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電視真人秀的美學特性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今傳媒(2015年1期) 本章:正文 中國電視真人秀的美學特性

    中國電視真人秀的美學特性

    廣播影視評論

    作者:董婧

    摘 要:湖南衛視2005年《超級女聲》的完美謝幕,掀起了全國歌唱類真人秀節目的浪潮,期間稍有同質化甚至低俗化趨向,直到2012年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的開播,才重燃歌唱類真人秀的希望之火,此火到如今仍有燎原之勢。本文主要結合相關案例剖析此類節目的審美特性,從而展現當前中國電視真人秀由純粹的傳統美學特征向現代審美新特性的變遷。

    關鍵詞:真人秀;審美特性;大眾化;技術化

    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5)01-0111-02

    現實生活中人們可動用各種身體器官去感受“美”:山河的壯美,詩與畫的意蘊美,音樂的韻律美,舞蹈的律動美,雕塑的立體美等。這些美都是純粹、崇高的,需要人們身臨其境感受的,想沉醉於它更是需要一定審美素養的。我們基本不需要借助任何其他媒介便可完成整個審美過程,因此上述“美”又是直接的、深刻的、藝術的。

    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美的追求也發生著變更,而電視的出現,無疑滿足了人們對於美的新需求。電視是多項藝術門類的綜合體,並通過相關傳播技術把“美”送入我們眼簾,而電視語言又是視聽語言,所以電視節目已經不單要求我們調動某一種審美知覺來感受美的存在,而是要求我們通過某種媒介,與現實生活相聯係,調動至少兩種器官去鑒賞的審美對象。因此,電視與其他審美對象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就像胡智鋒教授所說:“電視美是人們經由電視這一‘具有自然品質的客觀現象’,將人們的‘符合美的規律’的觀念、意識滲透其中的,並從這一‘對象世界’獲得人們自我的‘肯定性價值’的,從中感受到了‘把握現實的自由’的一種特殊的美,一種特殊的客觀社會現象。”

    電視有兩種特性:媒介特性和藝術特性。幾乎所有電視節目都會根據這兩種特性製作、播出,而21世紀以來我國的真人秀,尤其是歌唱類真人秀節目,則把電視的兩個特性巧妙結合,既對現場如實紀錄,又有相當可觀的藝術效果。

    一、我國歌唱類真人秀的美學特性

    歌唱類真人秀火爆熒屏,必定有其受歡迎的特質,本文主要分析此類節目的美學特性。

    1.“多重假定的真實”

    “‘多重假定的真實’涵蓋了兩方麵的意思:其一,它的目的是為了導致直接的‘生活真實感’,而非單純的關於生活真實的‘幻覺’,這就強調了電視美的‘客觀社會性’;其二,‘多重假定’的提出,又意在強調電視節目的創造者(包括電視節目創造手段)與電視觀眾,在電視美的創造與接受中的能動的、創造的主體地位,這一點尤為重要。”歌唱類真人秀雖然用紀實手法再現選手、評委和現場觀眾的真實情境,但它與生活真實是有一定區別的,因為藝術真實絕不是現實生活的照抄照搬,而是需要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去創造與設定的。真人秀中的所有真實場景,都在策劃方案的統治之下,就連選手的表演、PK、懸念都是在一定規則之下完成的,在規則之下,節目便具有了“假定性”,就像在電視劇中角色A把角色B一槍打死,B隻是作為電視劇的角色去世,而非現實生活中的B因為扮演角色的去世而真正去世是一個道理。

    2.即時性

    即時性,也可稱為實時性,這與電視新聞直播的特性如出一轍。在人們渴求信息的欲望逐漸強烈的今天,大家都希望在第一時間縱觀天下事並馬上得到最終結果,所以即時性地得到最新信息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歌唱類真人秀節目一般有這樣一個特點,海選階段通常采用錄播方式,經過後期剪輯後呈現於觀眾麵前,這種方式播出的節目更加具有藝術性,失誤率也較低,而一旦到了總決賽甚至在全國決賽伊始,某些電視台便采取直播方式,讓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在比賽進行的同時收看節目,采用這種方式播出的節目雖不如錄播節目美輪美奐、風險率低,但有更加強烈的時效性和現場感,讓人身臨其境,且更有利於調動觀眾的視聽神經,獲得審美快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今傳媒(2015年1期)》,方便以後閱讀今傳媒(2015年1期)正文 中國電視真人秀的美學特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今傳媒(2015年1期)正文 中國電視真人秀的美學特性並對今傳媒(2015年1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