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樂器表演2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胡元斌 本章:第五章樂器表演2

    第五章樂器表演2

    笙

    將銅製的簧片裝在若幹竹管下端,這些竹管插在一個木製或銅製的帶有吹孔的笙鬥上。吹時用指按著竹管下端所開的孔,使簧片與管中氣柱發生共鳴而發出樂音。

    演奏時,除單音外、大都用2音、3音或4音配成和音。解放後,對笙進行了改造,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以及小排笙、排笙等多種形製。

    笙的吹奏技術也有較大發展,除了用於伴奏與合奏外,已發展成為獨奏樂器。笙是我國古老的吹奏樂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並且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

    (1)笙的起源

    關於蘆笙的起源,民間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在重巒疊翠的苗嶺山下,在清澈碧綠的清水江畔,在山明水秀的苗家山寨,很早以前住著一對老夫妻,阿爹叫篙確,阿婆叫娓嫋,他們40歲才生下一個姑娘,取名榜雀。

    姑娘心靈手巧,長得比孔雀還美,比黃鶯還會歌唱,苗家後生都很喜歡她,而榜雀暗地卻愛上了青年獵手茂沙。勇敢的茂沙武藝高強,曾殺猛虎為父報仇,射鷹精為民除害。

    有一次,殺死白野雞怪救了一位姑娘。姑娘得救了,茂沙也走遠了,這姑娘原來就是榜雀,父母見到愛女無比高興,熱淚盈眶。榜雀因找不到茂沙而茶飯不香、容顏憔悴。多才多藝的老阿爹,采金竹、削簧片,做出一支精巧的蘆笙,用它吹出優美的音調,篙確老爹又教寨子的青年做蘆笙、吹蘆笙。

    賽蘆笙那天,遠近苗寨的青年都趕來參加,終於引來了頭插白野雞翎的茂沙,榜雀一眼就認出了他,篙確老爹請他到家做客,榜雀精神煥發,與茂沙暢敘衷情,兩人結為美滿夫妻。

    在錦繡的侗鄉,傳說蘆笙始於三國時代。孔明出兵進犯侗家寨,以戰鼓為號。當時侗族首領孟獲,則令人鑿竹吹音,作為糾集人馬、進攻或退卻的信號,後來逐漸地演變為蘆笙。

    在一些地區的侗歌中,還記述著製作蘆笙的詳細過程,說是開始曾用木頭削製簧片,吹不出聲音來,繼而改用竹子或牛角製作,雖發了音,但吹起來太費力。後來孟獲的兒子從戰甲上取下一些銅片,仿岩洞滴水聲,將其錘得很薄,裝在蘆竹管上,才發出動聽的聲音來,從而相繼製成了各種大小不同的蘆笙。

    (2)笙的吹奏技巧

    笙的音色清幽而明亮,吹笙時,要將笙用雙手捧起,俗稱捧笙。用右手手掌和小指,無名指握住笙座,左手懸空用來按住音位。切記要以笙就人,用嘴對準吹孔,讓笙和身體保持45度的斜形,這樣不但美觀也不會妨礙看譜的視線。十七簧笙的三四兩管音孔在內側,由右手食指負責按音,其餘手指除了小指以外,並利用到手指側麵按音孔,可吹奏單音或和弦。

    ①平吹

    也稱為緩吹。吹奏時氣流由口中徐緩的吸出和吸進,氣流要均勻,舌頭在口中平放,吹出的聲音要平穩,不可忽強忽弱,吸吐空氣時,麵腮兩邊不要鼓起或凹陷。吐音吹奏時舌尖放鬆,頂在上顎,靠氣息的衝擊,使舌尖自然伸開而發出音來。吐音多用在表現活潑,跳躍和熱情奔放等快速的樂曲中。

    ②花舌

    笙的花舌和笛子的花舌技巧一樣,將舌頭輕靠在上顎,稍微用力向外吹,就可以發出這種效果。又因舌頭的用力不同,有細花舌和粗花舌兩種效果。喉舌又稱為呼舌,是一種很有特色的口內技巧。

    吹奏時,用鼻子呼吸,喉嚨肌肉放鬆,舌頭盡量往回縮,用舌根帶動整個舌頭來回迅速的懸空抽動,使在口腔內扇起均勻的氣流使簧片震動,發出柔和而均勻的波狀音。

    ③顫音

    是用舌頭快速前後伸縮,使口腔內的空氣發生前來回快速的吹吸音。這種吹奏效果很美,但很難學。滑音以手指在音孔上逐漸開放或逐漸閉合動作,並配合氣的控製,可以奏出二三度的滑音,一般在高音的管上滑音效果較佳。

    腹顫音就是在呼吸的過程中利用腹部吸氣時放鬆,呼氣時往回收的肌肉運動,造成均勻的氣流波動來震動簧片,出現一種細微波浪起伏,就是腹顫音的效果。

    短簫

    短簫是朝鮮族豎吹樂器,外形與洞簫相似。朝鮮語稱“單掃”。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鮮族聚居地區。短簫外形與漢族洞簫相似,但管身細而短,全長35厘米至37厘米。傳統短簫多為竹製,也有用空心木製詐的。上端開一吹孔,管身上開有5個按音孔前4後1,下端有一個出音孔。隻能吹奏五聲音階的曲調。

    新中國成立後改革製成的加健短簫,長345厘米,口徑12厘米,管身用兩節竹管由銅插口套接而成,並可調節音高。管身上開有10個按音孔前9後1,其中有3個是由按鍵控製的閉孔。可以演奏七聲音階的樂曲,能夠轉兩三個調。

    演奏時,右手控製管身上方的3個指孔和兩個鍵孔,左手控製背孔、管身上方的3個指孔和1個鍵孔。演奏時,頭部需左右搖動,以使吹入管內的氣息有所變化,而形成幅度較大的顫抖音,別具特色。

    加鍵短簫音色柔和、明亮而清脆。可以獨奏,多用於民間器樂合奏惑為歌舞伴奏。也常與比它低一個8度的筒簫一起演奏。

    筒簫

    (1)樂器簡介

    筒簫,又稱洞簫。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尤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最為盛行。筒簫的曆史久遠,早在7世紀時已在民間流傳。史載:919年至1392年,筒簫已用於宮廷音樂的“唐部”樂中,並一直流傳至今。

    (2)形製結構

    管身竹製,以選取竹子底部向上1節至7節部位為宜。過去也曾多用空心木製作。全長70厘米至74厘米,上端外徑36厘米,下端外徑43厘米,內徑2厘米,上端開有吹孔,在距上端20厘米處開一膜孔,膜孔上麵設有一個可調的方形膜孔蓋。膜孔以下開有5個按音孔前4後1,下端開一個出音孔。

    (3)吹奏方法

    演奏時豎吹,演奏者采用坐姿或立姿均可。左手拇指按背孔,食指、無名指按上兩孔,右手食指、無名指按下兩孔。調整膜孔蓋開閉的多少可以改變音色,全部開放可使音色寬而亮,反之音色則柔和。

    吹奏時常頭部左右搖晃,使發音產生顫動。筒簫有F調、bB調等多種,超吹音域可達兩個8度。演奏技巧以顫音、滑音為主,音色富於變化。常用於獨奏或齊奏,曲目多為民歌曲調,如《阿郎歌》等。獨奏時多用杖鼓、圓鼓伴奏,音樂常由慢而快,到高潮時戛然而止,獨具一格,很有特色。

    笛子

    (1)竹笛簡介

    竹笛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長管,上麵開有若幹小孔。常見的6孔竹製膜孫笛由笛頭、吹孔1個、膜孔1個、音孔6個、後出音孔1個、前出音孔2個和笛尾組成。

    樂器特色:屬於木管樂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鳴樂器類。是典型的我國民族樂器。傳說,笛子已有2000年以上的曆史。

    笛子的表現力十分豐富,可演奏出連音斷音、顫音和滑音等色彩性音符;還可以表達不同的情緒;無論演奏舒緩、平和的旋律,還是演奏急促、跳躍的旋律,其獨到之處都可從中領略。此外,笛子還擅長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把聽眾帶入鳥語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

    (2)呼吸運氣

    氣息控製笛子的發音,聲音的高低、強弱、長短、剛柔都與吹奏時的運氣有著密切的關係。這種運氣上的功夫,我們叫它氣功,意思就是說,要吹好笛子必須在運氣方麵下一番功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呼氣和吸氣的時間大致相等,吹笛子則要用深呼吸,就是用位於肺部和腹部之間橫隔膜的著力,即胸腹聯合呼吸法。換氣時最好用口、鼻相結合的方法。以口為主,就是將嘴的兩角稍稍放開吸氣,這樣吸氣較快。

    吐氣時,應利用胸肌、腹肌和橫隔膜的控製能力,使氣息能夠均勻、有節奏地逐漸吐出。初學者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注意呼吸方法,不要違反正常呼吸的運動規律,否則會影響演奏,也不利於身體健康。一般初學者一口氣能吐10秒至15秒鍾就不錯了。

    運氣對於吹奏者來說非常重要。它是美化音色和控製音的強、弱、長、短以及各種感情變化的基礎。為了掌握正確的運氣方法,可以結合吹奏長音,做以下練習:

    慢吸慢呼,深深地吸一口氣,吹一個長音。吸氣時要求吸足而不出聲,呼氣時要求均勻、平穩,時間長而不費力。所以,當呼出一口氣時,在這口氣還未呼完之際,約留1/5左右,這時小腹橫隔膜還處在控製之中。即應吸入第二口氣。一定要使胸部的活動與橫隔膜腹部的運動始終保持連貫,否則,進入吹口的氣流就一定不流暢,而且容易出現嘴角漏氣、出音尖叫、音色難聽的現象。

    呼吸運氣要注意避免聳肩、收腹、挺肚等錯誤,還要注意弱音的控製。聳肩就是吸氣時雙肩上抬,使氣吸得很淺,隻能吸人胸部。用這種方法吸氣,胸部逼緊。在演奏時缺乏氣息的有力支持,不僅使音色較緊,而且長音不能持久。

    收腹就是吸氣時錯誤地將小腹用力向收縮,結果氣息隻能吸到上胸部,造成胸部肌肉緊壓肋骨,使呼吸失去彈性;挺肚就是吸氣時小腹像鼓一樣向外挺起,腹腔肋骨被拉下。由於氣吸得過深,造成胸、腹部肌肉緊張,使呼吸失去彈性。因此,要把笛子吹好一定要掌握正確的呼吸、運氣等方法。

    (3)弱音控製

    在樂曲中音除了有高低和長短的區別外,還有強弱的區別,音的強弱,對表達樂曲的思想感情起到一定的作用。

    吹笛子時,上下嘴唇之間的小孔叫風門,從風門吹出來的氣息,稱為口風。風門可大可小,口風可緩可急。風門大,口風緩,發音低,風門小。口風急,發音高。

    從肺部擠壓出來的氣,通過口內和唇部的控製,使這些氣有計劃的來應用,不使氣浪費,這時就需要在控製風門大小和口風緩急時,運用雙唇和兩頰的一種自由收放勁兒,這就叫口勁。音的強弱與用橫嗝膜控製、通過風門送進樂器內的空氣量有關。

    快吸慢呼,這是吹奏竹笛時運用最多的呼吸方法。吸氣時間越短越好,因為在樂曲進行中允許吸氣的時間是很短的。

    (4)指法技術

    笛子的指法技術相當豐富,除指法轉調技術外,還有單倚音、複倚音、上滑音、下滑音、上曆音、下曆音、顫管、打音、送音等,這些都與掌握熟練的手指技能有關。在訓練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手指第一節中間部位肉最多,而又最富有彈性的部位稱之為指肚。必須一開始就養成用這一個最理想的部位按孔。開孔時,手指不要抬得過高。否則在換指時會影響演奏的速度;

    第二,怎樣使自己的手指靈活?演奏時手指、手腕一定要放鬆。將雙手放鬆,略似半握拳的形狀,讓雙手手指始終處在自然、放鬆的狀態。按孔時也應當鬆弛而有彈性,不要緊張或過分用力,避免手指僵硬而影響靈活性;

    第三,兩手的大拇指和小指雖然不按孔,但必須托住笛身,積極配合;

    第四,在10個手指中,無名指的靈活性最差,反應比較遲鈍,應加強統習,使其關節放鬆、靈活。

    (5)舌頭訓練

    吐音是吹奏竹笛的一個很重要的技術。經常用到的有長吐舌和短吐舌兩大類。舌頭好像一個活塞,可以起阻礙氣流的作用。舌頭堵住吹口就發生斷音現象,舌頭離開吹口,聲音就繼續發出。我們吹奏一般樂曲時,常用連音和斷音兩種方法。

    吐音主要就是解決斷音問題的。吐音的發音方法,即在吹之前將舌頭頂住上牙齒和牙肉的地方,在吹氣時舌尖一接觸吹口附近的位置馬上向縮回,使氣流吹出,達到斷音效果。

    吐音是吹奏竹笛的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它好像弦樂器演奏時弓的作用一樣。經常用到的有長吐舌和短吐舌兩大類。長吐舌是舌頭堵住吹口時間短,離開吹口時間長的就是長吐舌;短吐舌包括單吐、雙吐、三吐等。特點是舌頭堵住吹口的時間長,離開吹口的時間短,好像弦樂器的領弓、跳弓作用一樣。練習時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吹奏“吐音”的發音方法要正確,發音要結實、清楚;第二,練習時吐氣不要中斷,氣要輕輕地吐,不宜過大;第三,舌頭收縮時,距離吹口要盡量短些,使氣流能通過即可;第四,舌頭的動作要靈活,不要過分緊張,舌尖部分堵住吹口不要用力,隻要接觸到就行。特別在起音時,一定要注意舌的振動與吹出氣流的同時性,否則,吐音就模糊不清。

    彈撥樂器的表演練習

    鋼琴

    鋼琴是源自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於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麵包著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

    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在世界各國的成千上萬種古今樂器當中,現代鋼琴被眾多的音樂家們譽為樂器之王。這不僅是由於它的體積最大、內部結構最複雜,更主要的還是由於它優良全麵的性能和廣泛的用途都是其他任何樂器無法與之相比擬的。

    (1)鋼琴構造

    ①製音踏板

    是英人布勞馬於1783年發明,通常是鋼琴下最右內側的踏板,當製音踏板被壓時下,平時壓在弦上的製音器立即揚起。使所有的琴弦延續震動,將踏板放開後,所有的製音器又全部壓在琴弦上製止發音。由於按下製音踏板會使琴聲在一定程度上擴大,故又稱強音踏板。

    ②柔音踏板

    是一個位於鋼琴底部最左則的踏板。有兩種不同的作用,在平台式的鋼琴,踩下柔音踏板時,琴槌會立刻向旁推移,使它隻敲三弦中之二弦,或二弦中之一弦,使音量減少,並使聲音變得非常清純、柔和。在直立式的鋼琴中,踩下柔音踏板時,所有的琴槌移近琴弦,借以減輕衝力,減少打擊的長度與強度,使音量變小。

    ③持音踏板

    現代鋼琴除了製音踏板及柔音踏板以外,位於中間的一根具有特殊性能的踏板。有著令聲音或弦的振動持續下去的作用。但由於持音踏板使用機會少,所以現在的持音踏板的構造和作用都有所改變。大部分現代鋼琴的持音踏板被踩下時,一塊活動的絨布會夾在琴槌和琴弦之間,使音量變得極細和模糊。

    ④調音釘

    是一些能夠發出熱能的特別裝置。旋床有切口纖維,因而琴弦能牢固地繞在調音釘上,致使音質能保持下來。

    ⑤琴槌

    外包著高品質的毛氈或絨布,由於這層“皮膚”多是羊毛造的,因而又稱羊毛槌。本身連著琴鍵,當琴鍵被按下時,琴槌便會打落琴弦上並借著琴弦的振動使鋼琴發出聲音。作用是用來敲擊被調音釘緊扣著的琴弦。

    ⑥製音器

    製音器是與弦緊貼著,用來阻止弦的震動。例如當鋼琴上的琴鍵被按下時,鋼琴內部的琴槌會打在一條條用銅製造的琴弦上,借著琴弦的震動發出聲音,製音器的作用就是在琴鍵按下後,阻止琴弦繼續震動和發出聲音,使彈在琴鍵上的每一個高低音都能清楚地聽到。

    ⑦琴膽

    琴膽連接著琴鍵和琴槌,是整部鋼琴的靈魂和最重要的配件。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表演興趣觀摩(精裝)》,方便以後閱讀表演興趣觀摩(精裝)第五章樂器表演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表演興趣觀摩(精裝)第五章樂器表演2並對表演興趣觀摩(精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