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安陽之行(三)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337章 安陽之行(三)

      第337章 安陽之行(三)

      高務實是有心將帥嘉謨留在身邊聽用的,他的計劃攤子鋪得很開,但人才卻不夠用,有帥嘉謨這樣一個有著數學和刑名雙料專業的人才,對他而言很有作用。

      說來也是好笑,新鄭高家雖然不是什四世三公之家,但從祖父高尚賢一輩就算是發達了,父輩也不用說,尤其是三伯高拱,門生故吏滿天下,按理說是不應該找不出人才來的。

      但問題在於,高拱門下弟子雖多,幾乎可以說桃李滿天下,卻幾乎全在官場。同時他們的才華也未見得適合高務實現在之需,更別提高務實年紀太小,身份也不足以駕馭這些師兄,因此空有巨大人脈,卻利用艱難。

      守著金山沒錢花啊。

      其實高務實自從前一次在太子伴讀競爭中憑借《龍文鞭影》脫穎而出,後來又小試鋒芒折了馮保的麵子,私底下闖出一個“小閣老”的稱呼之後,高拱的門生故吏們都在心底確定師相這是要傳衣缽給高務實了,對他的一舉一動都頗為關心,甚至連吳兌這樣已經高居巡撫之人,對他也不敢小覷。

      不過,那並不代表他們會以臣服的態度對待高務實,正相反,他們對高務實的態度大體都是幫助、提攜。

      高務實自己也深知這一點,這些師兄們隻能是自己今後在官場上的奧援,卻不是產業上的夥伴,自己的產業隻能靠自己想辦法。

      眼下雖然攤子鋪開了一些,畢竟還隻是個基礎,還可以靠著高家的底蘊從家中選人,等這些生意全麵展開,乃至於進軍更多的項目,缺人的現象一定會更加嚴重,到時候肯定要引進人才。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既然肯定會有人才缺口,那不如現在就開始籌劃。

      這年頭,讀書讀得好的勢必先考慮當官,實在是考不上的才會去找別的門路,而整體來說,大明的讀書人占比又不高,這樣一來,招募人才就很困難了。

      高務實知道高拱在掌握吏部之後有一個計劃,就是加大對舉人的培養和使用,現在已經再開始逐步推進了。

      這本身是個好主意,在原本的曆史上也是高拱的一項良政,高務實覺得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按照這個思路來招募人才——舉人可能有點困難,畢竟舉人已經可以候補為官了,但秀才呢?

      曆史上不也有很多落第秀才幹了不少大事?可見秀才這個層次,應該也是有不少滄海遺珠的。

      帥嘉謨倒是接受了他的邀請,但歙縣人丁絲絹案還是必須先了結了才行,所以他必須回去。

      高務實隻是不知道自己暗示給他的那番話,帥嘉謨到底聽懂了沒有。如果聽懂了的話,他應該就不會再死鑽牛角尖,非要跟五縣論個是非曲直來了。

      為政有時候就是這樣,公平也好,公正也罷,都不是關鍵,對錯根本不是處理一件政務的決定性因素,隻有利弊才是。

      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隻看利弊。

      說得真好,也真諷刺。

      可是高務實也沒有辦法,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為政更是如此。徽州這檔子事,最後肯定隻能和稀泥。

      高拱這樣的政治家,不會太糾結歙縣和其餘五縣到底哪一方才是奧數冠軍,那沒有任何意義,他的目的隻是找一個在南直隸推行一條鞭法的突破口。

      不過回頭想想,帥嘉謨固然是人才,那個休寧縣令似乎也很厲害,可見科舉製度之下,也並不是說就不會出現有能力的人才,隻是社會現狀如此,大家千軍萬馬爭一根獨木橋,再優秀的人才,一門心思做官去了,也發揮不到其他方麵上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337章 安陽之行(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337章 安陽之行(三)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