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陰謀進行時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038章 陰謀進行時

      第1038章 陰謀進行時

      開原,元朝時為“開元”,大明鼎革之後,為避太祖名諱,由劉伯溫建議改為開原,既不變原名之音,又不變其開拓開創、宏大偉岸、吉祥安康之意。

      太祖允準,並以其遼北雄城,於洪武二十一年設三萬衛於此(先一年設置於斡朵,即後世吉林暉春附近,次年轉至開原),洪武二十六年,又將原設置於牛莊的遼海衛轉至此地。

      在遼東,這一地兩衛的設置,使開原的駐軍僅次於遼陽、廣寧,成為與錦州、沈陽並列的重鎮。

      二月初二,龍抬頭。

      巡撫遼東地方讚理軍務高務實、協守遼陽副總兵官曹簠等一行抵達開原,視察邊備、馬市諸事,整飭開原兼屯田馬政兵備僉事王緘、分守開原等處參將楊元等官至城外迎接高務實一行。

      隨行而來的還有一位特殊人物,乃是安南進貢副使兼安南都統司貿易特使、海東鎮守使黃芷汀。

      黃芷汀的前後兩個頭銜是本來就有的,但中間新加的“安南都統司貿易特使”則是到達遼陽之後,在高務實的授意下臨時加上的,原因很簡單,取得一個暫時留在遼東的理由罷了。

      反正安南都統司的任何名義高務實都能隨便拿來用,別說沒人會去問萬之外莫茂洽,就算真有人去,莫茂洽也不敢不承認高務實的決定。

      高務實來開原,打的幌子是視察兵備和馬市,既然視察馬市,黃芷汀這個所謂的貿易特使當然也能有理由前來——看看有沒有什互通有無的貨物可以交易嘛。

      不過,幌子畢竟是幌子,高務實此來的真實用意,是調解葉赫、哈達之爭。

      然而說是這說,這次的調解,其實高務實根本就不看好,因為他知道,在當前的局麵下,葉赫兩位貝勒清佳砮與楊吉砮絕對不會接受這次調解。

      時也,勢也。

      如今遼東周邊的情況是什樣的?

      建州左右兩衛都被大明給打殘了,建州五部之中根本沒有一家能聚集五千兵馬——說笑了,別說五千,建州五部之中能拿出三千兵馬的都沒有,一家都沒有。

      建州女真的渾河、董鄂、蘇可蘇滸、哲陳、完顏五部,目前能拿出兩千兵馬的都隻有一個董鄂部,其餘大多隻能湊個千餘兵馬,至多也就是一千五百左右,而像努爾哈赤這個理論上的蘇可蘇滸部首領,由於內部尚未統一,手底下頂天也就五六百左右的兵力。

      在整個建州左右兩衛加起來不到一萬兵馬的現在,相對的海西女真可就強大多了。

      首先,海西女真的占地麵積足有建州女真的三四個大,而這大的地盤僅僅分了四家,也就是所謂的海西四部或者扈倫四部。

      其次,海西女真的四部,雖然也有力量差別,但最弱的也能輕易召集三四千兵馬,而其中最強的葉赫部,僅僅算是“比較常備”的兵力就有約八千左右,同時由於其緊鄰蒙古諸部,該部僅騎兵就達到三千以上,可謂雄極女真諸部。

      再次,葉赫部近來趁著原先女真第一大部哈達部的“大汗”王台病死,內部紛爭之機,此前大敗哈達,奪去了哈達至少三分之一的領地,現在還在謀劃進一步的計劃。

      最後,葉赫部還有兩大幫手:從炒花部分裂出來的煖兔部,以及占據福餘衛部分舊地的恍惚太所部[注:恍惚太這一部的曆史我本來覺得應該說一下,但想了想沒有幾千字說不清,那還是算了,有興趣的讀者自查吧]。

      這兩個蒙古部落實力都不差,煖兔這邊,部落有一萬餘人,其中主力是精銳騎兵三四千——本來還要更強一點,但他在遼南損失了不少,導致實力有所下降;恍惚太那邊沒有在遼南吃大虧,所以全部落大概有兩萬人,其中精銳騎兵約莫五千左右。

      這意味著,葉赫與煖兔、恍惚太同盟的兵力高達一萬七八千之眾,尤其是葉赫方麵如果願意,還能臨時征集更多的兵馬,使得整個同盟最高能達到約兩萬大軍。

      可以這說,除非大明鐵了心大打出手,否則葉赫以這樣的實力在遼地東北方向完全可以橫著走。

      而葉赫部從現在的態度來看,他們似乎的確打算橫著走。

      哈達部連著死了兩位“大汗”(見前文)之後,老汗王台的大妃溫姐現在把自己的兒子孟格布祿推了出來,請求大明冊封,這一點高務實已經代表皇帝同意了——大明的邊臣在這種事情上的態度一般不會被朝廷反駁(主要是朝廷對女真的重視程度不高,通常比較依賴於邊臣的判斷),同時高務實給葉赫部傳了話,要求葉赫部停止入侵哈達,兩部之間的矛盾交給大明來調解。

      但是,葉赫拒絕了。

      其實原曆史上大明也出麵調解過哈達與葉赫的紛爭,而葉赫也是同樣拒絕的,這一點其實並不奇怪,因為清佳砮和楊吉砮對大明的情況比較了解,在連番用兵之後,大明基本上不可能繼續發動大戰跟他們過不去。

      曆史上沒有漠南之戰,沒有遼南之戰,李成梁在這一年左右時間主要就和速把亥打了一場,然後加上一場平定古勒寨之戰,就這樣遼東就已經失去了繼續強征葉赫的餘力,那現在當然更不必說——這就是葉赫的底氣。

      因此,就在高務實定計之時,葉赫兩位貝勒和煖兔、恍惚太二人還在繼續逐寨逐村的搶奪哈達部的領土,同時要求大明準許葉赫與煖兔、恍惚太兩部進入開原馬市進行貿易。

      高務實這次前來開原,第一件事就是向葉赫派出使者,告訴他們自己願意考慮互市的事,讓清佳砮、楊吉砮親自前來開原與自己商議互市細節。

      消息傳到葉赫,兩位城主貝勒連忙合計了一番。

      清佳砮的意思是,高務實這個人和以前其他的遼撫不同,此人雖然文名鼎盛,但他本身也是個喜歡做生意的,要不然也不會有大名鼎鼎的京華,所以他覺得高務實願意和他們商議互市細節,應該是比較可信的。

      楊吉砮同意清佳砮對於高務實“喜歡做生意”的判斷,但他還是有些疑慮,主要是他覺得這次互市要談的對象不僅僅是葉赫,關鍵還在於搭上了煖兔和恍惚太這兩個蒙古部落。

      要說高務實對恍惚太可能還無所謂,楊吉砮基本可以相信,但要說高務實對煖兔也沒有其他想法,楊吉砮卻覺得不太靠譜。

      煖兔這廝好歹也是當時跟著炒花一起出征遼南的,雖說那場仗最終是炒花吃大虧,煖兔跟著損失了一些部眾,反倒高務實那邊是一場大勝,但在楊吉砮看來,這仇恨不還是種下了?

      按理說,高務實此時應該恨不得煖兔早些去死才好,怎在回信之中提都不提煖兔的問題?

      清佳砮雖然覺得楊吉砮的這個擔心也是有道理的,但他考慮到了另一種情況,說也許明人那邊根本沒搞清炒花部內部的情況,煖兔這廝在明人方麵或許名聲不彰,高務實根本不認識這家夥,所以也就沒把他當回事。

      尤其是,清佳砮還提到了李成梁,他表示李成梁肯定是知道煖兔的,但李成梁和高務實不和,這已經是遼東人所共知的情況了,因此站在李成梁的角度上來說,他說不定就想著看高務實出糗,不與高務實分說清楚也是完全可能的。

      楊吉砮想不出其他原因,也隻好認可這一判斷。

      當然,更關鍵的是,葉赫去搶掠侵占哈達,一方麵當然是為了多占地盤,但其實更重要的一方麵就是搶奪哈達部手中的敕書,好提高葉赫部與大明互市時的“貿易量”——之前說過,哈達部王台的崛起就是靠著對大明百依百順而來的,因此哈達部前些年著實在大明處拿了不少敕書。

      所以,不管楊吉砮心中是不是還有疑慮,現在高務實表示願意談,那他和清佳砮怎說都得跑一趟開原。

      畢竟互市就是強大之本,葉赫想要取代哈達成為女真盟主,光是搶奪敕書是不夠的,他們還必須說服或者逼迫大明承認這些敕書的合法性才行,要是大明直接不承認的話,那他們等於隻是搶了一批廢紙罷了,豈不是白瞎了那多工夫?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038章 陰謀進行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038章 陰謀進行時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