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立業就在此時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建功立業就在此時

    耶律德光擔心自已無法回到契丹老家,留下他的舅舅蕭翰守開封後,就匆忙北上了。後晉皇族一行百多號人包括石重貴也被迫跟著同行。而蕭翰和耶律德光一樣也害怕中原軍民的反抗,他見局勢無法收拾,特別是聽劉知遠從太原發兵南下時,更是心慌,就將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兒子李從益強行拉出來,讓他先做個知南朝軍國事的官兒,然後再立為傀儡皇帝去應付亂局,自己則北上也逃回了草原。

    我們大可理解蕭某人的心情,你耶律把控數萬兵馬都害怕得要逃,留下數千蝦兵蟹將給我,就能守得住偌大的開封城?還不讓之後如潮水般湧來的中原人把我給踩死?

    契丹退出後,劉知遠下詔禁止為契丹刮錢帛;後晉時被迫做出使契丹使者的人,不再追究罪責;慰勞保護地方和武裝抗遼的民眾;在各地的契丹人一律處死等等。這些措施意在振奮人心,爭取後晉舊臣的投誠歸附,為獲得百姓擁護,順利稱帝鋪平了道路。”

    接著,他趁機舉兵太原,揮兵西指,由於采納了皇後李氏的建議,一改過去靠括民財犒軍的慣例,而是拿出宮中所有財物賞賜將土,果然深得人心,加上用人得當,進軍中派史弘肇為先鋒,治軍嚴整,所以一路是勢如破竹,順利攻占了京城。

    【李從益的悲劇】

    但在進入開封之後,他對被迫充當傀儡的李從益和他的母親王淑妃露出殘忍的本性,派人去將他們殺死了(這也太過了,可見劉知遠這人心胸狹隘,連耶律德光都不如)。

    李從益出身在帝王之家,出生後被封為許王,在幼年時耳聞目睹了兄弟、姐夫間為爭奪父皇帝位的自相殘殺,他僅僅因年幼而得以身免,隨後國家就在你爭利求我奪中被乘虛而入的契丹滅亡了。

    石敬瑭滅後唐建立後晉後,以郇國三千戶封給李從益,李從益被改封為郇國公,和其母-明宗的妃子王淑妃居住在洛陽,本以為可以過個安生太平日子了。哪知偏又遇上戰亂,隻好逃到後唐明宗的陵墓徽陵躲了起來。結果還是被當時留守汴梁的遼國國舅蕭翰抓到汴梁,硬立他為傀儡皇帝,國號”梁”。

    別人是爭皇帝當,這位仁兄是有人送皇帝給他當,但送來的更是不好當啊!因為隨後蕭翰就率兵逃回了遼國,讓李從益這個乳臭未幹的屁孩處理中原的亂局。李從益當時隻有17歲,當了兩皇帝就有些自得其樂,不知自個姓什了。

    他派高行周率兵抵抗劉知遠的進攻,高行周知道李從益年幼且懦弱無能,定將失敗,就轉而投降了劉知遠。很快劉知遠就攻下了汴梁,李從益及王淑妃被擒,李從益向劉知遠求饒,但是劉知遠根本就不同情李從益,下令處死了李從益和王淑妃。

    李從益完全是五代十國的一個悲劇性人物,但是曆史從來就不同情弱者,李從益必然成為政治的犧牲品。

    不過劉知遠對於像杜重威這樣有兵權的人,即使是賣國賊也隨意寬恕,他對這些賣國和投降的將領們不但給活著的封官,對於死去的也加恩贈給王公稱號。後來,杜重威反叛被劉知遠迫降,仍然封為檢校太尉,兼中書令,一直到自己將要死時才讓人處死了杜重威父子,因為這些,史書評價劉知遠時他有做皇帝的時運,但沒有做皇帝的才德。他的一些智謀總是以自己的前途為目的的,其他什愛國愛民都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劉知遠攻占開封之後,在此建都,改名字為暠,改福十三年(948年)為乾佑元年,減免賦稅,大赦下,堂而皇之做起了皇帝,史稱後漢,並封其子劉承佑為右衛上將軍、大內都點檢(首都軍區司令)。

    不過劉知遠在位不滿一年,便於公元948年正月病死了,時年54歲。【懦弱子】

    劉知遠死後,宰相蘇逢吉等人恐局勢動蕩、秘不發喪。先是誘殺了杜重威,進封劉承佑為周王,繼而由劉承佑即位,沿用劉知遠的年號”乾佑”。

    劉承佑即位後,按照古往今來統治者的必修課,一必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二必須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可是這一切都還來不及做,就有人跟他鬧騰開來了。

    劉承佑即位時,剛好18歲,換做是現在,也正值一個涉世不深高中生的年紀,再加上剛出校門(宮庭私塾)、走向社會,沒有任何的問閱曆、業績、功德可言,忽一下如乘直升飛機一樣躥上帝位,自然入不得一些在沙場、官場混了幾十年老江湖的法眼,既使你是根正苗紅也不行(也怪其老子去閻王殿那報到得早,沒有給他留下創功建業的時間)。

    於是就有人不服了,先是藩鎮。

    “談一談吧!”

    “好!”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建功立業就在此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建功立業就在此時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