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為本,讓百姓休養生息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以民為本,讓百姓休養生息

    李嗣源為了減輕人民負擔。繼位後就著手在各個方麵消除李存勖時期的一些擾民做法,盡量減輕百姓的負擔。

    他下詔廢除了一些地方巧立名目加收的捐稅,如“省耗”,“耗”指的是損耗,即糧食和銀子的損耗。糧食在儲存和晾曬的過程中可能會被老鼠和鳥類吃掉一些,而百姓的散碎銀子在重新熔鑄成銀錠的過程中也會有一點損失。所以在征稅的時候官府就將這些損耗預先加收,但一些貪官汙吏卻借機加大征收比例,中飽私囊。李嗣源就是將這些不合理的稅收廢除了。

    還下詔書禁止富裕農戶逃避徭役,逃避租賦。

    當時和封建時代一樣,官宦大戶有一定數量的田地可以免除一切賦稅和徭役,因此,一些人就和這些官宦人家訂立虛假的賣地契約,將地寫到他們的名下,以此來逃避賦稅和徭役。這不僅減少了國家的收入,也使地方官吏為了征夠賦稅,就將這一部分逃掉的賦稅平攤加到普通百姓身上,封建社會百姓的賦稅和徭役本來並不太多,但時間一長,就越來越重,這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防止地方官吏從中牟利,李嗣源下令將帳簿直接送到省(相當於現在中央政府的部),由中央部門來征收賦稅和徭役。假如有人隱瞞田地畝數,獎勵舉報的人,然後加倍征收該戶的賦稅。

    另外,李嗣源又免去了原來征收的每畝五文的道橋錢,將五文酒曲(釀酒的原料)錢減少到三文。對於百姓生活影響很大的債務利息也明文限製,債主得到的利息如果已經達到本錢的數額,就禁止再收利息,隻準收回本錢,如果利息累計數是本錢的兩倍就本利都不準再收,等於是債務消除。這在當時對於百姓來,確實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將一些被債務壓得無法生活的人解脫出來。李嗣源的愛民措施在禁止高利息方麵得到了充分體現,和李存勖在位期間的搜刮百姓比較起來,李嗣源的這些措施確實值得稱道。

    【關注民生】

    李嗣源對於民間的疾苦很敏感。

    有一年的春,李嗣源在宮中眺望雨後初晴的曠野,遠處的山坡上原以為是羊的東西再一看竟是勞動的百姓。李嗣源內心感慨不已,第二他就親自趕到那,去看望百姓。見到有父子三人一同挽犁來耕地,李嗣源當即命人賜他們耕牛三頭。

    後來,李嗣源經過調查發現,政府實行的鐵器由國家壟斷專賣的製度給百姓帶來了很多弊端,就下詔予以廢除。詔書中,各地由政府部門監製的農具大不一,形狀也不實用,剛剛使用不長時間,就破損難以使用了。近期百姓雖然莊稼豐收,但物價很賤,百姓由於無錢買農具,以致於私自鑄造,觸犯了法律。從今以後,包括農具和其他日用器物,準許百姓自己自由鑄造使用,而百姓隻需每畝交納農器錢一文五分即可。各地官府所屬的鑄鐵機構除了每年供應軍需及其他器物所用的外,隻出生鐵,並按照現價每斤減十文出賣給百姓,就是熟鐵百姓也可以自選。原來一些官府的經營機構和官吏全部撤消。

    這樣做,不僅是給百姓省了一些花費,更重用的是百姓自己鑄造提高了產品的質量,這對於農業生產所起的作用更大。以後,由於這項措施效果很好,後朝都繼續推行,沒有廢除。

    同時,李嗣源又命人為百姓挑選好的農具樣式,讓百姓照樣鑄造,進一步為百姓謀福利。有了最上層的體恤和支持,農業發展很快,幾乎每年都能豐收,再加上沒有戰亂侵擾,中原地區的人民生活基本上達到了康的水平。

    除了在政策方麵為百姓謀福利外,李嗣源的以民為本還體現在他的寬仁愛民上。有一次,下詔為八十以上和年長及有殘疾的人免除一年的差役。有一個老道士,遠道而來,李嗣源以為有什別的事,這人卻他已經有一百零一歲,請求給個官做,去為李嗣源修造宮殿。李嗣源覺得可笑,但也沒有治罪,賞賜了點東西,又賜他名號,然後放他走了。

    對於一些當時人們認為是譴的自然現象,李嗣源也很認真,檢討自己有什過失,一次,氣幹旱,很長時間沒有下雨,李嗣源便召集大臣們來,讓他們直言自己治國有沒有過錯。在聽有的地方糧食便宜時,就很高興,知道那從百姓生活富足了。

    李嗣源還經常到地方巡視,也去水利工程現場查看情況。還親手賜酒給幹活的百姓。幾後,負責工程的人報告,百姓的勞役期限十五已到,而工程還沒有完成,請求再加五役期。李嗣源不能失信於百姓,下令讓百姓回鄉。

    在愛民方麵,李嗣源做得很好,對於一些飽學之士勸導他愛民的忠言更是銘記在心,時刻不忘。馮道和他談到民事時對他:“莊宗在末年時不知道體恤百姓和軍士,迷惑於聲色歌舞之中,使人怨而國亂。陛下現在威望很高,下五穀豐登,這也是陛下您實行仁政的結果。願陛下居安思危。”李嗣源非常讚同,又問馮道民間有何疾苦,馮道便給他念了一首聶夷中的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李嗣源聽了,異常感動,讓左右侍從記錄下來,自己經常那出來誦讀,以此來提醒自己常想著百姓的疾苦,為民謀福。馮道雖然是個和事老,但有時候還是敢於一些真話的,這一點應該肯定。

    【有錯必糾】

    李嗣源在愛民的同時,也勇於承認過錯,並及時改正。這方麵有兩個典型的例子。一是撫恤冤死兒童的父母,二是放鬆酒曲的專賣製度。

    有一次,巡檢軍使渾公兒對李嗣源當麵報告,有百姓二人,用竹竿練習搏鬥,似乎有反叛之心。李嗣源聽了不禁大怒,馬上命石敬瑭去調查處理。後來安重誨明了事情的真相,原來是兩個孩子在鬧著玩,但這時候那兩個兒童已經被處死了。李嗣源後悔不已,將所有有關責任人嚴厲處罰。渾公兒由於誣陷致人死命,處以脊杖二十,罷免所有官職,發配到邊遠地區的登州(今山東蓬萊)。石敬瑭由於沒有調查清楚真相,致使冤案發生,複奏時還誇大其詞,任意誹謗,最終使無辜兒童喪命,還使李嗣源有了過錯,但念他是李嗣源的女婿,是國親,而且有功於國家,最後罰俸祿一個月。這在我們現在看來覺得處罰偏輕了,但封建社會就是這樣,貴族和官員有司法特權,官員犯法一般可以用官的級別抵罪,或者因為皇帝的寬恕而減輕或免於處罰。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以民為本,讓百姓休養生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以民為本,讓百姓休養生息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