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目標管理的流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王於藍 本章:二、目標管理的流程

    目標設定

    (1)不搏二兔

    在非洲草原,一群羚羊在覓食。一頭獵豹隱藏在遠處的草叢中,悄悄地接近羊群。獵豹越來越近,突然羚羊有所察覺,開始四散逃跑。獵豹像百米運動員那樣,瞬時爆發,箭一般地衝向羚羊群。

    它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一隻羚羊,迅速向它追去。羚羊跑得飛快,獵豹的速度更快。在追與逃的過程中,獵豹超過了一隻又一隻站在旁邊觀望的羚羊,但它沒有掉頭改追這些離它最近的獵物,隻是一個勁地朝著那隻目標羚羊瘋狂地追去。那隻羚羊跑累了,獵豹也累了,在累與累的較量中,比的是最後的速度和耐力。終於,獵豹的前爪搭上了羚羊的屁股,羚羊倒下了,豹牙直朝羚羊的脖頸咬了下去。

    獵豹的這種行為讓人費解,非洲豹在追這隻羚羊的途中,為何不改追其他距離近的羚羊呢?何必還要使勁去追當初那隻?其他距離近的羚羊,應該很容易得手啊!來自動物學家的解釋是:因為被追的這隻羚羊已經很累了,而別的羚羊還不累。其他羚羊一旦起跑,也有百米衝刺的爆發力,一瞬間就會把已經跑了百米的豹子甩在後邊,很快拉開距離。如果丟下那隻跑累了的羚羊,改追一頭不累的羚羊,最後肯定一隻也追不著。

    原來,所謂堅持,是一種最符合實際的成本考慮。別追不累的“羊”,心無旁騖,這樣才能抓住被你追得筋疲力盡的那隻“羊”。先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獵豹對目標的專一性,就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鑒。獵豹開始追逐那隻羚羊的時候,羚羊似乎在刻意將獵豹引入羚羊群。但獵豹卻沒有轉移注意力,始終堅持一個目標。對於獵豹而言,它要的結果一定是抓住那隻羚羊。那種全力以赴的動作,展現出力量的集中,即使有近在咫尺的誘惑,但是獵豹舍棄近身,還是抓住既定目標不放。

    在現實工作中,有很多人目標性不明確,也缺乏了堅持,往往在工作中有了一個目標,做不了多久,感覺有困難,又趕緊更換另外一個感覺能輕鬆實現的目標。然後,又做一段時間,仍然會感到無法完成。接著再換,最終也無法成為職場中的獵豹。堅持就是付出,當你不想在事業或一件事情上付出的時候,就是你堅持不住的時候。所以,想成為獵豹,就要懂得舍棄不是目標範圍中的誘惑,認準了一件事,持之以,這才是我們真正實現目標的成功之路。

    圍棋泰鬥吳清源經常“不搏二兔”,意思就是同時追逐兩隻兔子,最大的可能是兩手空空,認準一隻兔子追下去,還可能有所收獲。人的精力、組織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專注於一件事情,才能想得更深、做得更到位。專注不等於堅持,有時更意味著放棄。但在具體的選擇麵前,是堅持,還是放棄,永遠都是一個難題。

    對於企業來,專注意味著放棄。商機總是不斷出現,行業有時春有時冬,企業的戰略如何製定,堅守還是轉移?對於管理者而言,專注意味著選擇。德魯克大師認為管理者的兩大具體任務之一就是“平衡組織當前的和長期的利益”。管理者都會關注未來,但是投資未來必有成本和風險。當為了未來的利益損害或者放棄當前的既得利益時,選擇就變得艱難。對於個人來,專注意味著收心。麵對外界誘惑,要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目標的sar原則

    怎樣製定目標才是可行的呢?目標製定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參考原則,叫作“sar原則”。s(speifi)意思是設定績效考核目標時,一定要具體,也就是目標不可以是抽象模糊的;(easurable)意思是目標要可衡量,可以量化;a(aainable)意思是設定的目標可以是高而富有挑戰性,但一定是可以達成的;r(realisi)意思是設定的目標是實實在在的,可以證明和觀察;(ie-based)意思是對設定的目標,要規定什時間內達成。

    根據sar原則判斷,以下哪些目標是可行的:提高部門員工的時間管理技能。

    設計和實施一項安全項目,使明年事故發生率比今年降低5%。

    每一次會議都必須準備好發言報告。

    與hr合作,在10月1日前給所有的下屬完成一個銷售技能的課程。

    明年實現公司的業績翻一番。

    爭取今年的客戶滿意率比去年更好。

    趕超沃爾瑪。

    ()目標要有後勁

    《讀者》幾年前刊登了一篇文章,的是一個人在家陽台上種了一棵絲瓜,培育了一段時間後,絲瓜的藤開始爬滿了架。有一,這個人發現藤上綻放了兩朵粉黃色的花,引來蜜蜂和蝴蝶。他想,不出一周,這朵花凋謝,定會結出嫩生生的瓜果。

    可是他的母親看到了,不由分要將這兩朵花摘去。這個人有些不明白,好不容易開花,為什要摘掉?他的母親告訴他:靠近根開出來的花是“試花”,力不足,長不大,最終結不出果實。等到絲瓜藤子再往後攀,開出的花才能結瓜。

    這個人有些迷惑了:按理,離根近,有著得獨厚的優勢,才能結出更好的瓜才對。母親繼續解釋:“絲瓜藤,目標是向上、向遠方延伸的,鉚足勁兒心無旁騖地一個勁兒將力向前麵輸送,雖然路過這兩朵花,力也是不會在這歇腳的。但這兩朵是離根最近的花,得不到充足的力,還能結瓜?正因為如此,有人又它們是懶花,而懶花,最好是將它們摘去,免得藤分散精力,摘去它們,力就通暢了,後麵的花越開越歡,瓜越結越大。不信,你把它們留下來看看。”這個人有些不相信母親的話,沒有忍心把那兩朵花摘掉。果真不久,母親的話得到了驗證,那兩朵花謝掉了,但是卻沒有結出果實。

    為什目標要有後勁呢?因為目標的設定有高有低、有大有,但是對於目標實現的過程應該需要經過一定的努力才能達成。否則設定的目標就跟“懶花”一樣,看似最早開花,實則最快凋謝。往往一些人,盡管表麵上獲得了一點成就,實際上他的潛力是可以做更大的事情,結果他被眼前的假象迷惑,停滯不前了。製定的目標要“稍微”遠大些,遠大到你不能隨意輕鬆夠著,這樣才能激發你的“根”把後勁往更遠處輸送,最終結出的“瓜”才更大。

    有三個少年跑到少林寺,要求主持收他們為徒。主持問第一名少年:“你為什要學武功?”第一名少年回答:“師父,我身體太弱了,我學武功是要強身。”主持又問第二名少年:“那你呢?”這名少年回答:“師父,我家富裕,每大魚大肉,所以我吃得太肥了,我學武功是要減肥。”主持接著問第三名少年:“你又為什要學武功?”這名少年感慨地:“師父,我村子遇劫,我父母和許多鄉親父老都被土匪殺了。我學武功是要報仇,不讓這些土匪逍遙法外。”結果,第三名少年武功學得最好。

    有兩趟公交車都是由碼頭開往城區的。因為沿途人少,這條線路僅僅兩輛公交車,1路和路。開1路的是一對夫婦,開路的也是一對夫婦。坐車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於他們長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進城往往是一家老。

    1路車的女主人很少讓孩子買票,即使是一對夫婦帶幾個孩子,她也隻要求船民買兩張成人票。有的船民過意不去,執意要給大點的孩子買票,她就笑著對船民的孩子:“下次給帶點河蚌來,好嗎?這次讓你免費坐車。”

    路的女主人恰恰相反,隻要有帶孩子的,大一點的要全票,一點的也得買半票。她總是,這車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運公司繳多少錢,哪個月不繳足,馬上就幹不下去了。船民們也理解,幾個人掏幾張票的錢,因此,每次也都相安無事。

    不過,半年後,路公交車不見了,原來是停開了。它應驗了路女主人的話:馬上就幹不下去了,因為搭她車的人很少,而1路車又多了一輛。

    (4)目標的穩定性

    唐朝的懷海禪師一日帶著他的弟子在田插秧。但是弟子們插的秧總是歪歪斜斜的,禪師所插的秧很整齊,仿佛用尺子量過一般。弟子們見此情景十分疑惑,自己與師父同是插秧,為什整齊度有如此大的差別呢!於是弟子們請教禪師,如何才能把秧苗插直。

    禪師回答道:“非常簡單,隻要你們在插秧時,眼睛盯著前方的一樣東西,自然就能插直了。”聽完師父的教誨,弟子們很快就插完一排秧苗,但此次所插的苗還是成一道彎曲的弧線。弟子們覺得很奇怪,照師父的做,怎插得還是很歪呢?禪師便問弟子們剛才是否盯住前方一樣東西。

    “有啊,就是前麵那頭牛,我們就以它為目標的。”弟子們回答得很幹脆。禪師聽了,笑著道:“牛是移動的,你們插的秧苗也跟隨牛移動,自然就彎曲了。”弟子們聽後猛然醒悟,於是選了遠處一棵大樹作為目標,後來所插的秧苗都十分整齊。

    不斷移動的參照物,會讓插秧變得無可依據,秧苗參差不齊;漂移不定的目標,會讓生活失去靶心,心願無法達成。堅定的目標,讓人變得執著。如果一個人的目標是漂移不定的,那目標本身在不停地發生變化,你的行為也會隨之發生偏移。比如,你年初製訂可實現的個人收入計劃,不能因為今年個人業績不理想而降低目標,也不能因為今年公司業績太好而影響了你的滿意度。雖然人的一生可以分為多個階段,每個階段也可以分為不同的目標,但是現階段你要堅持固定的目標不放棄,直到達成。如同故事中的插秧一樣,以目前這棵樹為目標作為參照,就算下一排沒有了樹或者有一棵更漂亮的樹,你也要盯緊眼下這棵樹,堅持插完這一排。

    (5)目標製定的專屬性

    幾個同事下班後到路邊的大排檔喝啤酒。喝著喝著,大家話就多了起來。除了抱怨公司、扯扯其他人的八卦,剩下的基本上就是唉聲歎氣了。大家有什苦惱和鬱悶呢?原來當聊到自己的同學或是朋友成就一番事業的時候,他們便會唉聲歎氣。“他原來讀書的時候笨笨的,現在生意做得那大”“沒想到他幹那個事情也能賺到錢”,“我們原來在一起上班,幾年不見差別怎就這大呢?”……每個人都擅長講別人的故事,可是哪一個是你自己的故事呢?

    什樣的目標算是一個成功的目標?擁有很多財富?掌控極大的權力?受人尊重?獲得榮譽?有自己的事業?開心快樂、無憂無慮?目標的標準因人而異,不存在優劣之分,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專屬的目標。

    目標雖然可以不同,但人生不能沒有自己的目標。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終點是什,該如何去實現。如同大家都在路上走,有的人背著鐵鍬,因為他要去挖礦;有的人一路買一路賣,因為他要做商人;有的人帶著書本,因為他要去考取功名;有的人對著空發呆,結果成了哲學家……一路上,大家都在扮演者自己的角色,做著自己的事情,你要做什呢?一定要有一個自己的目標,否則你總跟在別人後麵,遲早會迷失方向。跟挖礦的人走怕苦,跟做生意的人走怕被騙,跟讀書的人走又怕沒有前途。最終莽莽撞撞,當別人在路上成功時,你隻有看熱鬧的份了。

    一晚上,銷售部門的李經理開車送老板回家。那晚上霧很大,路上的汽車又很多,車開得非常慢。過了十幾分鍾,霧越來越大,路況都看不太清了。老板倒不著急,他問李經理:“這樣的大霧開車,你是怎樣做到安全駕駛的?”

    李經理回答,隻要跟著前麵汽車的尾燈,就沒什事。老板沉默了一會兒,突然問:“如果你是路上的頭車,你該跟著誰的尾燈呢?”

    如果自己是頭車,又有誰會給自己指路?隻會跟在別人的尾燈後麵的人,永遠不會領頭。你想追求更有價值的人生嗎?如果是那樣,那你就得擁有自由思維的頭腦和做別人尾燈的意誌。

    別人的目標是別人的,我們的目標是我們自己的,人生最大的悲劇是把別人的目標當作自己的努力方向。我們應該多在乎一下我們自己的東西,而不是去看別人如何如何。千萬別忘了,你是為自己活著,而不是為了別人,別人的目標不一定適合你。

    目標分解

    執行一項任務都是一個化整為零、循序漸進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的諸如搬家,需要一定的任務分解規劃,先將東西整理清楚,家具等大件的物品先裝車,零散的東西需要裝箱,易於損壞的物品需要打包,貴重的東西自己隨身攜帶,最後再檢查是否物件是否有遺漏。如果總是在考慮像倒抽屜一樣把家的東西一口氣倒在目的地,你就要花心思考慮是否要雇用一架直升機直接把房子吊走。大的諸如三峽移民,從199年至今,移民數百萬人口,也不是一兩年就完成的。

    總想“一步到位”的人,難免會產生這樣的情緒:容易頹廢,容易放棄,覺得任務太難了完不成,於是產生了焦慮心理,最後隻好選擇暫時逃避。一旦把任務分成比較容易的塊,化整為零,降低任務難度,推遲自己要放棄的心態,則每能完成更多的任務。

    1968年,美國的羅伯·舒樂博士立誌要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向著名的建築設計師菲利普表達了自己的構思:“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而是一座人間的伊甸園。”菲利普問舒樂預算多少,舒樂博士堅定地對他:“事實上,現在我一毛錢都沒有。對我來,100萬美元和400萬美元並沒有區別。重要的是,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吸引捐助者的到來。”

    教堂最終敲定需要的預算是700萬美元。這個數字不但超出了舒樂博士的承受能力,甚至也超出了他的想象範圍,其他人也都對舒樂博士“這似乎不可能”。但舒樂博士卻想出了一個化整為零的方法。他在一張紙上寫著“700萬美元”,然後在下麵寫了十行字:尋找1筆700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7筆100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14筆50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8筆5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70筆10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100筆7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140筆5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80筆5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700筆1萬美元的捐款;

    賣掉10000扇窗,每扇700美元。

    到第60的時候,富商約翰·可林被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所打動,舒樂博士得到了100萬美元的第一筆捐款。

    到第65的時候,一位聽了舒樂博士演講的農民夫婦,捐出了1000美元。

    到第90的時候,一位被舒樂博士孜孜以求精神所感動的陌生人,開出了一張100萬美元的銀行支票。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幸福員工守則:快樂工作獲得幸福生活》,方便以後閱讀幸福員工守則:快樂工作獲得幸福生活二、目標管理的流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幸福員工守則:快樂工作獲得幸福生活二、目標管理的流程並對幸福員工守則:快樂工作獲得幸福生活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