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寨,決死戰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晉安寨,決死戰

    後唐騎步聯軍沿河岸追擊了沒多久,進到了一個叫做“團泊穀”陡峭的山穀,突兀一聲炮響,高聳入雲的兩邊山穀,萬千旌旗隨風招展,無數的大石、圓木轟隆隆滾下,緊接著又有如蝗蟲雨點般的箭矢密密麻麻射來,片刻之間,後唐兵士有無數人來不及躲閃,慘叫著倒下,張敬達連聲叫苦,喊了一句無數人喊過,今後還會有無數人再喊的一句話,“中計!”。

    眾人還沒回過神來,又是一聲炮響,從山穀兩端山坡、進出口,又潮水般馳騁而來密密麻麻高舉彎刀、高聲喊著的契丹騎兵,旌旗招展、殺聲振,在契丹騎兵的往來縱橫、左劈右砍下,猝不及防的後唐騎步聯軍被橫斷成幾截,隻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死傷萬餘人,步軍幾乎全軍覆沒,隻有騎兵比步兵多長了四條腿,敗逃到晉安寨內。

    殘陽如血,落日的餘暉傾灑在了大地之上,到處都是還在冒著嫋嫋煙霧的戰火、砍折的兵器、破爛的旌旗、堆積如山的屍首、殘肢斷臂和滾爬在地上傷員痛苦的哀嚎。這是契丹騎兵與後晉騎步聯軍的一次最艱難之戰。

    契丹騎兵與從城內衝出的石敬瑭部匯合一處,是緊追不舍至晉安寨,然後在寨外設罝了一道長百餘、寬五十、配罝了鈴索、狼犬的封鎖線,把後唐軍5萬人、萬匹馬是死死圍困在頭。

    這下石敬瑭是得瑟極了,往事是曆曆在目,“張敬達、李從珂!等能奈我何?我可不是當年那李從厚任等好拿捏的,老子有的是靠山。來吧!來個痛快的,晾開膀子好好幹一架吧!”

    張敬達曾幾次派出高行周、符彥卿率領騎兵試圖突出重圍,但是出來一批就被秒殺一批,嚇得他再也不敢派人出來送死了。無奈隻好向李從珂求救。

    李從珂聞報大驚,慌忙派遣範延光、趙鈞、符彥饒火速率各部人馬共7萬餘人構成掎角合圍之勢,兵分三路援,趙鈞養子趙延壽則率萬餘人隨後跟進。

    這四人中,趙家父子是有個性、有故事的人物,值得一提。

    【腰杆子特硬的奇葩父子】

    趙延壽,常山(今河北正定)人,原來姓劉,父親做過縣令,時候,趙延壽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後來因為戰火燒到他的家鄉,父親的轄地被滄州節度使劉守文的部隊攻占。城破之日,父親不知所蹤,反正不是死了就是逃了,因史書沒有記載,編也無從考古。反正最後是他和風韻猶存的母親被劉守文的屬將趙德鈞收編了(可能戰亂時都有這等優良傳統吧)。

    時候的趙延壽是位鮮肉,不但長得異常清秀,而且聰明伶俐,招人喜愛,有些武藝,又能做詩,是個文學少年。他有一首詩在當時被人們廣為流傳,就是

    【塞上】

    黃沙風卷半空拋,雲重陰山雪滿郊。

    探水人回移帳就,射雕箭落著弓抄。

    鳥逢霜果饑還啄,馬渡冰河渴自跑。

    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因此趙德鈞非常偏愛,將他收為養子,於是他便改姓為趙。

    在劉守文被劉守光打敗之後,趙德鈞也變臉投降了劉守光,但他對劉守光的所做所為看不慣,覺得在他手下做事沒有什前途,也看出劉守光是在走一條自取滅亡的路,於是就偷著跑了出來,歸附了李存勖。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晉安寨,決死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晉安寨,決死戰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