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忌,又是猜忌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猜忌,又是猜忌

    由於石敬瑭在這次軍事政變中立功頗大,開創了一條“從鄉下進攻城市,最後奪取政權”的方式,功不可沒,後唐明宗任他為保義軍節度使,賜號“竭忠建策興複功臣”兼六軍諸衛副使。

    曆史往往是驚人的相似,當初,李嗣源作為先鋒,率軍攻占了後梁的都城,幫助李存勖滅掉了朱友貞建立了後唐;而今石敬瑭則也是作為先鋒幫助李嗣源推翻了李存勖,成就了一番帝業。

    當石敬瑭作為開國功臣走馬上任時,他抑製不住內心無比的激動,皇不負有心人,有耕耘必然會有收獲,古往今來、曆來如此。李牧、周亞夫、李嗣源,你們都是不世出之名將,你們經曆一番腥風血雨,創造出了一番輝煌偉業,你們可以的,我也可以,你們不可以的,我也將可以!

    李嗣源執政時期,許多將官都不奉公守法,而石敬瑭卻以廉政聞名,頗受明宗的賞識,因此,其以駙馬兼功臣,平步雲、逐年升遷,曆任侍衛條軍馬步都指揮使,河東節度使,大同、彰國、振武、威塞等軍藩漢馬步軍總管等職。

    石敬瑭任職陝州、魏博、河東等地時,很有政績,而且斷案也有奇招。例如到陝州時不到一年就將當地治理得井井有條,再加上他自己也很清廉,施政很得百姓人心。在魏博時,由於當地民風剽悍,訴訟案件很多,許多人認為難以治理。但他到了之後,就勤於政務,處理疑難案件,不久案子就大大減少了。尤其是在河東,石敬瑭所斷案子更是讓人心服口服。石敬瑭在任時異常節儉,不貪聲色,也不大吃大喝、聽歌作樂,每當公事辦完後,還召來手下研討民間疾苦以及政務得失,好多事他都要親自處理,尤其是一些疑難的案子。

    有一次,一個店的婦人和軍士爭執,告到官府,婦人:“我在門外麵曬穀子,被他的馬吃了很多。請大人明斷。”軍士卻冤枉,但又沒法證明自己的清白。石敬瑭就對斷案的屬吏:“他們兩個人爭執不下,那用什判斷是非呢,你給我把馬殺掉看看腸子到底有沒有穀子。有就殺軍士,沒有就殺婦人。”於是就將馬殺死了,馬的腸子沒有穀子,證明是婦人在誣陷軍士,想敲詐他錢。石敬瑭就下令將那個刁婦處死了。處死確實有些重了,但五代時的法律就是這個特點:立法重,處刑殘忍。像淩遲即民間的千刀萬剮這種殘酷的刑罰也經常用。這次處死婦人以後,境內肅然,再也沒有人敢耍刁欺負別人了。

    石敬瑭斷案有時也用情理處理,這反而使一些棘手的事迎刃而解,當事人也都心服口服。有人賣地給他分居的哥哥,價錢沒有講好,弟弟就要賣給別人。買主為防以後哥哥找麻煩,就讓弟弟拿哥哥同意轉賣的書麵文書來。哥哥不肯給,弟弟就告到官府。縣令認為兄弟倆都理屈,然後送到石敬瑭那請他處罰,石敬瑭:“人之所以做不義之事,是由於我這個父母官新來,沒有及時教育百姓,我很慚愧。如果論他們的是非,哥哥得到好地,弟弟賣個好價錢,有理都有理,無理則都無理,但哥哥作為兄長不對的地方多一些,應該重打哥哥一頓板子。至於地,就賣給出高價的人。”大家聽了,都很佩服他將這個棘手的案子斷得如此明了。

    石敬瑭由於在軍事和政治方麵有勇有謀,有韜略,在地方事務的治理方麵也很有才幹,因此後來又被賜封為“耀忠匡定保節功臣”。隨著職務和勢力的增長,石敬瑭開始擁兵自重,成為後唐尾大不掉的地方割據勢力。

    後唐長興四年(9年),明宗李嗣源死後,其子李從厚繼位,為後唐閔帝。

    閔帝即位後對手握重兵的鳳翔節度使李從珂(李嗣源的養子)和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很不放心。為削弱他們的勢力,遂下令二人對調。潞王李從珂不服,在鳳翔起兵反叛。經過火星撞地球似地較量一番之後,閔帝大敗,僅率數騎出逃,路遇石敬瑭,石敬瑭殺其隨從並囚他於衛州。

    不久,李從珂殺後唐閔帝,改元清泰,自立為皇帝,即後唐末帝,至此,李從厚慘遭淘汰,被踢出局。

    【你死我活的奕】

    李從珂終於收工了,而這下在石敬瑭前麵替他擋子彈的人也沒有了,他十分不情願、硬著頭皮地被從後台攆到了前台,麵對著也曾被人猜忌如今是猜忌別人的李從珂,真是躺著也中槍啊!

    李從珂與石敬瑭兩人原本都是李嗣源手下驍將,都是以有萬夫不當之勇著稱於世,彼此存有競爭之心。李從珂即位後,對坐鎮晉陽的石敬瑭必然愈發猜忌。

    在石敬瑭到首都參加完李嗣源的葬禮之後,就不敢提出要回去,害怕李從珂起疑心,所以整愁眉不展,再加上他當時真的有病,最後竟瘦得皮包骨,不像個人樣。妻子趕忙向母親曹太後求情,讓李從珂放石敬瑭回去。李從珂雖然不是曹太後的親生兒子,但曹太後從對他如同親生一樣,又見石敬瑭病成這樣,估計難以構成什威脅,於是就順水推舟做個人情,讓石敬瑭回到了河東。沒想到這次竟是縱虎歸山,後唐亡於他手。

    石敬瑭回去之後,更是心防範,妻子有次回去參加李從珂的生日宴會,想早點回來,李從珂卻醉熏熏地對他:“這著急回去,是不是要和石郎造反呀?”妻子回來告訴了石敬瑭,這使石敬瑭更加相信李從珂對他疑心很重,因為酒後人常些平時不想的話。

    曆史就是那驚人地相似,兩條本就不相幹的平行線眼下交集在了一起,隻不過這次他倆不再是同一戰壕的戰友,而是互相競爭的對手,贏者,大通吃,包括江山社稷;輸者,滿盤皆輸,包括卿卿性命。

    後唐末帝李從珂對石敬瑭猜疑頗大,對他像熟悉自個的鼻子眼睛一樣,再熟悉不過了,知他時刻想謀求自個的寶座,不得不防著。

    而石敬瑭亦疑心重重,“憑什總是你老李家的人吃獨食呢?你老李家的姑爺生就比兒子矮半截不是?”這就跟當年那阿q先生對某美女的“和尚摸得,老子咋就摸不得?”一樣,再成看人眼色行事也不是石某人的風格,於是二人的矛盾日益尖銳。

    李從珂巴不得石敬瑭乖乖交出兵權,棄甲歸田,他才好安安穩穩睡個太平覺,而這石老弟是萬萬做不到的,“老子辛辛苦苦幾十年,一覺醒來又回到了解放前,這些年不是白忙活了嗎?擱誰頭上誰不抓狂啊?”

    這頭石敬瑭開始緊鑼密鼓忙乎著造反的準備工作。他一方麵在首都的來客麵前裝出一副病態,自己沒有精力治理地方政務,以此來麻痹李從珂;另一方麵,他幾次以契丹侵擾邊境為名,向李從珂要大批軍糧,是屯積以防敵入侵,實際是為以後打算。李從珂被他蒙在鼓,屢次上當,但石敬瑭的部下卻看了出來,在朝廷派人慰勞將士時,有的人就高呼萬歲,想擁立石敬瑭做皇帝以功邀賞。石敬瑭害怕事情泄露,就將領頭的將士共三十六人殺死。

    石敬瑭還私下招募了大批的壯年加入隊伍,並對他們進行了緊張繁忙的軍事訓練,當然讓這些人舉著木棍去造反也是不現實的,從而需要大量的兵器。所以他又在隱蔽地點開設了地下兵工廠,日以繼夜地打造兵器。

    而那頭坐在京師的李從珂也沒閑著,他深刻吸取了李從厚的慘痛教訓,不輕易對石敬瑭下手,隻是在後唐清泰二年(95年)派遣了曾對契丹有過勝績的北麵兵馬副總管兼鄆州節度使張敬達率三萬重兵駐紮在代州,就近牽製並監視石敬瑭,指示石一旦妄動,就地解決。

    這下石敬瑭不幹了,“這玩的哪一出啊?找人監視我,明擺著是不信任俺嗎?得,老子還是申請調離算了,免得沒吃到豬肉還惹得一身臊,何苦呢?”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猜忌,又是猜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猜忌,又是猜忌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