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犯了錯,有誰會知道?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雲霄巨人 本章:第9章 犯了錯,有誰會知道?

    王寶寶想了一晚上,決定明還是做個實驗吧。

    木炭是肯定是能燒出來的。

    窯完全涼透了,把窯的牆壁砸開一個洞。一幫人進去把木炭裝筐抬了出來。燒出來的木炭質量很好。

    砸開大塊木炭,中間有不完全炭化的木芯兒。這是不好的木炭,好的木炭中間沒有木芯。

    摸了摸陶坯。傳到手上的感覺有點兒涼。證明還沒幹透。如果幹透了,應該是像摸到木頭一樣的,有微溫的感覺。

    有幾個碗盤幹透了。可以用這幾個件做個實驗了。

    首先第一個實驗。在地上撒一層厚厚的草木灰,把一個碗兒放在灰上。然後在周圍點上火,用幹柴一層一層的人字形搭上去。目的就是要讓碗兒的四周都受熱。燒大約一個時。待火滅後的一個時後把碗拿出來。這時的碗還帶著溫度。但溫度已經不高了。然後直接用水把碗洗幹淨。

    第二個實驗和第一個實驗是同樣的條件,隻不過是燒時。冷卻一個時,然後把碗洗幹淨。

    第三個實驗:在地上挖一個長方形的坑。寬大約0厘米長,寬大約60厘米。深度約0厘米。

    選擇長方形中間的位置,在上麵放置五六根木棍兒。然後在木棍上鋪上厚厚的濕泥。

    最後又做了一個0厘米寬0厘米長的一個正方形的厚泥餅。在泥餅中間用手指頭插出來很多孔。用木棍兒墊好放在坑上和中間架好的橋相連,正好蓋住了坑洞的一半。同樣用火烘烤。

    最後用濕泥巴在這個粗糙的像個屜一樣的東西周邊兒壘出了一個高約50厘米,直徑為0厘米的圓形煙囪。

    把盤子放在屜上,在下邊兒加上火。在上麵也蓋上幹柴。燒兩個時。

    第四個實驗。同樣挖坑做屜,做煙囪。不同的是用木炭燒。燒兩個時。

    結果出來了,第一個實驗結果:碗兒可能燒的時間短了。沒有產生釉層。並且會吸水,但是在水中泡著也不散,算是個廢品。

    第二個實驗結果:沒有產生釉層,不會吸水。但是敲開砸碎之後,發現邊兒有點兒沒燒透,但應該能對付用。看來這算是一個半成品。明顯時間不夠,還是可以再多燒會兒的。這已經相當好了。看見這個碗,王寶寶就很滿意了。

    第三個實驗結果:燒出來的盤子狀態很好。變成了紅色,但是很粗糙。很好,很滿意。

    第四實驗結果:試驗品炸裂了。陶器表麵呈亮紅色。有釉層。

    王寶寶看到實驗結果。沉思良久。得出結論:第一個實驗時間不夠。第二個實驗顯然時間還不夠。

    第三個實驗時間雖然不夠。但是能夠節省幹柴。

    第四實驗顯然表明木炭火的溫度可能過高。從而導致實驗品炸裂。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但是木炭火的溫度確實要比幹柴的火焰溫度高。因為別的實驗品沒有產生或產生很少的釉化,隻有它產生了大量的釉。

    結論是:燒這種低溫陶器。木炭的火焰溫度顯然過高。幹柴的火焰溫度就夠用。或者是陶瓷器皿,不能馬上進高溫。應該有一個預熱的過程,再進入高溫。

    但是不管怎樣?第二種和第三種是成功了。再做幾個實驗,把加溫過程延長到三個時或者四個時。就肯定會得到更好的陶器。

    還有一種方案,就是先用幹柴燒一到一到兩個時,然後再用木炭燒一到兩個時。這些東西都是以後實驗多了就知道陶器到底怎燒是最好的。

    得到這些實驗結果的王寶寶,覺得很失落。

    因為他事先準備的一窯木炭用不上了。浪費了部落大量的人力物力。然後告訴大家:

    “木炭用不上了,大家都白幹了。”

    能這?好意思這?

    這個錯誤誰來承擔?王寶寶心中猶豫。要不然再試幾次,用木炭燒陶器該怎燒?剛開始燒用火,然後再改成大火,肯定就不會炸裂了。這樣就沒有人知道燒木炭是一個錯誤的浪費行為了。

    該不該承認這個錯誤?承認了這個錯誤,以後部落人該怎看他?開明的人在哪都是少數的。總有一些勢利眼會盯著你的錯誤不放。

    聽陶器燒出來了。很多人都來圍觀。燒好的陶碗,從一個人的手遞到另一個人的手。大家都在發表自己的意見。

    “以後我們部落能自己燒陶了,沒想到燒陶這簡單呀”

    “這個陶不如交換過來的好,湊合也能用,我們家那個缺了口的破罐子都用了兩年了,婆娘總當初是瞎了眼,才嫁到這個部落來,連一個好點的陶罐都用不上…”

    犯了錯,誰能知道?別人不知道,自己知道。

    “君子坦蕩蕩,人常戚戚”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然大王》,方便以後閱讀天然大王第9章 犯了錯,有誰會知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然大王第9章 犯了錯,有誰會知道?並對天然大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