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三大鬼節之中元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尤景深 本章:第287章 三大鬼節之中元節

    七月節即中元節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佛教中稱為“盂蘭節”,相傳到了這一,閻羅王就會

    打開地獄之門“鬼門關”,讓關押的鬼類出來自由活動,直至七月結束才回歸地府。因此,民間便盛行在這段時間對死去的親人進行拜祭招魂,燒冥錢元寶、紙衣蠟燭,放河燈,做法事,以祈求祖宗保佑,消災增福,或超度亡魂,化解怨氣。

    盂蘭節源於佛教《大藏經》中的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饑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據當時佛陀的學生,大比丘目犍連(目連的全名)施展眼通,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卻發現她已經因為生前的種種罪行(好殺生、喜大肆烹嚼、生活奢侈揮霍)而墮入餓鬼道,變成了喉嚨細如葦管,肚子卻如水缸般巨大的餓鬼,目犍連用缽盆裝飯菜給她吃,而飯菜剛到母親眼前就變成一堆火炭。

    目犍連隻好向佛陀求救,佛陀被目犍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佛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犍連與眾僧人於農曆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百味五果、飯食素齋供奉地獄的眾生。挨餓的眾餓鬼終於得到了食物。因此,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所的“鬼節”。盂蘭盆是印度梵語“倒懸”的意思,本來這個節日與中國的中元沒有關係,但剛好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元地官鬼節赦罪日也在這一,道教有所謂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匯報。三官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

    書上古時候的這一,人們會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麵供著一盤盤麵製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麵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複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各家還要在自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著五穀豐登,這叫“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燈活動,所謂水燈,就是在一塊木板上紮一盞燈,多數都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按傳統法,水燈是用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祭祖奈何橋的任務。那店鋪也都關門,把街道讓給鬼。街道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後有道士唱人們都聽不懂的祭鬼歌,這種儀式叫“施歌兒”。

    七月節即中元節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佛教中稱為“盂蘭節”,相傳到了這一,閻羅王就會

    打開地獄之門“鬼門關”,讓關押的鬼類出來自由活動,直至七月結束才回歸地府。因此,民間便盛行在這段時間對死去的親人進行拜祭招魂,燒冥錢元寶、紙衣蠟燭,放河燈,做法事,以祈求祖宗保佑,消災增福,或超度亡魂,化解怨氣。

    盂蘭節源於佛教《大藏經》中的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饑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據當時佛陀的學生,大比丘目犍連(目連的全名)施展眼通,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卻發現她已經因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如夢令:廢妃很受寵》,方便以後閱讀如夢令:廢妃很受寵第287章 三大鬼節之中元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如夢令:廢妃很受寵第287章 三大鬼節之中元節並對如夢令:廢妃很受寵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