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亡(三十)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吳興亡(三十)

    【“文武雙全”的李璟】

    在南唐為數不多的三個皇帝中,名氣最大的不消,自然是李煜。

    一首: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外一首: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

    暢銷了五大洲,譽滿了全球,迷倒了古今多少才子佳人、芸芸學子。

    接下來就是這位興高釆烈、信心滿滿、走馬上任的新科大唐皇帝李璟了。

    李璟公元916年生,南唐的第二位皇帝。

    李璟在文學史上的名氣雖然不如兒子,但也算是響當當的了,李璟留下的詞雖然數量不多,但質量均屬上乘。

    要《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是李璟最著名的一闕詞,想必不會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吧。

    原詞如下: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幹。

    南唐的文學氛圍在整個五代十國時是最濃烈的,還是那句老話:“不差錢往往是文化發展的前提保證”。

    南唐君臣中不乏名詞高手,名列前矛的南唐二主不用多,大臣中也有填詞高手,其中以中書侍郎(副宰相)馮延巳的詞最為著名,因親們的時間十分金貴,這就不再隆重介紹了。

    後人常李煜和宋徽宗趙佶做藝術家可得滿分,但做為政治家隻能得零分,的很有道理,倆人都是搞藝術的國際範兒,卻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搞政治的真才實料。

    李璟雖然要比以上倆位仁兄稍強上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兒去,半斤九兩而已。

    李璟雖然為人不失忠厚,但卻嚴重缺乏政治家的氣魄和遠見,當政以來,開始信用一些所謂的“文學家”,如馮延己、馮延魯、魏岑、查文徽、陳覺之流。

    要這五人肚子都是有點墨水的,要不怎混上領導幹部呀!都善長寫詩填詞,來些風花雪月、無病呻呤什的,所以李璟對他們非常信用,而把宋齊丘等一幹老臣晾到了冷板凳上稍息。

    隻不過從政隻懂些文學是遠遠不夠的,南唐政界被他們幾個筆竿子給弄的烏煙瘴氣,混亂不堪、滿地雞毛。

    相比老爹李的“保守”來,李璟的魄力則要大得多,李璟不想一輩子老窩在江東這巴掌大的地方,對統一的興趣要大過老爹。

    正當李璟想要一展拳腳的當兒,南唐的東南鄰國閩國(今福建)發生內哄。

    閩主王延羲因貪戀酒色,寵幸奸臣,國事是江河日下,王延羲的兄弟王延政再三規勸不聽,和王延羲是徹底撕破了臉皮。兩人在福建大打出手,最後王延政幹脆另立了門戶,在建州(今福建建甌)自稱大殷皇帝(也稱大商)。

    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44年)五月,閩國內亂的消息傳到金陵。

    李璟不免有些激動,一旁的那幾位文學家們比李璟更喜歡湊熱鬧,樞密副使查文徽也不住的給李璟添幹柴。

    幾番幹柴烈火之下,耳根子軟的李璟是再也坐不住了,他派了查文徽、邊鎬率軍去福建火中取栗,不久又增派了何敬洙、姚鳳、祖全恩部前去支援。

    這時閩主王延羲巳被手下跟班連重遇、朱文進聯手滅了,朱文進華麗轉身自立為王。

    但朱文進滋潤的日子也沒延續多久。

    建州的王延政一聽南唐出兵,就玩了個大忽悠,欺騙福州守將李仁達南唐是來幫他攻打朱文進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吳興亡(三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吳興亡(三十)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