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酒泉“楊詩三百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北方作家(2014年1期) 本章:正文 酒泉“楊詩三百首”

    酒泉“楊詩三百首”

    史海

    作者:詩誌

    人們都知道《唐詩三百首》,那是中國文化的精萃,影響了世世代代的文人騷客。誰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酒泉也出了個“楊詩三百首”,由此引來了一場大批判,被當作酒泉土生土長的“大毒草”而口誅筆伐。

    一九五九年,楊誌範任玉門市委書記處書記,經常深入農村調查研究。他將看到、聽到、想到的農村情況,以及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浮誇虛報等問題的批評,用“順口溜”、“打油詩”的形式記錄二百九十八條,如實向組織反映,希望能引起重視,得到解決。

    在同年下半年開展的“反右傾”運動中,被稱作“楊詩三百首”受到批判,本人被打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下放企業勞動鍛煉。一九六一年六月,玉門市委根據楊誌範的要求和群眾的反映,抽專人對楊誌範的問題重新作了調查,認為楊誌範的“楊詩三百首”主要是向組織反映問題,批評不正之風,並非“攻擊黨的領導”。 一九六二年六月,市委根據調查核實情況,對楊誌範的問題進行甄別,並上報省、地委,撤銷對楊誌範問題的處理決定。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任酒泉地委副書記的楊誌範,已被組織甄別結論的問題再次被造反派推翻,又被打為“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的“三反分子”,被專政、管製,進行批鬥和人身迫害,備受摧殘,致使脛、臂、腰等多處致傷,右臂致殘,健康受損,又得不到及時治療,長期不愈。一九七三年因病情嚴重轉北京治療,但因貽誤治療時機,無可挽回,於一九七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病逝,年僅五十二歲。 一九七八年,酒泉地委為楊誌範的問題進行了徹底平反,推翻了“文革”中強加在“楊詩三百首”上的一切不實之詞和種種“莫須有”的罪名。

    至今,酒泉人很少知道“楊詩三百首”的具體內容。從玉門市委黨史辦整理的《楊誌範傳》中,可以讀出這樣一些詩來,也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楊詩三百首是一部實事求事之作。

    一九五九年元旦前後,玉門農村缺糧問題已很突出,少數農戶更為嚴重。楊誌範正是在這個時候下到農村,將沿途所見作了如實記錄:

    臘月三九天,北風刺骨寒,

    路遇凍死人,沿途牛驢死。

    大車七零落,淒淒慘慘寒。

    走了幾村莊,沒見雞狗影,

    沒見有豬羊,未聞貓兒聲。

    草林叢叢,大地茫茫,

    田地荒廢,不景之象。

    看了七八家,家家都很窮,

    生活比較苦,生產很不好。

    房屋破又爛,屋內黑漆漆

    房上破窟窿,鋪的破席子,

    被褥很單薄。

    住的黑洞洞,幾月不點燈,

    下雨房子漏,風吹土又揚。

    吃飯沒有鍋,睡覺沒有窩。

    情況很嚴重,缺糧又缺柴,

    油鹽菜沒有,社員看公社。

    在一些地方,人們的情緒普遍很不好,無心備耕生產。部分人不願坐等挨餓,外出謀生,楊誌範寫道:

    咳聲歎聲,哭聲罵聲,

    怨天怨地,人口外流。

    在進一步深入的了解交談中,群眾反映缺糧的原因和當前的困難處境說:

    提起共產風,實在太傷心。

    無鍋無灶無家禽,不跑不走不甘心。

    勞動一年,沒得果實。

    不分好壞,一股風吹。

    今年生產,誰還有勁。

    莊稼在地,牲畜乏瘦死,

    牛馬野外跑,無人去過問。

    牛圈透風寒,牛槽塵土厚,

    草料鍘得長,圈糞槽頭高,

    小牛被擠死。

    楊誌範還在筆記中如實記錄了落實黨的政策,農村出現的新氣象:

    毛主席在北京,就像來過我們這一樣。

    共產黨教育好,幹部一下變了樣。

    對三張布告滿意,對算帳兌現滿意,

    對幹部下樓滿意,對劃分自留地滿意,

    對退賠自留羊滿意,對放寬政策滿意,

    對多勞多得滿意,對包產滿意,

    對民主管理滿意。

    全民算賬,當場兌現。

    說得痛快,心情舒暢。

    吐出怨氣,喜笑顏開。

    冷心變熱心,情緒高漲。

    還清賬高興,拍手歡迎,

    不背疙瘩,斬斷窮根。

    權力下放,安了心;

    三張布告,紮了根;

    冷心變熱心,生產有了勁;

    有奔頭,有盼頭,生產高漲。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北方作家(2014年1期)》,方便以後閱讀北方作家(2014年1期)正文 酒泉“楊詩三百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北方作家(2014年1期)正文 酒泉“楊詩三百首”並對北方作家(2014年1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