼近日撰文,認為盡管還不清楚“占領華爾街”活動是否會改變美國的方向,但已經招致華爾街超級富豪們以及服務於最富有1%階層利益的政客和專家們的“非常歇斯底的反應”,顯示出這些從被操縱的體係中獲益巨大的人被識破的恐慌。

    然而,富有階層也有“反叛者”,“股神”巴菲特就在《紐約時報》撰文,題目是《停止溺愛超級富豪》。美國總統奧巴馬還采納了他提出的對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人增稅的建議。另一位“反叛富豪”是製作《1%》、《生而富貴》等紀錄片講述美國貧富差距的傑米·約翰遜,他是強生製藥的第五代繼承人。約翰遜揭示說,美國最富有的1%隻關心個人財富,不關心他人和社會,經濟衰退對他們來說隻意味著以更低的成本過得更好。

    “99%”對“1%”宣戰之後,“階級鬥爭”一詞突然成為美國媒體上的“熱門詞匯”。共和黨要人稱街頭“暴民”正在美國人之間製造對立。民主黨人則急於將自己與“憤怒的草根”聯係起來,並試圖說服抗議者民主黨正是其代言人。從主要政策理念來看,共和黨主張小政府、大市場、反對征稅,老布什總統曾有一句名言,他說:“請看我的嘴形決不增稅。”而民主黨比較關心弱勢群體,與工會走得也比較近。但由於美國選舉政治與金錢、金主的千絲萬縷的聯係,許多美國人認為兩黨本質上都是大公司利益的代言人。從布法羅市趕來華盛頓參加抗議活動的心理詢師艾莉森·施文奇勒說:“美國現在不是為人民所統治,而是為大公司所統治。共和黨與民主黨都代表大公司的利益,在競選中都接受大公司的政治獻金,兩黨本質上是一樣的。”

    貧富懸殊是全球通病

    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抗議者也喊出:“我們受夠了少數特權階層企圖支配一切。”在英國,“占領倫敦證券交易所”組織也說:“銀行家沒有受到處罰,而這個國家的人民卻因為他們引起的一場危機而受到懲罰。”《獨立報》說,英國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問題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不但沒有縮小,相反卻越來越嚴重了。英國國家統計局2010年的調查發現,英國最富有的10%的家庭占據了全國私人財富的44%。

    英國約克大學經濟學家博維克告訴記者:“占領華爾街”活動說明在歐美國家,貧富差距已成為社會癌症,如果坐視不理,癌細胞就會不斷擴散。”博維克認為,在經濟繁榮時期,商業高管拿高薪數量雖大,但卻不會引來眾怒,因為大家相信隻有依靠主導型經濟的力量才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發展。但當經濟危機遲遲不能消退時,這樣的高薪體製就令人唾棄。他建議這些商業高管應當多想想中世紀倫敦市長惠廷頓的一句名言:“能夠得到固然妙不可言,但給予則更為寶貴。”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決策與信息(2011年11期)》,方便以後閱讀決策與信息(2011年11期)正文 占領華爾街引領西方“亂世之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決策與信息(2011年11期)正文 占領華爾街引領西方“亂世之秋”並對決策與信息(2011年11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