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傳移模寫見真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藝術品鑒(2012年8期) 本章:正文 傳移模寫見真功

    傳移模寫見真功

    墨痕

    作者:秦晉

    縱觀中國繪畫史,你會發現,幾乎每個成名畫家的背後少不了以臨摹為主的師承關係。他們依靠“傳移模寫”得來的深厚筆墨功夫,在追求更高境界中,艱難地擺脫前人風格定式,形成自家風貌,疊壘起自家的技法高峰。

    中國畫“傳移模寫”的理論,至少已經出現了一千五六百年。5世紀時,中國南朝齊梁間畫家、繪畫理論家謝赫在其《古畫品錄》中提出“畫有六法”:一是氣韻生動,二是骨法用筆,三是應物象形,四是隨類賦彩,五是經營位置,六是傳移模寫(或作“傳模移寫”)。 最後的一項是“傳移模寫”,指的就是臨摹作品。

    “傳移模寫”究竟是什意思?縱觀《古畫品錄》上下文,“傳移模寫”隻不過是謝赫所總結的中國畫情、意、氣、理、技“六法”中的一種方法。傳,移也;或解為傳授、流布、遞送。模,法也;通摹、摹仿。“傳移模寫”或可說成“傳移,模寫是也”,意思是指傳播流布可以通過摹寫的方式進行。其實,早在《漢書·師丹傳》中就有了“傳寫”二字:“令吏民傳寫,流傳四方。”把模寫作為繪畫美學名詞肯定下來,並作為“六法”之一,表明古人對這一技巧與事情的重視。顧愷之就留下了《摹拓妙法》一文。模寫的功能,一是可學習基本功,二是可作為流傳作品的手段。不過,謝赫並不將它等同於創作,因此放於六法之末。

    傳移模寫這一方法,猶如書寫文章,草稿上總有增刪,稿定以後,才加謄寫。比如,作精密的人物群像畫,尤其須要起草稿,塗塗改改,再轉換成正式的畫麵。對畫家來說,這是相當重要的一種必備功夫。完成的畫稿,古人謂之“畫樣”,或隻稱“樣”。“畫樣”完成,下一步是“樣”如何轉移到正式的畫幅,這可名之為“傳移模寫”。方法並不固定,最簡單者,是將“樣”和紙絹重疊後,利用紙絹的透明性,直接依“樣”描出。也可以掛在明窗上,就著亮光描摹。唐朝已有職業性的“臨夫”摹製古書畫,備有透光的桌子,這種方法複製原樣,相當方便。“樣”的另外一個約略相等的名詞謂之“粉本”,意思是在“樣”的背麵撲上色粉,再以竹木尖錐筆,按照“樣”上的位置,描於紙絹牆麵上;也可以在定稿本的線段上,刺上針孔,再以疏鬆織紋的布囊裝以色粉,輕將色粉袋在針孔部分拍打,色粉穿過針孔留於紙絹壁上,依粉點連結成線,就可以將原樣過到本幅上。“樣”為保存方便,往往比所需的畫幅小,所以稱為“小樣”。正式製作時,將“樣”分格,再依需要依格放大。

    以學習的目的進行仿習,這是中國藝術的傳承方式,自然被沿用了數千年;以流布的目的進行臨摹,這是謝赫“六法”中所說的本意,在印刷技術尚未被廣泛運用的古代,是一種傳播文化的方式,自然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以牟利的目的進行複製,甚至作假,製作贗品,這一“仿習”和“臨摹”的“副產品”,則非謝赫提出“傳移模寫”的初衷。

    仿習臨摹在傳承民族文化,弘揚中華文明方麵的確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王羲之蘭亭序,如果不是被唐代書家馮承素、褚遂良等人模寫,今天我們也就隻能在文字的記載中讀到關於蘭亭序的曆史了。

    當然,臨摹也會造成“食古不化”的悲哀。北宋前期,李成(山東營丘人)、範寬(陝西耀縣)二家畫風在當時受到普遍推崇,曾一度支配著北宋前期的畫壇,形成“齊魯之士惟摹營丘,關陝之士惟摹範寬”的局麵,習畫者都趨附李、範門下,缺乏創造精神。明末的董其昌,在繪畫上究心於仿古,遠師董源、巨然、米芾,近師黃公望、高克恭,講求筆墨韻味,鼓吹“落筆之際各有師承”,“豈有合古法而獨創者乎”等論調,大大助長臨古摹古的複古主義勢力的蔓延,使空虛貧乏的形勢日趨益下。這種習畫方式還取得了當道者的支持,並奉為“正統”。“四王”在清代畫壇影響極大,被標榜為“南宗嫡支”、“領袖藝林”,朝野上下,學者從風。畫家多被一家一派所囿,因襲模仿,以至釀成“家家大癡,人人一峰”(黃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又號淨豎、大癡)的可悲局麵。殊不知,黃公望75歲時在其一組臨摹古人作品中的一段題跋,卻是這樣看待“傳移模寫”的:“餘所作二十幅,模仿固多,而尤得於景物之助,觀者倘謂老人不能自用,而徒仿古求工,則又非能知老人者矣。” 學而能變,才是大家。

    話扯遠了。以模仿名家的作品為學習手法,無論古今,是相當普遍的。或是見到一幅名作,以模仿的方式製作複本;甚至為了利益,依“樣”仿冒他人的作品;在傳移的過程當中,也會因學習者的認知,有的忠實摹擬,有的加上新詮釋。因為這些原因,便累積出一批相似的作品。我們今天選擇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幾幅“傳移模寫”的書畫作品,來看看古代書畫家的臨摹功夫。

    一、明代仇英《漢宮春曉圖》

    仇英,字實父,號十洲,祖籍江蘇太蒼,寓居蘇州。仇英的生卒年代,藝史憾缺。其生年,現在學者研究,不會晚於弘治十一年(1498年),卒年應為嘉靖卅一年(1552年)。

    仇英出身漆工,通過天賦與努力,一躍擠入明四家之列,至今成為千古範例。其藝術曆程,離不開三個重要的人物:一是文徵明,一是周臣,一是項墨林。前兩者言傳身教,可謂師承傳遞,而項墨林則是提供豐厚的傳統資源,供其觀摩、臨習。這三者的先後,根據彭年的兩次題跋,可以斷定年少的仇英,便與文徵明和周臣交好,至於誰先誰後,難有結論。唯一公允的說法是,晚年曾經受邀居住項墨林家,臨摹其所藏名跡。

    “漢宮春曉”,以春日晨曦中的漢代宮廷為題,描繪後宮佳麗百態,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也是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絹本重彩,尺幅很大,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於巨製。

    《漢宮春曉圖》用手卷的形式描述初春時節宮闈之中的日常瑣事:妝扮、澆灌、折枝、插花、飼養、歌舞、彈唱、圍爐、下棋、讀書、鬥草、對鏡、觀畫、圖像、戲嬰、送食、揮扇,畫後妃、宮娥、皇子、太監、畫師凡一百一十五人,個個衣著鮮麗,姿態各異,既無所事事又忙忙碌碌,顯示了畫家過人的觀察能力與精湛的寫實功力。畫中園庭殿宇極其繁盛,台閣欄杆門牆皆用界筆畫成,精細入神。而人物勾勒筆法秀勁,設色青綠重彩,濃麗典雅,其畫雖仿宋人,然有超越之處。人物發型服裝皆為漢代式樣,但宮室、家具的形製是明朝的。全畫構景繁複,用筆清勁而賦色妍雅,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誠為仇英曆史故事畫中的精彩之作。

    漢劉歆撰《西京雜記》載,西漢元帝後宮佳麗甚多,不得常見,遂遣畫工毛延壽圖形,再按圖召幸。諸宮人皆賄畫工,獨王嬙(昭君)不肯,遂不得見。幅中有畫師用框架繃著畫紙(絹),麵對著皇宮中嬪妃畫像,或謂隱指畫師毛延壽為王昭君寫像的著名故事。

    《漢宮春曉圖》台北故宮藏有多本,可見其傳移模寫之多。而清代院畫家的模寫作品,無非是借皇家園庭殿宇之盛以騁其華縟藻麗之筆罷了。

    二、宋高宗皇後半身像與坐像

    宋高宗趙構有兩位皇後,此畫為吳皇後。14歲被選入宮,侍奉高宗趙構。高宗即位之初,外受金兵追擊,內部時常發生兵變,吳氏身穿戎裝,跟隨高宗左右,英姿颯爽,頗有膽略。金兵南征,高宗乘船入海,從定海(浙江鎮海)轉赴昌國(浙江普陀)途中,封她為和義郡夫人。回到越州又進封才人。此後,吳氏博覽書史,勤習翰墨,旋進為貴妃。韋太後由金國還朝後,吳貴妃侍奉太後起居,得到太後的認可,高宗便於公元1143年正式冊立吳貴妃為皇後。

    高宗惟一的兒子病死後,後宮再無生育。張賢妃收養宗室趙伯琮為養子,吳皇後為才人時,也收宗室趙璩為養子。張賢妃病逝,伯琮也由吳皇後一並收養。高宗分別封趙伯琮、趙璩為普安郡王、恩平郡王。“伯琮恭儉勤敏,聰慧好學,可當大任”,吳皇後勸高宗立伯琮為皇太子。於是高宗立為皇太子,改名為趙慎(係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趙慎即位,皇權又轉人宋太祖一係)。

    公元1162年,高宗禪位於趙慎,是為孝宗。尊吳皇後為壽聖太上皇後。1194年,孝宗死,光宗又尊吳太後為太皇太後。光宗因病退位,立皇子嘉王趙擴為寧宗。

    吳太後一生,經曆高、孝、光、寧四朝,在後位(含太後)長達55年,是曆史上在後位最長的皇後之一。

    公元1197年,吳太後病死,終年83歲。諡號為“憲聖慈烈皇後”,葬永思陵。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藝術品鑒(2012年8期)》,方便以後閱讀藝術品鑒(2012年8期)正文 傳移模寫見真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藝術品鑒(2012年8期)正文 傳移模寫見真功並對藝術品鑒(2012年8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