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出版“私”書單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書香兩岸(2011年2期) 本章:正文 出版“私”書單

    專題

    作者:劉瑞琳等

    劉瑞琳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北京貝貝特總經理

    市場及口碑之作

    《八年代:中國經濟學人的光榮與夢想》

    柳紅/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大陸上個世紀80年代的改革,對於今天乃至未來許多年中國社會的狀貌和發展,至關重要。要以一本書說清1980年代,以及這個年代之前的孕育、這個年代之後的偏向,難度之高,可以想象。但柳紅以她的執著做到了別人難以達到的程度,她所訪談的這個“特殊群體”,主要人物是經濟學家或經濟工作者,上下三代,並且記錄下因為他們而發生的一係列重大事件,仿佛在告誡我們這是個集體遺忘的社會,幫助我們重新回到當年出發的原點。80年代的那段曆史,真是令人感動感歎,這是一部不可忽略的書。

    《民主是一種現代生活》

    蔡定劍/著 社科文獻出版社

    蔡定劍教授因長期對憲政、民主的積極而執著地推進民主觀念。他在2010年末的不幸離世,使民主、憲政話題再次成為有良知的中國人的揪心之痛。他“為民主說真話”的《民主是一種現代生活》一書,讓我們了解了什是真正的民主以及我們如何實現民主。在理論上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同時現實針對性也非常強。

    不可忽略之書

    《給沒有收信人的信——陳樂民文存》

    陳樂民/著 陳豐/編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回想1930年出生的中國知識分子,健在並且發揮影響的已經少之又少,正如知識分子的獨立自由精神在今天這樣難能可貴。陳樂民先生也是這一年出生的,經曆了不同的時代,遭遇到巨大的變革,如今他離世兩周年了,但他所留下的這一部文存,談到啟蒙,談到時事,談到個人的心路曆程,他的思索,他的總結,以及他的擔憂,他留在日記的反問,依然令人感佩他的良知、率真。我們經常會讀到這樣的文字,含著微笑和眼淚。

    《此時此地》

    艾未未/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艾未未是當代中國以藝術介入社會、介入生活的一個典範。他憑著出人不意的想象和充沛有力的行動,不斷打開新的言論空間,造就一個接一個的思想震撼。這部博客文章的結集,是艾未未以中文正式出版的第一部文字作品,顯示出他在藝術、建築及文化等領域的卓越洞見,這些洞見源於他對此時此地的關注,這讓他的批評充滿現實感和針對性;他的語言直接、明快,洋溢著理想主義的感召力;他用富有智慧和勇氣的寫作,照亮了我們這個混亂而犬儒的時代。

    沈雲驄

    台灣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

    市場及口碑之作

    《反貧困:逃出溜滑梯的社會》

    【日】湯淺誠/著蕭秋梅/譯 早安財經

    湯淺誠是日本“反貧困運動”領袖之一,長期投入社會運動,關心貧窮與失業。在這本獲得多項大獎的著作中,湯淺誠揭露了一個讓所有中產階級家庭看了都會冷汗直流的事實:我們的社會,已經成了一個“溜滑梯社會”──當一個人不幸往下墜,過程中沒有任何阻礙,會一路滑到底。

    他的調查發現,今天許多陷入貧困的人,並不是代代貧困,而是來自“曾經不貧困”的家庭。換言之,或許我們今天過得不錯,但有可能在未來陷入貧困。因此這本書提醒所有讀者,我們不應繼續與貧困保持距離,當人民對貧困不關心,政府會樂得袖手旁觀,把消滅貧困的責任撇得一幹二淨。讀完這本書,所有人都該覺醒,跳出“向下競爭”的惡性循環,共同關心整個社會的貧困現象。

    《資本的空間:批判地理學芻論》

    【美】 戴維·哈維/著王誌弘、王玥民/譯 群學出版

    很多人認為地理學是一門很客觀的知識,其實正好相反。本書主編戴維·哈維是位地理學者,他認為地理學家和曆史學家一樣,看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結果。尤其,傳統的地理學充斥種族主義和族群中心主義,西方地理學家往往會根據自己的意識形態解釋地理學上的資料。

    本書搜集很多學術性、批判性的文章,指出東西方不均衡的地理擴張,帶來空間重組,使全球資本朝向不公平的方向累積,產生西方資本家與無產階級,資本累積就是地理事件。如果沒有十四世紀以後一波波西方國家地理性的擴張,就不會有資本主義後來形成貧富不均問題的樣貌。雖然本書的學術批判性,一般讀者不太容易切入,但有興趣的人不妨從前麵兩章讀起,應能慢慢進入“從地理學角度看左派世界”的空間。

    不可忽略之書

    《紅皇後精神:突破經濟停滯的秘密》

    【美】 威廉·鮑穆爾、羅伯特·利坦、卡爾·施拉姆/著淩瑋/譯 天下雜誌

    本書三位作者都是美國經濟學家,他們認為,資本主義有好壞之分,現在很多國家就在好的與壞的資本主義之間角力。所謂好的與壞的資本主義,是創業型、大型企業、國家主導型、寡頭型等四大類資本主義組合下的結果。好的資本主義,是前兩類的混合,後兩類就是壞的資本主義。

    作者們認為,當經濟發展由國家主導,而政府不可能全方位或比民間企業家更懂經營,就會導致經營沒效率、資源浪費等問題;寡頭型企業家雖懂經營,獲利卻流入少數特權或財團手,多數人民仍苦哈哈,因此,這兩者都不是好的資本主義。相反的,創業型資本主義是可讓有才能的創業家一展長才的舞台;大型企業資本主義架構也比較能發揮規模效益,造福更多人群。雖然好資本主義的理想實際不易達成,也與不同國家的國情有關,但本書對好壞資本主義的觀點,值得人們思考與討論。

    王聰威

    台灣聯合文學總編輯

    市場及口碑之作

    《噬夢人》

    伊格言/著 聯合文學

    伊格言作為台灣唯一入圍“曼氏亞洲文學獎”與“歐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的作家,其早期作品關注傳統鄉土題材,強調小說語言的改造運用,鍛煉出神秘華麗的書寫風格,因此寫出了《甕中人》。 近期探索範圍擴大,觸及人類存在本質之問題,並改以強大的百科全書式風格書寫後人類主義小說,使台灣文學能與國際文學趨勢接軌。《噬夢人》講述近未來的故事,人類采取“夢境分析”的技術以判別生化人與人類之不同,進而引發一連串主角生化人K在追尋自己的身世過程,必然會導致的逃亡與背叛的故事效應。此作如迷宮複雜,又充滿論文式的詮釋,長達28萬字的篇幅乍看令人卻步,但並不拘泥於純文學創作風格,更融合了推理間諜與科幻小說之元素,從而擴展了高度的閱讀性。

    市場及口碑之作

    《西北雨》

    童偉格/著 印刻文化

    此作描述一村一地之悠緩場景,似有所意卻又避免講述故事內容,意圖使讀者免於深陷閱讀與追逐小說情節的歡快感,而無法感受整體之氛圍。必須舒緩,必須緩慢,必須耐心,必須要一句一頁地細讀,才能感受這小說的美好之處。不該讓飛快的情節牽扯著飛奔,不對固定人物角色有明確的愛好,不要對接下來有什有所期待,未來並沒有不同,在這山村頭,時間是佝僂的老人,隻能以拐杖緩慢助行。讀者得試著在迷霧中尋找出路(或是漫遊),但必須忍得住一次又一次的挫敗,在我們的前方,永遠隻有霧而已。《西北雨》中,童偉格比過去的作品走得更遠,更徹底,更偏向小說這種技藝的某一邊,這是童偉格此次對小說美學的選擇,也就是基本立場的問題。我想他完全達到了他想達到的成就。

    不可忽略之書

    《海天浪》

    莊馥華/著 聯合文學

    莊馥華在國小四年級時便因遭遇火災吸入過多一氧化碳中毒,導致重度癱瘓,目不能視、口不能言、四肢無法活動,唯一能使用的感官是聽覺,唯一能動的是頭頸和眨眼。16年來,這樣的一個女孩子完成了長達7年的在家教育,從實驗學校畢業,並旁聽大學國文係、英文係,她以耳朵閱讀的世界文學名著與詩文集,恐怕比很多自許將來要成為作家的朋友,都還要更多。她僅能以頭部敲打特殊輔具,發出摩斯密碼傳遞至電腦,再轉化為文字,而就憑著這樣寫出了這本詩集《海天浪》。若以一個成熟創作者的標準來看,許多詩都太淺白,呼求式或童詩化的傾向也很嚴重,寫作技巧比較扁平,可看出缺乏精讀更多的現代詩作品。不過,她最好的詩也展現於這些特點之上,特別是在童趣觀察與擬人化的想象力方麵,充分表現了心靈不受肢體禁錮的高貴之處。

    《日光夜景》

    嚴韻/著 行人文化

    這本詩集是用活版印刷,一個鉛字一個鉛字拚版印製而成的。在本質上,在最深的麵,詩最與眾不同的,與小說、散文都不相同的,就是詩必須被“刻進”什東西去。正因為要刻印進去,才能將想要傳達的東西,具體而不妥協地讓對方或自己知道,會痛會有損傷會無可挽救。刻在石頭上木頭上都行,連紙這薄的東西也可以刻進去才對。原本是由一片思想,一段口語、一行文字這些抽象事物所形成的“東西”,一定要成為可以被撫觸,有凹凸形狀的,有侵入或蝕刻的,割裂或切剖的,才能被稱為“詩”。讀詩或者寫詩的時候,就要像是傷害自己一樣,不得不如此。那些傷害深深透進去,一直殘留到現在,成為全部身心的一部分,可以是光榮的印記,也可以是不堪的過去。

    《夜曲》

    石黑一雄/著 吳宜潔/譯 聯經出版

    本書可以當作小說寫作學習的最佳模板,雖然對初學者來說有些難,但完全可以當作進階教材。氣氛、節奏都掌握得很好,每一處細節都非常滑順,讀起來絕不會有生硬轉不過彎的感覺(翻譯得也很棒)。令人痛心疾首的故事埋在無意、平淡的語氣之中,完全被說服了,是2010年看到最好的短篇。小說中,明明是不急不緩的筆調,卻迫使讀者急著想讀到結尾是如何,這是小說技藝的高度展現。很多小說讀起來會像是對樓望遠鏡窺視的他人人生,但《夜曲》卻像帶著我們有些迂回,但確切地走入門廊,走上樓梯,真的走進別人的房子頭去了(並且好像有配樂)。身為小說的愛好者,讀到這樣的小說馬上想到的就是,“咦……要學起來!”熱衷於創作的朋友們,定能從這本書中真正了解到短篇小說的魅力與存在感。

    曾雅青

    台灣三采文化總編輯

    市場及口碑之作

    《探尋即將消失的國度:兩個七年級女生的環浪計劃》

    遊琁如、王品文/著 三采文化

    琁如和品文,就跟你我身邊的年輕女孩子一樣,對人生與未來充滿憧憬。她們也愛做夢,且很勇敢地將夢想實踐,隻為了捕抓這世界即將改變的美好麵貌。兩個女孩子利用將近兩年的時間籌劃,花了近五個月的時間拜訪南太平洋因環境氣候變遷即將沉沒的八個島國,走訪了這些地方的美麗與悲哀,如斷頭的椰子樹、每年不斷上升的海平麵,以及不可預測的未來。

    透過這些照片與故事,很殘酷地告訴正舒適地坐在冷氣房和辦公室內的我們,這些因環境破壞而造成的人類浩劫,離我們不遠!我非常感動與敬佩這兩個小女生。在記者會上品文拜托大家:“請隨身攜帶環保筷,一份小小的心力,就能拯救我們的地球。”我們要以行動拯救地球。

    不可忽略之書

    《承諾,用心守護病人:黃達夫與和信醫院的故事》

    丘美珍、李桂芬/著 天下遠見

    這是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成立20周年所推出的書。十多年前,我曾經采訪過黃達夫院長,那時和信還是一家不太為一般人所熟知的醫院。當時,我非常敬佩黃院長對病人的體貼入微,特別是他強調以病人為中心所延伸出來的看診治療等理念,但這些理念與當時的環境氛圍,甚至醫師主張等都格格不入,讓我懷疑這樣的堅持是否會被時間所磨滅。

    二十年後,看到這本書的出版,我非常感動。因為我看到當年黃院長的堅持始終沒有改變,這條漫漫長路,艱辛卻令人敬重。因為台灣醫療觀念、質量的改變,良好的醫病溝通與關係能夠被重視,和信醫院醫療團隊與黃院長扮演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這本書記錄了漫漫二十年來的和信歲月,令人感佩,也深有感悟。

    《十四隻小老鼠》(套書/九本)

    岩村和朗/著 漢聲雜誌/譯 英文漢聲

    近年來繪本出版多偏向功能性,品格化,缺乏一種美與童真。很開心《十四隻小老鼠》係列多年後又重新出版。這套書描述十四隻小老鼠一家人的生活,以非常柔和的筆觸與色彩,帶領孩子自然觀察環境,領悟周遭事物的變化,並藉由家人間生活與相處,讓人感受到親情簡單卻珍貴的親密。

    這套繪本也延續岩村和朗一貫溫柔敦厚的風格,其所描述的情境與故事,令每一個大人與孩子都悠然神往。

    《全球插畫現場:他們,繪出靈魂況味開創夢想商機!》

    李青蒔、李昭融、陳乃菁、蕭霈雯/著 原點出版社

    本書集結了全世界近四十位插畫家,數百幅美麗圖片,為創作、美學和藝術與商業作了一個很好的溝通橋梁,也對這藝術美學如何創造經濟價值作了一個很不錯的詮釋,值得參考與思考。而且這是一本好讀的書,漂亮又有內容,是一本很好的案頭書。

    黃新萍

    三聯書店大眾出版中心生活圖書編輯

    市場及口碑之作

    《看懂食物標簽》

    鄺易行/編著 三聯書店

    既然人人都逛超市,就有理由看這本書。這本書“幹貨”很多,是絕對實用型的生活書。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如何解讀包裝食品上各種標簽的資訊,包括食品成分表、營養資料、材料、包裝材料、質量監控、消毒方式等等。第二部分針對不同食品提出購買要點。作者鄺易行是生化博士,注意接觸生活中的案例,是實戰型的專家。

    《蔡瀾世界名饌錄》

    蔡瀾/著 山東畫報

    蔡瀾的書多以食物為主。這本書包羅世界各地的名吃,讓味蕾做了一次環球旅行。作者以寥寥數筆寫出佳肴的做法,又非菜譜般精確,因為,他相信做菜全憑經驗,而真正的名吃,也隻有到了當地才有可能吃到真味。蔡瀾對待食物的態度,一直這般平實,有欣賞的態度,無居高臨下的擺譜,上得了頂級餐廳,下得去平民食肆,由此得見作者的人生態度,是為享受食物的更高境界。

    《選對食用油》

    鄺易行/著 三聯書店 出版

    人們開始在意食品背後隱藏的秘密,開始注重合理的飲食搭配,卻很容易忽略每天吃到的油。它幾乎存在於每天攝取到的所有食物中,從炒菜到甜點,怎能被忽略呢?好油,為食物增光添彩,為健康提供必不可少的後盾;壞油,不僅不能為食物增色,更重要的是,讓身體背上各種負擔,例如糖尿病、肥胖症、小兒多動症等等。食用油的奧秘,說起來不複雜,看這本書即可了解,可是,觀念和習慣的轉變,卻不那容易了。

    《十二味生活設計》

    林怡芬/著 文化藝術

    遇見這本書很偶然,卻一口氣讀完了。書中介紹了日本十二位設計師的生活。作者也對每位設計師進行了訪問,從中更直觀地體會設計師的生活態度和理念來源。設計是挖掘和創造美的工作,它讓平淡的日常生活充滿了溫度和新鮮感。說起來很神秘,其實也普通,因為它就蘊藏在每個人的生活中。設計師的生活,給了我們一個審視生活的別樣視角。

    《愛上植物的第一本書》(繁體)

    陳婉蘭/著 貓頭鷹

    既然標榜“愛上植物”的“第一本書”,引導認知、激發興趣是為第一要義。這本書做到了。

    要在一本書中麵麵俱到講述植物的種種常識,實屬不易,而這本書有清晰的植物學體係,認知的任務完成了。這還不夠。要讓人愛上植物,其實首先是作者對植物有愛。在文字間,能感受到作者對植物智慧的讚歎、對植物像朋友一樣的愛。

    吳家

    台灣遠流出版公司副總編輯

    市場及口碑之作

    《另眼看曆史》

    呂正理/著 遠流出版

    曆史的發展並非線性,但是曆史敘述或曆史書寫,往往都要遷就於線性結構,因而以傳略、朝代史、國別史的形態呈現,講清朝史,就是從努爾哈赤一路談到溥儀,講朝鮮史,通常也隻能旁及其他周邊地區的發展。

    新竹清華大學化學研究所畢業的呂正理,卻不是這樣看曆史的。在地理上,他以東亞為範圍,敘述大陸、日本、韓國、台灣各個地區的民族起源、朝代興衰,更重要的是著重橫向的敘述,把上述地區的雙邊或多角互動關係都含括在內。

    目前從事企管顧問的作者把不同的政治實體當成不同的“公司”,有利於甲者,可能有害於乙,作者如此敘述曆史,希望打破線性而單一的史觀與曆史詮釋,從相對、多元、通觀全局的角度來看曆史,這是“另眼”二字著眼之所在。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書香兩岸(2011年2期)》,方便以後閱讀書香兩岸(2011年2期)正文 出版“私”書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書香兩岸(2011年2期)正文 出版“私”書單並對書香兩岸(2011年2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