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通脹的真相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證券市場周刊(2015年17期) 本章:正文 通脹的真相

    通脹的真相

    專欄

    作者:唐納文

    大概也就在一個季度以前,金融市場普遍在議論通縮。當時大宗商品價格低迷,歐元區物價負增長,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還在想方設法讓歐洲避免陷入日本式的通縮與停滯。但自那以後,通脹卻出現了令人意外的積極變化。

    尤其是在發達經濟體中,德國物價開始迅速上升,美國核心通脹回升的力度也強於預期。盡管有一些經濟體承受通脹下降,但是並非絕對意義上的通縮而隻是物價上漲放緩。我們現在看到的油價下跌而其他物價上升,是一個非同尋常的經濟命題,應當區別於物價全麵下跌所警示的通縮。

    通往稍高一些的溫和通脹水平是眼下發達經濟體的現象。這些經濟體的通脹往往和國內工資水平掛鉤。供應偏緊的美國勞動力市場以及不夠靈活的歐洲勞動力市場,使這兩大經濟體維持著相對高的勞動力價格。沒有人認為歐美物價上升會失控,但很明顯通脹確確實實是在回升。

    投資者所麵臨的問題是,目前金融市場沒有很好地理解通脹,以至於他們未來的生活水平會被通脹降低。某種程度上這令人驚訝,因為通脹並非新奇的概念。人們對通脹的認識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了。但另一方麵,通脹的教訓卻總是隨著改朝換代而被遺忘。在歐洲處於中世紀時期,當時的中國接連有王朝因為過高的通脹而滅亡。在20世紀,世界各國的通脹形勢可謂沒有最高隻有更高,而這些通脹問題是由本可以避免的政策失誤造成的。

    如果我們進入一個溫和通脹時代,至少大宗商品以外的物價可控,那投資者應當明白哪些事情呢?首先,這種通脹無助於削減債務。一個原因是,很多國家的政府支出與通脹緊密掛鉤,因此“債務/GDP”口徑衡量的債務負擔會隨著通脹上升而上升。OECD國家中大約有70%是這種情況。因此這些國家政府要做的是維持金融壓抑,借監管的名義強迫部分投資者購買債券,以這種方式作為變相的儲蓄稅,使債務負擔可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證券市場周刊(2015年17期)》,方便以後閱讀證券市場周刊(2015年17期)正文 通脹的真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證券市場周刊(2015年17期)正文 通脹的真相並對證券市場周刊(2015年17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