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南察風波(八)召對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336章 南察風波(八)召對

      第1336章 南察風波(八)召對

      文華殿,禦前召對。

      內閣首輔申時行攜次輔許國及群輔張學顏、吳兌、王家屏、王錫爵六位閣臣最先到達。隨後不久,從宮外宣召而來的戶部尚書高務實與兵部尚書梁夢龍也聯袂抵達。

      二人上前向皇帝見禮,得賜坐席,由於其餘六位都是閣老,他二人隻好敬陪末座。

      朱翊鈞在群臣嚷嚷“正國本”時恨不得誰都不見,對今年的丁亥京察也沒有表現得有多大興趣,但遼東的消息一傳來,他就立刻下旨進行召對,可見在他心中,對於輕、重、緩、急諸般事務,都是有他自己的考慮的。

      “遼東的消息諸位愛卿都已經得知消息,朕就不複述了,如今這般局麵,諸位愛卿都有什說道?”朱翊鈞環顧一眼,語氣稍顯低沉地問道。

      這個局麵下,要申時行作為首輔先發言,要梁夢龍作為直接責任人先作答。但申時行麵色平靜,眼觀鼻鼻觀心,看起來不像有打算要開口的意思。

      梁夢龍看了一眼,隻好起身朝朱翊鈞拱手一禮:“皇上,此次事件,雖然孟格布祿初戰即潰稍稍出乎兵部預料之外,但其他情況基本還在兵部此前的預料之中,皇上不必過於憂心。”

      朱翊鈞微微點頭,但臉上看不出什情緒變化,他目視梁夢龍,問道:“兵部此前有什預計?”

      梁夢龍微微躬身,又朝高務實伸手虛指了一下,道:“大司農履新之前,與臣就遼東局麵做過一番交流,當時朝廷還隻是得知圖們正出兵東擊葉赫。彼時,臣二人便都以為努爾哈赤必然也會出兵,最大的可能便是北上攻取哈達。”

      梁夢龍下意識地伸手比劃了一下,道:“遼東的局麵,若單以開原以東的女真範圍來說,則葉赫在北、哈達在中、建州在東南。其餘蘇完、烏拉等部則不與我大明直接接壤,均須通過此三部才得以連通。

      因此,當時大司農曾有一個判斷,認為圖們與努爾哈赤在此戰之前恐有聯合,目的大概是圖們據葉赫、努爾哈赤據哈達,兩方合力,截斷女真諸部與我大明的直接聯係。”

      朱翊鈞眉頭皺了起來:“葉赫也是女真,努爾哈赤如此不顧念同族之情?”

      梁夢龍搖頭道:“蠻夷之輩談何人心?女真各部曆來糾紛不斷、戰亂不止,昨為盟友,今即仇敵者比比皆是。況且,此前大司農在任遼撫時,又特意挑起了葉赫與建州之間的仇恨,如今葉赫二貝勒與努爾哈赤之間實有殺父之仇,努爾哈赤欲借圖們之手覆滅葉赫並不足怪。”

      朱翊鈞問道:“他就不怕其他女真人罵他引狼入室?”

      “此非他所慮者。”梁夢龍答道:“女真各部亦稱各國,互相之間並不視為一體,其類我中原五代十國也。”

      朱翊鈞點了點頭,接受了這個說法,又問道:“如今葉赫危在旦夕,哈達看來也抵擋不住努爾哈赤,若是我大明無動於衷,恐怕他們的圖謀便要實現了。”說到此處,他似乎想起什來,轉頭朝高務實問道:“求真,既是你說圖們與努爾哈赤欲分據葉赫、哈達,那這其中的緣由是什?可是想要聯手對抗我大明?”

      高務實也起身拱手,道:“圖們與努爾哈赤此舉,實為南北二關。”

      南北二關,就是南關、北關。明人稱哈達為南關,稱葉赫為北關,這個“南、北”是以開原為中心來說的。南北二關的“關”,其實也不是說關口、關隘,而是說關市。

      換句話說,哈達和葉赫在明人眼,不過就是兩個貿易市場,其中一個在南,一個在北。

      “為了南北二關?”朱翊鈞詫異道:“他們要隔絕貢市?”

      “自然不是隔絕,恰恰相反,他們是想和大明貢市。”高務實一臉平靜地道。

      朱翊鈞先是一愣,然後馬上便氣笑了:“哈達、葉赫諸貝勒,俱我大明冊封之官,不論表現如何,至少都是為我大明守邊之將。圖們、努爾哈赤平白攻我屬地,欺我封官,這般大逆不道,竟還指望我大明準其貢市?”

      高務實淡淡地道:“恐若二獠果然成事,我大明反而難辦,或許真要受其脅迫,準其貢市了。”

      朱翊鈞大為驚訝:“這是為何?”

      高務實微微搖頭,歎了口氣:“若無南北關邊市,則我朝所需之皮毛、東珠等物從何而來?皇上可知其中要害?”

      朱翊鈞當然不是很清楚,疑惑著搖了搖頭,然後皺著眉頭道:“你且說與朕知曉,看看有多難辦。”

      高務實頷首道:“願為皇上明辨,請皇上聽臣分說。”於是他便把開原馬市也即南北二關的情況向皇帝做一介紹。

      大抵成化年間以後,開原馬市交易貨物不再以米、鹽、馬牛等基本生活物資為主,而是轉為以貂皮、鼠皮、人參為主的奢侈品貿易。此時及之後的大明政局穩定,經濟不斷發展,京城宮廷和上流社會的奢侈風氣帶來了對皮毛製品的巨大消費需求。

      如《酌中誌》記載的明朝宮廷,每年約需一萬餘張貂皮,六萬餘張狐皮。官僚行賄納賄,貂皮也是重要饋贈品。

      當然,所謂宮廷需求,其實並不隻是皇宮自己的用量,因為朝廷例有向大臣賜貂的製度。及至如今,朝廷每年直接在開原購買的貂皮就達到數千張之多。

      而且還需要明確的一點則是,這個“每年數千張”貂皮還隻是朝廷直接在開原購買的,並沒有計算朝廷在民間購買的數量,以及民間自行流轉的貿易額度,如果把民間貿易算進去,這個數目還要大增,甚至沒法算得清。

      以上還隻是單說貂皮,其他如海獺、狐皮、虎皮、鼠皮(貂鼠、青鼠、黃鼠等)、木耳、鬆茸、東珠等等,尚不在其內。

      這是從貨物的角度來說,還有從貿易路線來看,南北關也極其重要。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336章 南察風波(八)召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336章 南察風波(八)召對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