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滅與出爐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覆滅與出爐

    值得一提的是,晉安寨覆滅後,在外頭充當看客的趙德鈞見與李從珂鬧翻了,也沒臉回去了,幹脆徹底切割,一不做二不休,將目標轉向了契丹,還不妨放飛下理想,他給契丹王耶律德光送去大批財物,乞求耶律德光與他狼狽為奸一下,支持他做中原的皇帝,舍棄石敬瑭,仍讓石做他的河東節度使去。

    但當時的耶律德光已經許諾了石敬瑭,因為他很眼饞石敬瑭答應給他的十六州。但看見趙德鈞送來的寶物珍玩以及黃金,他又動了心,加上他也害怕趙德鈞截斷他回草原的退路,於是便想也答應趙德鈞,弄個大唐皇位爭霸賽的雙黃蛋玩玩(可見這是根牆頭草)。

    也許是保密工作做得不到位,這消息傳到了石敬瑭的耳,他心急如焚、萬分燒腦,邊跺腳邊罵:“好你個嘴饞腹黑的耶律德光,搞什搞?剛答應了我做您的兒子,轉臉又收了別人的金子,做人怎那一點底線也沒有?”

    跺腳歸跺腳,還是正事要緊,他趕緊寫了親筆信派了秘書桑維翰日夜兼程奔赴契丹到耶律德光的大帳前勸耶律德光遵守先前的諾言。

    可憐桑維翰因怕領導交代的工作任務無法完成,回去隻能拿腦袋交差,於是隻好從白到晚上不吃不喝跪在耶律德光的大帳前乞求,直到哭成休克,躺在地上人事不省,最終才感化了德光,下了決心支持石敬瑭,回絕了趙德鈞的使者,畢竟他的心也不是石頭做的。他還在回信中交代石敬瑭:桑維翰這同誌忠心是大大的,你不用他做宰相還能用誰呢?

    於是石敬瑭遂任命桑維翰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相當於宰相)。

    而那頭趙德鈞因耶律回絕了他的請求,後唐又回不去了,為了立足,他和趙延壽攻占了潞州,權做容身之地。

    但他的所作所為讓將士們很失望,不少將領領兵離他而去,的潞州也難以固守,趙德鈞父子無奈,隻得投降了契丹,保條性命。

    趙德鈞父子被押赴北方草原,受到述律後的斥責羞辱,趙德鈞在一年後死在了那,做了異鄉之鬼。這一切都是他自已一手造成的,可以是死得其所。

    養父死了,但趙延壽卻被耶律德光重用,因為耶律德光想用漢人來統治中原,然後他再加以控製。趙延壽被任命為幽州節度使,加封燕王。

    隨後,耶律德光信守承諾,契丹與石敬瑭大軍南下進逼京師洛陽。

    此時,後唐兵力還很強,兩強相遇、必有一搏、鹿死誰手、還難見分曉,但在達摩克利斯之劍的陰影下,李從珂意誌已經徹底崩潰了,他頭腦不時浮現出刀劍刺入自已身體時那毛骨悚然的一幕。他想呀,本來形勢是一片看好,沒想到契丹狗咬耗子多管閑事,從中插一杠子,這種失敗無論如何他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他晝夜對酒當歌,沉浸在美女、美酒、風花雪月的溫柔鄉不能自拔,既不召各藩鎮節度使進京勤王或自個親自領兵出戰,坐等滅亡、自生自滅。各鎮將領見狀,“你自個都不把自個的江山當回事,我又何苦為你賣命呢?”於是紛紛轉而投降了石敬瑭。

    可見,意誌對一個人十分的重要,沒有意誌的人等同於一具僵屍,有意誌的人生活才會有希望,才能戰勝一切的困難。

    請記住,環境愈艱難困苦,就愈需要堅定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處也就愈大。——列夫、托爾斯泰

    公元97年1月11日,石敬瑭攻入洛陽,李從珂見大勢已去,於是放火燒毀宮殿,然後帶著傳國玉璽與曹太後、劉皇後以及兒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終年51歲,後唐遂亡。李從珂死後無諡號及廟號,史家稱之為末帝或廢帝,傳國玉璽亦在此時遺失不知所蹤。

    《舊五代史》稱:”末帝負神武之才,有人君之量。屬命不佑,斧眺樓於梁壘之時,出沒如神,何其勇也!涕淚沾襟,何其怯也!”

    李從珂是一個有才德但又極端矛盾的人,時運順他之時,他敢潛伏到敵軍陣營內,殺死敵軍並且砍下對方帥旗扛回去;時運離他而去時,卻整消沉著躲在宮中飲酒哭泣,不敢麵對困難而奮起,最終自焚。你李從珂,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若是個爺們,何不挺起胸膛真刀實槍地和契丹幹,就算死了也落了個轟轟烈烈。並不是大臣沒有給他好的意見,而是他自己優柔寡斷,無法及時下決定,最終誤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覆滅與出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覆滅與出爐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