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蜀春夢(四)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後蜀春夢(四)

    【聯合抗戰】

    上一章我們到董璋和孟知祥因對朝廷在其眼皮底下安插眼線,搞潛伏那一套和叫他倆裁軍大為不滿,抱團取暖,結成了“收起分歧,一致對外的”攻守同盟。

    還是董璋這門大炮衝在前麵了,他率先對朝廷發難,發兵攻打遂州、閬中等地,甚至把原先早有過結的中央軍李仁矩的部隊及其全家老都一鍋端了。

    孟知祥也按照事先約定的計劃,命令都指揮使李仁罕、漢州刺史趙廷隱(知名品牌)、簡州刺史張業等人去和東川兵配合,進攻遂州,都指揮使侯弘實等人則進攻閬州。

    遂州、閬中等地的敗報傳到洛陽,激怒了李嗣源,下詔滅了最先挑事的董璋滿門,再遣作為大國利器的女婿石敬瑭為東川行營招討使,遂州刺史夏魯奇為副,全力征剿董璋。而此時西川軍李仁罕所部已經開始攻遂州,夏魯奇讓馬軍都指揮使康文通去鬥李仁罕。誰知康文通太識時務了,聽董璋已經破了閬州,思襯遂州早晚也要丟掉,不想為朝廷送死,在陣前投降李仁罕,夏魯奇嚇的閉門死守。

    另一路的董璋率軍北上準備攻利州(今四川廣元),但半路上老不幫忙,下了大雨,糧草運輸不暢,董璋隻好返回閬州再想辦法。孟知祥聽董璋撤了,大罵“董璋白癡!利州是北川的糧草基地,而且地勢險要,得到利州,就可以拒石敬瑭於關外。董璋不會用兵,早晚要出事。”急忙派人告訴董璋,表示願意出兵幫助董璋守劍門(即劍閣關),防備石敬瑭。可董璋一直在暗防孟知祥,怕他混水摸魚,在亂中給自己插釘子,便以早就有準備為由拒絕了。

    董璋破壞聯盟的舉動不僅惹怒了孟知祥,而且董璋此舉等於替孟知祥賣命,董璋的實力哪能和強大的中央軍對抗?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為什最後取得兩川的不是董璋而是孟知祥了,孟知祥想的比董璋要長遠,做事謹慎。亂世中要想混出頭來,一要膽大,二要心細。孟知祥都具備,但董璋隻卻是膽大心粗,這樣的人是翻不起多大風浪的。

    孟知祥也摸透了董璋的底細,知道和這樣的人合作不可靠,一為了自己的後路,二為了將來滅董璋打伏筆,派水軍沿江東下,去取三峽要地夔州(今四川奉節)。孟知祥要在董璋身後插上一刀,可這時的董璋卻風光無限,一連奪下果州(今四川南充)、巴州(今四川巴中)等地。

    後唐長興元年(公元90年)十一月,朝廷方麵的雄軍節度使石敬瑭大將軍也率軍來到了川中。

    中央軍先是奇襲劍門關,大敗東川軍,斬殺三千餘人,正想揮師長驅直入到成都打個通關時,前麵的通道—劍州(今四川劍閣縣),卻被孟知祥急忙派來的勇將趙廷隱率部牢牢守住,成了一道過不去的鬼門關,石敬瑭素聞趙廷隱善於守的大名,果然幾次進攻都是損兵折將,無功而返,於是保全實力要緊,借口寒地凍,又沒有糧草,草草班師了。

    中央軍出師不利,唐明宗顏麵無光,在全國人民麵前是威信掃地,氣憤之下緊急啟動了問責機製,十分幸運的是,積極推動戰事的業內人士安重誨竟然高中榜首,又驚又怕下,居然畏罪自殺了。

    踢掉了拌腳石,唐明宗便私下與孟知祥達成了和解,孟知祥撤軍,唐明宗則釋放了充作人質的孟知祥的老婆孩子。

    【同室操戈】

    孟知祥這下子是落個好了,董璋卻是大大地壞了,因為老婆孩子全沒了。

    於是心就開始不平衡,不平衡了就要找個地方撒氣,把一切統統歸結到孟知祥頭上,“我草,要不是孟老兒爽約,自己怎落到這步田地?”。

    這正應了那句老話:“世上沒有永久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朋友”。

    當初董璋和孟知祥是為了應對後唐政府這個龐然大物才綁在一塊的利益鏈接的命運共同體,隻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如今由於中央軍撤軍,川軍的內部之爭從次要矛盾一下子又上升為了主要矛盾。換句話:董璋和孟知祥倆人都想獨霸兩川,在江湖上混,不就是圖混個老大嗎?如果不想那是假的。

    於是董璋這個炮筒子決定先下手為強,長興三年(公元9年)就率領萬餘人對西川動了粗,一舉就拿下了漢州這個孟知祥的不動產。

    孟知祥一見董璋居然動真格的了,趕忙帶領趙廷隱等將領率部還擊,和董璋的軍隊在漢州彌牟鎮一個叫做雞距橋的地方展開大戰。

    兩軍剛剛交戰,明眼人一看就覺得不是一個檔次的,西川軍是陣容齊整、紀律嚴明;東川軍則是陣容雜亂、一盤散沙,這就好比是拳擊台上,一個輕量級的拳擊手在挑戰一個重量級的,這不是要人命的節奏嗎?

    雖然董璋一上來就是氣勢洶洶,大有氣吞如虎的架勢。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後蜀春夢(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後蜀春夢(四)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