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樂器表演4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胡元斌 本章:第五章樂器表演4

    第五章樂器表演4

    八角鼓

    (1)八角鼓簡介

    又稱單鼓。滿族、白族、漢族拍擊膜鳴樂器。因鼓身呈八角形而得名。流行於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和雲南省大理、劍川等地。

    八角鼓,是古代滿族人民用於自娛的一種伴奏樂器。也說是由滿族八旗的8位首領各獻一塊最好的木料鑲嵌而成,6個邊象征著滿族八旗的團結。8塊木相拚而得八角,所以叫做八角鼓。

    (2)八角鼓結構

    鼓體較扁而小,鼓麵呈八角形,鼓框用8塊烏木、紫檀木、紅木、花梨木和骨片拚粘而成。規格尺寸有異,常見者鼓麵對角長165厘米至19厘米,鼓框高48厘米至55厘米,單麵蒙以蟒皮、驢皮或馬皮,以小鱗蟒皮為佳。四周邊緣也鑲嵌骨片作為裝飾。

    在鼓的七麵邊框木板中間,均開有海棠花瓣形的透孔,中間用銅釘各穿一對銅製小鈸。另一麵框板上裝有一個小銅環,係以鵝黃色或大紅色絲繩花結,下垂兩束絲製鵝黃色或大紅色長穗為飾,表示穀生兩穗,象征豐收。外觀小巧玲瓏,製作精細,除可作為樂器演奏外,還有著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3)演奏方法

    演奏時,將鼓麵豎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內,無名指、小指托鼓,右手各指彈擊鼓麵而發音,音色清脆,優美動聽。演奏技巧豐富,過去有“撾鼓十法”、“擊鼓五法”之說,現在常用的有坐、彈、墊、輪、搓、磕、分彈、簸等。

    民間有口訣說:“懷中抱月不許偏,四平八穩忌聳肩。搖鼓腕抖臂別動,打墊輪搓應合弦。”演唱中隻用坐法,每拍一響,簸法常用於曲調的托腔部分,彈、墊、輪、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樂的前奏、間奏部分。並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彈擊鼓皮的背麵。尤其是彈擊鼓麵與搖震鼓身相結合發出的音響,更具特色。

    八音鼓

    (1)樂器簡介

    八音鼓,又稱八仙鼓。是壯族、仡佬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在民間器樂合奏八音樂隊中使用而得名。壯語稱種依,意為較小的鼓。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西隆林各族自治縣、西林縣和黔桂邊界等地。

    (2)形製結構

    鼓身呈扁圓形,用雜木製作,以用一段木棉樹為佳,掏空原木內腔而成。規格大小不一,鼓麵直徑135厘米至26厘米,鼓框高57厘米至11厘米,框壁厚13厘米至15厘米,兩端蒙以牛皮、羊皮或薄木板為麵。木麵板厚不超過04厘米;皮麵鼓皮周邊用竹釘固定繃緊。在鼓框一側綴有一個小鐵環,環上拴係彩色布條或鼓繩,另一側鑽有一個直徑一厘米的音孔。

    仡佬族的八音樂隊稱八仙樂隊,故八音鼓在仡佬族稱八仙鼓。這是一種帶柄的小手鼓,鼓身圓形,有大小不同規格,鼓麵直徑13厘米至25厘米,鼓框高5厘米至10厘米,鼓框木製,兩麵蒙以牛皮、羊皮或其它獸皮,鼓框一側置有用粗鉛絲製成的鼓柄。鼓身外表塗以紅漆並繪有描金紋飾。

    (3)演奏方法

    演奏時左手提鼓繩、布條或持鼓柄上舉,右手執小木棰敲擊。演奏方法有單擊和滾奏等,音色柔和。

    主要用於民間器樂合奏八音和壯劇伴奏中。每支八音樂隊、八仙樂隊或壯劇伴奏樂隊,都要使用一麵八音鼓,是壯族、仡佬族節日、婚娶等喜慶場合中離不開的節奏性樂器,常作合奏擊節之用。

    竹鼓

    (1)樂器簡介

    竹鼓,又稱竹筒鼓或升筒鼓。佤、布朗、傣、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在祖國西南邊陲的阿佤山區,幾乎家家都有竹鼓,供兒童敲擊娛樂。廣泛流行於雲南省滄源、耿馬、西盟、孟連、瀾滄和德宏等地。

    (2)竹鼓曆史

    最早的竹鼓,是用大龍竹筒做成的竹製體鳴樂器,後來才蒙以豬膀胱、青蛙皮或蛇皮。德宏傣族,稱竹鼓為豬尿泡鼓;瀾滄布朗族,稱竹鼓為土鼓或地鼓,使用與風俗活動有密切關係。

    過去,凡遇久旱不雨之年,根據民族傳統風俗,全寨要舉行宗教祈雨祭祀活動,多在寨外山坡大青樹下,挖一深30厘米的圓坑,將竹鼓置於坑內,坑前置桌供以雞、酒、糯米飯等食品,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坑前邊念祈禱詞邊執小棍擊敲。20世紀70年代末,經過滄源佤族自治縣音樂工作者的改造發展,在鼓腔下端延展出鼓腰與鼓足,使之能演奏。

    (3)形製結構

    鼓身竹製,用一根長約100厘米,直徑10厘米至115厘米的三節大龍竹筒製作,竹筒中間去節,兩端通透。

    用上端的一節作為鼓腔,一般長20厘米至30厘米,竹壁厚08厘米至1厘米,鼓麵蒙以羊皮,鼓腔以下的一節竹筒挖成空條狀,中間用竹篾片綁紮成蜂腰狀鼓腰,並將最下麵的一節製出3條腿,鼓身通體施以彩繪。大小不同的數麵竹鼓組成一套。形製美觀大方,富有地方特色。

    (4)演奏方法

    演奏時,奏者既可將竹鼓立於地上,雙手執短木棰敲擊鼓麵,也可用左手將竹鼓抱在腰間,鼓麵朝前,右手執棰擊奏。竹鼓無固定音高,發音高亢清脆,常用於民間舞蹈伴奏。在佤族《竹鼓舞》中,男女青年邊奏邊舞,很有特色。既是舞蹈的伴奏樂器,也是舞者的道具。

    長鼓

    (1)朝鮮族長鼓

    又稱杖鼓、兩杖鼓。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鮮族聚居地區,長鼓為古代細腰鼓的變體。

    鼓身木製,呈圓筒形,兩端粗而中空,中段細而實。全長70厘米至80厘米,鼓麵直徑約40厘米。兩端鼓腔大小不一,蒙皮也有別。粗的一端蒙牛皮、馬皮或豬皮;細的一端蒙鹿皮、白色魚皮或狗皮,皮膜以鐵圈為框,由皮條或繩索繃緊並可調節張度。鼓身外塗紅漆。因鼓腔大小和蒙皮薄厚有別,可發出兩種不同音色,粗端為柔和深沉的低音,細端為清脆明亮的高音,一般為4度或5度音程關係,並可根據需要調節音高。

    演奏時,坐勢,置鼓於架上;立勢,將鼓掛於奏者身前,右手執鼓棰敲擊細端鼓麵,鼓棰用細竹條做成,長40厘米左右,棰頭稍大;左手拇指放在粗端鼓框邊,用其餘4指拍擊。演奏技巧豐富,左手有單鼓點、單花點、雙花點和悶鼓點4種,右手有單鼓點、單花點、雙花點、滾奏、震奏等多種。

    (2)瑤族長鼓

    瑤族長鼓,流傳於瑤族地區的細腰鼓,主要用於舞蹈伴奏。早在12世紀的宋代,瑤族人民已能製作長鼓。但不相送、不出售,並且寨寨都有。古時稱為“鐃鼓”或“銃鼓”。明清兩代仍以鐃鼓為名,至今有的瑤寨還將長鼓叫做鐃鼓。

    瑤族長鼓製作精細,外形美觀,鼓身呈一長筒形,長83厘米左右,係用一整塊木料車旋而成,中腰較細而實,兩端稍粗麵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體彩繪著雲頭、日月、龍鳳、花草或鳥獸等圖飾,油漆色調鮮明,極富民族風格,有的還在鼓的兩端和腰間係著8個小銅鈴。

    在瑤族的民間舞蹈中,《長鼓舞》是最為著名的。舞蹈者將鼓斜掛腰側,雙手拍擊,或左手執鼓中部,用右手拍擊,邊擊邊舞,長鼓既是伴奏的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在瑤族村寨,每年逢10月16日這天,人們便會如醉如癡地跳起長鼓舞。

    長鼓的擊鼓動作有72套,大多是表現生產、生活內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種地、摹仿禽獸動作等,形象生動,富有生活氣息。擊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動作柔和緩慢,武打粗獷豪放,有2人對打和4人對打,也可大群人圍成圓圈打,氣氛熱烈,鼓聲洪亮。演奏者大多是壯年男子,現也有女子敲打。

    圓鼓

    (1)樂器簡介

    圓鼓,是滿族、朝鮮族混合擊膜鳴樂器。滿語稱銅肯,又稱抬鼓。朝鮮族又稱扁鼓或民鼓。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盛行。

    (2)圓鼓曆史

    圓鼓原為滿族薩滿教祭祀活動中使用的伴奏樂器。《滿族祭神祭天典禮》中有:“其鼓別有手鼓、架鼓,俱係主家自擊。緊緩一以薩嗎(滿)鼓聲為應。”曆史較為久遠。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表演興趣觀摩(精裝)》,方便以後閱讀表演興趣觀摩(精裝)第五章樂器表演4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表演興趣觀摩(精裝)第五章樂器表演4並對表演興趣觀摩(精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