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惡揚善的風帆揚起來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懲惡揚善的風帆揚起來

    果然李嗣源比李存勖開明多了。他先是頒詔大赦下,然後改同光四年為成元年。接著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將李存勖在位期間的一些不得民心的政策加以改正,人如其號,不愧為明君。

    其承載著民眾幸福感的工作亮點多多,下麵重點介紹一下。

    例如:徹底鏟除了前朝枉法的根源。他先是將盜掘唐朝陵墓的溫韜和後梁降將段凝賜死,然後對豆盧革、韋這樣的士族奸臣先是貶到外地,再下詔賜死途中。最後是廢除所有伶官、宦官的職位,讓這些太監撲街去吧!並下令各地的節度使盡滅宦官、伶人(這招也太毒了)。

    起初那些伶官、宦官們還以為這姓李的也和前一個姓李的一樣好糊弄,糊弄一個算一個,糊弄兩個湊一雙,反正多糊弄一個也不過是折損一些口水而已。所以當李嗣源進得洛陽來時,一個個是嘻皮笑臉湊到其跟前套近乎,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混個麵熟再。“大爺,您這一路車馬勞頓,辛苦了吧?要不我去給您找幾枚妹揉揉肩、捶捶腿吧?”、“大爺,您這一路來可是太寂寞了,要不我給您演幾個段子解解乏?

    不過令大夥兒挺鬱悶的是:此李非彼李,不但不識個市場行情,給個笑臉,或端茶讓座什的,反倒是悶聲不響,猛一個勁地在磨刀,大夥兒才覺得情形不對,一個個剛要閃身跑路,但已經遲了。

    李嗣源看著這些人,早就氣不打一處來。多年來,就是這些人,為了一己私利,作奸犯科,多少無辜的人慘死其手,決不能讓這些人在為害人間了。

    低頭尋思間,他手中的刀已經磨好,於是幾個箭步就凶神惡煞地衝了過去,宦官、伶人們雖四下奔逃,但一些領頭的和腿腳不利索的還是劈頭蓋腦給李嗣源砍翻了。還有數百名宦官在混亂時趁機逃到了山林中躲了起來,有的還出家做了和尚。這就是李嗣源,不殺則已,一殺就要來個痛快些的。

    應該,宦官這個群體也不全是壞人,如先前我們所熟知的張承業同誌、甚至李紹欣先生,李嗣源不問清紅皂白,來個一刀切,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就有點矯枉過正之嫌了。

    【反腐肅貪】

    為了有效地防止了本朝腐敗的滋生。李嗣源還嚴懲貪官,有的官吏私自在正稅之外加收租賦,被李嗣源貶官,亳州刺史李鄴因為貪贓而被賜自盡。汴州的管倉官吏們由於犯貪贓罪被查處,其中有舊將功臣的兒子,而且又是他女婿石敬瑭的親屬,李嗣源的舊將王建立為其求情,要求減輕處罰。

    在封建社會,特別是唐朝的法律中有一些條文就是規定了官吏和貴族享有的特權,他們如果犯罪,皇上可以減免處罰,李嗣源原生家庭貧苦,所以繼位後對這些特權統統不再照顧,他對王建立:“王法無私,怎能因為是親戚而照顧呢!”下令拉出去處斬。

    還有一次,供奉官丁延徽監倉自盜,由於他平時巴結權貴,所以犯法時李嗣源侍衛長張從賓便向明宗求情。李嗣源怒斥道:“食我優厚的俸祿,不知為國做事,反而偷我倉儲財物,論罪當死!你也沒有用!”然後命令處死,毫不姑息。

    對於李存勖曾經重用聚斂民財的租庸使孔謙,李嗣源也是順應民意,果斷誅殺。所發的敕書中寫道:“使生靈塗炭,軍士饑寒,成下之瘡痍,極人間之疲弊。”但李嗣源還是隻沒收了他的家產,明智地寬恕了他的家屬。

    為警示他人,李嗣源還下詔禁止一切腐敗事項。詔書中,最近百官中有一些人任人唯親,蹬鼻子上臉,幹涉朝政,勾結犯法,擾亂正常秩序。從此以後,一律禁止,再有營私舞弊的犯法徇私者,原來舉薦的官員也要貶官或者發配流放。

    對於貪官汙吏,李嗣源處罰起來大刀闊斧毫不手軟。而對於清廉的官員則是褒獎有加,向官吏們傳遞著一種正能量。

    【廉政勤政】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懲惡揚善的風帆揚起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懲惡揚善的風帆揚起來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