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以為在消遣時光 其實你在為未來鋪路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數字商業時代(2013年7期) 本章:正文 你以為在消遣時光 其實你在為未來鋪路

    你以為在消遣時光 其實你在為未來鋪路

    商業人

    作者:趙嘉怡

    2013年6月的娛樂圈,有兩件事被媒體不斷哄炒。

    一件是大師張藝謀找到了新東家,另一件是郭敬明自導自演的第一部電影《小時代》正在如火如荼地宣傳。

    這兩個走向台前的人,又都與隱藏在幕後的另一個人相關,這就是樂視影業CEO及執行董事張昭。這位被美國《好萊塢報道》用整版篇幅報道,並稱之為“中國電影產業升級的‘文藝複興式’旗手’的人,曾一手締造了光線在業內獨一無二的陣地發行模式,並讓光線連續4年保持了100%的增長速度。2011年,他離任光線影業總裁並創立樂視影業短短一年,樂視影業的市場份額位列五大民營公司第四位,未來,他還打算利用新型“定位+導航+導流+導購(簡稱一定三導)”的O2O市場係統,將樂視打造為“全球性的電影企業”。

    如果不是風口浪尖上的張藝謀選擇加盟樂視影業,《小時代》也選擇讓樂視影業作為出品方和發行方,張昭在媒體前露麵的機會還要更少。與王中軍兄弟總是與明星同時出鏡的高調,和王長田善於利用媒體適時宣傳的機敏不同,低調是了解張昭的人給他貼上的最多的標簽。

    見到張昭是在北京東五環外的一間四合院,他的煙一根接著一根。“他是一個靠煙和咖啡就能活下去的人。”采訪開始前,他的一位同事這樣調侃自己的Boss。與此同時,隔壁的房間,張昭剛剛結束一個長達兩小時的采訪,正在就著一些冷菜啃饅頭,為下一個采訪積蓄能量。

    10分鍾後,他微笑著跟我握手,我們開始交談。

    “第二張”時代

    僅因對創新的熱愛

    這個6月,張昭接受采訪時總也繞不開張藝謀5月28日正式簽約樂視影業,發布會上二人緊握雙手的照片被各大媒體頻繁引用,眾人由此稱“第二張合作”時代到來。

    為什是樂視?這是媒體追問的焦點。

    “他需要一個新的平台繼續發揮自己的能量,我們也需要優秀的導演打開市場,中國電影界再也難以找到像張藝謀這樣一個人,影響力既覆蓋了國內二三線城市,同時在國外又影響力巨大。”這樣的答案張昭已經對媒體說過很多次。

    這一次,他透露了更多細節,“其實我們倆聊了幾次,次數不多,但大概已經知道精神的弦兒是在同一個波度上麵。我給了他一本雜誌,他給了我一本書,我們拿回去彼此了解。”時不時張昭會聽到圈有人說“哎,老謀子打聽你來著”,聽著像是一對戀愛的主兒,後來有朋友提議“在一起”,兩人也就這定了。

    一定要追溯曆史淵源,張昭的電影情結和許多中國人一樣,是因張藝謀而起的。那是1987年的冬天,是醞釀著改革的年代。複旦大學的禮堂,張昭還是一名研一的學生,張藝謀帶著薑文、鞏俐以及他的《紅高粱》劇組來宣傳。台上台下齊唱《酒神曲》,“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陰壯陽嘴不臭;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口;喝了咱的酒,見了皇帝不磕頭……”

    唱到末句,眾人一起摔酒瓶,一起怒吼,二十幾歲的青春在這個小小的禮堂激情綻放。張昭發現,電影是一種可以通過自己去影響他人的神奇力量,無論對電影的熱愛,還是對張藝謀的欣賞,都在那一年的冬天萌芽。

    所以現在,一定要讓他說出張藝謀選擇樂視影業的原因,倒著實有點兒複雜。非要歸結核心的話,那就是“對創新的熱愛”。一起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互聯網時代電影公司”,這一點,吸引了張藝謀,也是讓張昭一路走下去的動力。

    在影視圈,張昭是少有的喜歡談論商業模式的人。“他很忌諱跟明星相提並論,他的辦公室也絕對拒絕粘貼明星海報。”他的下屬熊好介紹,事實上,他與甄子丹一直都是好友,也曾一手挖掘江一燕等眾多明星走上電影之路,甚至當年他與黃百鳴在光線合作“喜事”係列影片大賣,在他投身樂視以後,黃還追著他展開與樂視的合作。但是,他極少提及這些。

    “資源型的企業誰都能做,有了人就能展開,但人是流動的。如果能把公司的合作環境搞好,讓商業模式對所有合作者有幫助,建立一個健康的生態圈,這就比著急賺錢更重要”。“築巢引鳳”,這是他想要的效果。

    什是門檻

    就是做別人不願做的事

    張昭曾有一個很著名的“漁夫論”,捕魚的方法有3種:一種是帶著巨大魚餌和魚鉤跳下水去抓魚;第二是駕著船帶著網兜去網魚。這兩件事他都不做,他要做的是圍海養魚,把海水質量弄好,用更多食物和健康環境吸引魚,魚多了,就擴大圍欄,等到合適時機再把魚都放出去。

    為此他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比如, 48歲,在影視圈公認的黃金年齡,他離開光線,創立樂視。

    “沒有安全感,甚至覺得沮喪,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國電影的一個好時代,沒想到互聯網來了,這時候,除了創新,你沒有別的辦法。” 產生這個想法的時候,光線的事業正如日中天,張昭的同行享受著鮮花紅毯的包圍,因為自己對互聯網的研究和了解,他開始滋生出這樣的憂慮。

    “總得做出點兒什改變。”他對自己說。

    “他喜歡做別人沒有做的事,也喜歡一切有創新想法的人,我們的市場總監才26歲,但就因為創意很多,所以深得他的喜歡。”關於張昭對創新的偏愛,熊好深有體會。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數字商業時代(2013年7期)》,方便以後閱讀數字商業時代(2013年7期)正文 你以為在消遣時光 其實你在為未來鋪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數字商業時代(2013年7期)正文 你以為在消遣時光 其實你在為未來鋪路並對數字商業時代(2013年7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