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0章 援朝抗倭(八)援朝備倭水師提督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740章 援朝抗倭(八)援朝備倭水師提督

      第1740章 援朝抗倭(八)援朝備倭水師提督

      在朱翊鈞的心目中,倭國原在大明的“不征之國”之列,早前沒有對其進行軍事禁售,因此才有了這一步麻煩,可是卻怪不得海貿同盟。

      做生意嘛,你之前沒有規定說不可以,那肯定就法無禁止即自由了。這事沒法倒回去追究,否則責任人豈不是成了太祖爺?所以現在隻能考慮亡羊補牢。

      “這事朝廷要下旨,嚴禁後續給倭國出售那些涉軍產品,具體項目等你入閣之後,先由你上疏題請,列名條目。”朱翊鈞嚴肅地說道。

      “是,臣遵旨。”高務實也沒多話,甚至沒有就“等你入閣之後”提出什“臣難以勝任”之類的說辭——那話原本就是說給別人看的,但皇帝不算別人。

      他倆既是君臣,實際上也是政治盟友,無須點破卻眾所周知的那種。高務實入閣這件事,可以說早在二十年前,尚且十分幼稚的小朱翊鈞就有了這個“目標”,即便是二十年過去也沒有任何改變,甚至可以說目標越發堅定了。

      “除此之外……”朱翊鈞沉吟著道:“既然倭國水師之主力是北洋海貿同盟為他們打造出來的,那想必他們有哪些弱點,務實你應該也是非常清楚的嘍?”

      “臣的確有所了解,甚至可以說……臣有刻意引導其水師走入歧途。”高務實拱手作答。

      “哦?”這回答果然讓朱翊鈞有些意料之外的驚喜,問道:“如何誤入歧途?”

      高務實道:“皇上,俞虛江(俞大猷)善海戰這您是知道的,他對水戰有過一句一針見血的論斷:海戰不過是以大船勝小船,以大銃勝小銃;以多船勝寡船,以多銃勝寡銃。”

      “嗯,這句話我看到過,俞大猷自己在題奏寫過,兵部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朱翊鈞點頭道:“怎樣,他這話說得對?”

      “當然對。”高務實笑了笑,道:“海戰所恃,堅船利炮爾。”

      “所以呢?”朱翊鈞遲疑道:“你給倭國造的戰船,不至於故意給他們造得不堅固吧?”

      “那倒不至於,而且也很難這樣做。畢竟倭國是個島國,其水軍雖然造艦能力有限,但分辨一下船體是否堅固的能耐還是具備的。”高務實搖頭道。

      “那怎引入歧途?”朱翊鈞就很納悶了。

      “其一,京華本身不賣原裝艦載火炮給他們,他們如果要裝火炮,必須自行改建。”

      朱翊鈞還是沒想明白,問道:“這不過是多費些手腳的事呀,之前你不是說了,有其他人悄悄賣炮給他們——就算是舊炮,但也能用不是嗎?”

      “但臣悄悄提前給倭國提供了一些可供他們私下招募的工匠,‘指導’他們改建。”高務實笑了笑,道:“這些工匠提供的加裝火炮辦法,是有缺陷的——簡單來說就是,不夠牢固,不能支撐起全舷齊射。”

      “什叫全舷齊射?”朱翊鈞愣了一愣,他不知道這些專門的戰術用詞。

      高務實道:“當前海戰,一般采用較多並且雙方都要爭取使用的戰術,叫做‘側舷齊射’,即指戰船一側所有火炮同時射擊。而全舷齊射則是兩側火炮甚至船頭船尾的火炮一齊射擊,通常而言隻有在被包圍的情況下做困獸之鬥才會出現。”

      朱翊鈞想了想,問道:“倘若被包圍,那似乎原本也沒什好法子可想了,這‘歧路’雖然有用,但適用範圍並不大啊。再說,這‘不夠堅固’究竟會導致什結果?”

      高務實道:“輕則導致火炮脫離炮位,不能繼續使用;重則震裂火炮甲板,造成戰艦火炮層嚴重混亂,甚至影響船隻本身的安全。”

      針對適用範圍,高務實也補充道:“另外,倭國水師戰船比朝鮮雖然是更多,但其規模與我大明不能相比,所以這就意味著他們和朝鮮人打的時候雖然不大可能出現上述問題,但隻要我大明水師參戰,倭國水師陷入包圍、誘發以上問題的可能性便將大增。”

      朱翊鈞思索著道:“也就是說,一旦我朝水師參戰,就該衝著包圍倭寇水師而去,從而讓他們的戰船出現問題,這就能大大加快我軍擊敗他們的速度,是吧?”

      “大抵如此。”高務實道:“不過這隻是臣所布置的其中一項。”

      “還有其他的?”朱翊鈞有些驚喜了,問道:“還有什?”

      “倭國水師最大的戰船,其實就是去掉了火炮的京華武裝運輸艦。”高務實道:“根據倭國傳統,同時臣再讓那些在倭的京華工匠想了些主意,成功讓倭人對這些戰艦的改裝思路也走入歧途:減少火炮、加強防禦。”

      朱翊鈞先是聽得很開心,但聽到最後一句卻很納悶:“減少火炮肯定不利,但加強防禦為何是歧途?”

      高務實稍稍挑眉,答道:“因為倭國購買的武裝運輸艦不可能連艦體大小也能有大幅改動,那就是說改裝的前提是艦體不變。那,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火力與裝甲這兩項其實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原裝的京華武裝運輸艦,其實就是最為均衡的設計布置。賣給倭國的那些因為原先不曾載炮,他們的火炮來源又很複雜,拿到的火炮質量參差不齊,因此被削減了大約一半甚至更多的艦載火炮,卻把剩下的空餘載重量用於加強防禦。

      皇上可能覺得,既然是空餘載重,那加強防禦似乎也無可厚非,但其實不然。船舶設計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程,船隻的重心在設計之初就是計算好了的,後期的改裝很容易影響到它,造成重心轉移,繼而影響適航性——簡單的說就是這船會很難開。

      船難開,又會導致火炮命中率進一步下降,影響戰鬥力。而且船上的水手也會因為這些重心上的變化而導致很多問題,諸如船隻顛簸影響平時休息,影響戰鬥效率等等,總之會有一係列的麻煩,綜合而言便更加糟糕了。”

      “原來如此!”朱翊鈞很是滿意地頷首認可,其實他並沒有因為高務實的解釋而切實了解到這些影響有多嚴重,但他了解高務實的為人,既然高務實敢說,那這些東西必然有不小的影響。

      不過朱翊鈞也有他真正關注的重點,他頓了一頓,問道:“既然原先大明對倭國並無軍事禁售,為何你會提前對他們搞出這多花樣?”

      高務實卻早料到皇帝可能會有這一問,因此毫不遲疑地回答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臣是海貿同盟話事人,需要為同盟獲利考慮,因此一些該賣的東西是要賣的;但臣更是大明臣子,賣的東西是否會導致其對大明構成嚴重威脅,也自然是臣需要考慮清楚的。

      即便這種可能在當時來看實在很難成為現實,但臣也必須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以免日後真出了什事,於上愧對君父,於中愧對同僚,於下愧對百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740章 援朝抗倭(八)援朝備倭水師提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740章 援朝抗倭(八)援朝備倭水師提督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