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者死,走狗烹啊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狡者死,走狗烹啊

    曆史上的皇帝都有當上皇帝後,想要四處擴張勢力-顯擺的優良傳統,李存勖也不例外。

    這他聽到前來洛陽朝聖進貢的荊南(南平)節度使高季興提到蜀(四川)地富民饒,簡直富得發油,如果得到後對於後唐可是十分有利,一旁的郭崇韜也附和那的皇帝是個“問題皇帝”,那的政治也非常腐敗,可以趁勢攻取。

    兩人這一,正為將士欠餉又不舍得發內府的錢而頭大的李存勖即動了心思“有這好的地方,朕以前咋沒聽過呢?那個叫王建的算哪棵蔥呀?何何能占有那風水寶地,不行,得給他奪過來!”

    於是渾然不覺後唐巳處於崩潰邊緣的李存勖決定出兵攻蜀。

    接著他又和郭崇韜商議大將的人選,本來應該是當時任諸道兵馬總管(總參謀長)李嗣源,但郭崇韜認為這是個很好的立大功的機會,有了大的戰功,便可以製約那些排擠他的宦官了,再也是個討好李存勖的機會。

    於是他對李存勖友情提示:”契丹經常侵犯我國邊界,全仗總管李嗣源來抵擋保護邊疆。臣以為您的兒子長著一副喜慶臉,是個帥哥,德望也很高,但應該再創些業績以服眾人如何?而且按照舊例,由親王為元帥掌握討伐兵權,一可以助士氣二可以威懾敵人,這樣取勝也就不難了”。

    李存勖對自己的兒子李繼岌很是寵愛,但還是客氣了一番:”兒年幼,怎能獨自領兵呢?愛卿選擇一個副將輔佐他吧。”郭崇韜一直沒有提供人選,他的目的是讓李存勖選自己,那他便可以去征討蜀中,立功自保了。

    李存勖明白後便對郭崇韜:”副將還是愛卿當最好。”君臣之間在這件事上配合得很是默契。最後商議的結果是由李繼岌任都統,郭崇韜任招討使,出兵攻打蜀國。

    這李繼芨與其父,祖父年幼時不同,是不學無術,什都不懂,所以這仗還是得靠郭崇韜來打,掛名還是得李繼芨掛,不然這子將來若要繼位,沒屁大功勞怎服人呀?

    臨出兵時,郭崇韜還對李存勖推薦了以後蜀中統帥的人選,以表忠心:”臣本無才,勉強當此重任,憑陛下在四海的威望和眾將士的舍死苦戰,這次肯定會得勝還師。如果以後選人治理蜀中,就用北都-太原留守孟知祥吧,他忠信而且有謀略,(從而使原本默默無聞的孟一鳴驚人,成為後蜀高祖皇帝)。朝中如果缺人輔佐,張憲、李琪和崔居儉都可以重用。”李存勖點頭答應,還專門設酒宴為眾將送行。

    郭崇韜的這一推薦完全是唯才是舉,出於公心,而在李存勖看來卻是為了籠絡勢力,人與人的眼光差距咋那大呢?

    但好在這個孟知祥與李存勖關係也是鐵得很(不然怎敢把老根據地交給他呢),於是做個順水人情答應了郭崇韜的請求。

    【前蜀】

    蜀國又稱前蜀,五代十國之一,由李唐忠武軍將領兼壁州刺史王建於公元907年建立,其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都城成都。尤其是那四川盆地,人稱府之國,沃野千,是個然糧倉,四麵又是崇山竣嶺,是抵禦外敵的然屏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唐代詩仙李白有詩為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這確實是一塊割據的好地方,也是個逃難蝸居的好地方。在這方麵,李唐的唐玄宗和唐僖宗這淪落的爺孫倆最有發言權,哪位有興趣又有機會的話,可以現場釆訪他們一下。

    這前蜀自朱溫篡唐由王建割據以來,比較穩定,而王建死後,其兒子王衍繼位後(因其母徐妃受寵才得以接班,還是個坑爹的主)就開始走下坡路,王衍這人是吃喝玩樂八卦樣樣在行,而治國安邦則是樣樣不行,不但政治腐敗到了極點,而且老百姓被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壓得生不如死,此時不滅蜀,更待何時?

    【不世出之名將】

    唐同光三年初(公元95年),把馬喂好了,刀也磨好了的李繼芨、郭崇韜帶著六萬伐蜀大軍出發了(郭崇韜絕對沒有想到,這居然是自已人生的別演出)。

    名將就是名將,在郭崇韜的帶領下,原本因長期拖欠工資加上長期受到不公正待遇、衰弱不堪的後唐軍隊又重振了往日的雄風,在郭崇韜的突襲外科手術式的打擊下,唐軍是一路勢如破竹。長期享受在安逸之中,久未經過戰陣的蜀軍是不堪一擊,王衍父親王建苦心經營幾十年的鋼鐵防線是土崩瓦解。

    郭崇韜的軍事謀略確實非同一般,為慎重行事,確保成功,他充分利用了《孫子兵法》中”取用於國,因糧於敵”的戰略原則,唐軍先是連奪風州資州、成州,取得一勝,不但得到大批糧食、兵員,同時也確保了萬一戰局不利時的歸路暢通。接著是與蜀軍在三泉(今廣元東北)大戰,殺得蜀軍是丟盔卸甲、狼狽鼠竄,獲得二勝,充分補充了以後所需的軍事物資;三是力克綿州(今綿陽),前蜀的十八州在唐軍的武力壓迫下盡數歸唐,這是三勝。

    這插一句,郭崇韜軍事上頗有謀略來源於他愛學習,喜歡讀書。比如在鎮州攻下以後,李存勖派他去驗收鎮州的府庫,有人用珍寶向他行賄,他一概回絕。最後隻是買了些書籍而已。他和其他的將領不同,不是貪求財物,而是對書籍感興趣,因為書中可以學到很多治國之道和軍事謀略

    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唐軍抵成都,這時蜷縮在成都彈丸之地的王衍在大軍壓境下巳無計可施,隻好拱手投降,前蜀滅亡,沒辦法,誰叫你技不如人,早幹什去了?

    王衍實在是個可憐的人,他重新體驗了一把66年前,劉禪當亡國君主的心情,但他運氣可沒人家那好,沒有機會再感受一下樂不思蜀的心境,即因交不出皇宮收藏的珍寶以犒賞後唐將士連同兒子一起被哢嚓了。可見李存勖胸懷還不如司馬眧寬廣,屬於兒科級的人物。

    縱觀唐蜀之戰,後唐軍是快刀斬亂麻,隻短短70就結束了戰鬥,這並不意謂著後唐軍的強大和前蜀軍的不堪一擊。您又會關鍵還是兩個陣營的最高指揮官,是的,試想一下,如果讓雙方調個位置,戰局也許就是另外一種結果。

    還是那句老話,一隻虎帶著一群羊,成了一群虎;一隻羊帶著一群虎,成了一群羊,所以人們常:“要想富,看幹部”,幹部就是要發揮火車頭似的模範帶頭作用。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狡者死,走狗烹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狡者死,走狗烹啊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