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戰袍染血 本章: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

    這套江南陳學的體係,在後世看來是頗為矛盾,因為一方麵,江南陳學確實是構建在當初陳止建立的陳學的基礎上的,很多要點,甚至能在科舉陳學中找到跡象。

    但真正詭異的地方在於,這江南陳學和北方陳學比起來,明明是一樣的句子,卻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解釋,而且往往與原意天差地別。

    最驚人的是,甚至還有那語句的解釋,本身就是用來反駁那句話的,後人觀之,亦不免歎為觀止。

    不過,綜其所述,也並非是毫無根源的,仔細追究起來,其實能看得出來,那些解釋的語句,更多的還是處於江左士族的名家之口,隻是通過張冠李戴,包裝了一層陳學的皮,用意宣揚罷了。

    這樣的做法,其實也是一種無奈,蓋因隨著陳止越發強勢,那科舉的根基慢慢打下來,既得利益階層出現並壯大,這天下間的規矩慢慢就有了變化,想要推行學問,單純靠著反駁陳止的學說,已經是站不住腳了,而且也毫無意義。

    但江南士族又自詡為正朔,不願意在這方麵被比下去,這才慢慢發展出了這種畸形的陳學。

    相比之下,那剩下的三大陳學,卻要老實的多了。

    其中有一家算是最為特殊,乃是脫胎自佛門,算是佛門的求生之舉。

    這麵的原因,其實院子大典的佛論一卷。

    陳氏的一卷佛論,論述佛家曆史,條例分明的將佛門的諸多主張都給羅列出來,更要命的是,在這卷誕生的時候,其實這中土的佛經翻譯,還在進行之中,很多內容並沒有流傳過來。

    所以那時候,因為這卷書,雖然佛門也有了裂痕,可到底還靠著幾位高僧的威望,勉強鎮壓得住,便能捏合在一起。

    隻是事情發展到後來,隨著眾人對那佛經流傳之地越發了解,翻譯的佛經越來越多,這內的詫異就越發明顯起來。

    不僅是舶來的佛經有著詫異,就連這中土人對佛經的理解,都逐步出現了偏差,各有所重,幾宗逐步顯現就是最直接的後果。

    這樣的結果,直接促成了佛門勢力在南方的衰落——倒不是信佛的人少了,而是可以信的佛門多了,以至於分化了政治力量,不僅無法擰成一股,甚至彼此之間還相互排斥。

    而算是致命一擊的,正是陳止佛論一卷中所寫的諸多細節、曆史,一點一點都被證實,最終無形之中,居然讓陳止這個佛門大敵、割據一方的梟雄,得到了對佛經、佛門的解釋權來,以至於很多尋常的士人,乃至江南名士,在得到一篇佛經的時候,第一件事不是去請教大師詢,而是要先翻開陳止的基本佛評,一一對照,最後才能確定其中價值。

    這種解釋權的易主,可以說是非常要命的,讓佛門喪失了很大一部分影響力,而更大的影響,卻還是隨後的一些事,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卻說,那佛門最後為了能夠傳承下去,不得不將那陳氏之學的語句拿過來裝點門麵,發展到了後期,更是每每陳學有什新的研究出現,他們佛門便第一時間將之借鑒過去,用以翻譯佛經之言,可謂精巧。

    而除了這特殊的一家之外,那餘下的兩支陳學,在此時都比較普通,乃是在民間流傳,其中在北地流傳的一支,主要是麵部在冀州、兗州、徐州、青州、司州之地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冠絕新漢朝》,方便以後閱讀冠絕新漢朝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冠絕新漢朝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並對冠絕新漢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