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4章 劍指東瀛(圓一)“掛白旗”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894章 劍指東瀛(圓一)“掛白旗”

      第1894章 劍指東瀛(圓一)“掛白旗”

      大霧散去,海貿同盟艦隊已經如張開了血盆大口的巨齒鯊一般,將這支日本水軍船隊置於獠牙之下。

      其實如果單說戰船數量,海貿同盟艦隊比這支日本船隊的規模還要小一些,但架不住它們之中沒有小船。對於日本水軍而言,武裝運輸艦當然是毫無疑問的巨艦, 他們的大安宅都沒這大呢。

      然而武裝運輸艦在海貿同盟艦隊頭則隻是基本船型,隨著京華兩洋艦隊服役的純軍艦逐漸增多,京華內部在衡量其往某一場海戰中預計投入的力量時,往往主要考慮投入了多少純軍艦。

      此次海戰,高務實投入了包括旗艦“東昌”號二級戰列艦與兩艘三級戰列艦“長寧”號、“長定”號在內的一共十四艘純軍艦,可以說京華北洋艦隊的七八成核心戰鬥力都已經出戰了。

      此時日本水軍早已慌亂不堪,四麵包圍的全是他們眼中的巨艦, 而且數量也不比他們少多少。此情此景,比以往麵對李舜臣時還要糟糕不知多少倍。

      藤堂高虎和脅阪安治都有些目瞪口呆, 是拚死迎戰還是全力突圍,兩個人一時都很難決斷。

      藤堂高虎本想說此時唯有全力突圍才有一線生機,但轉念一想,自己在太閣麾下的名聲本就不太好,如果此時主動表示應該突圍,那將來可就更難生存了,因此他搶先道:“狹路相逢勇者勝,我意……當麵之敵有三艘無雙巨艦,我軍必須集中全力將其擊潰,才能振奮軍心、奪敵士氣!”

      他在說這話之時,正巧“當麵之敵”打頭的那艘“無雙巨艦”開始轉向,露出了側弦的三層甲板炮。僅一麵側弦之上便有京華一號炮四十多門,那些黑洞洞的炮口似乎還都在微微轉動,猶如饕餮巨獸吞食獵物前的磨牙。

      藤堂高虎看得心頭一顫,不自覺地吞咽了一口口水,緊張地朝脅阪安治望去,生怕這位腦子一抽就表示同意自己剛才的話。

      脅阪安治卻沒有注意到藤堂高虎的緊張, 因為他自己已經被這艘巨艦徹底驚呆了。

      世上怎會有如此巨大的戰船?這怕不是一座海上城池了吧?城牆上的火炮甚至都多到需要分三層樓來安放?我軍戰船能在它麵前撐多久?

      無數念頭瞬間閃過脅阪安治的腦海,不是他怯懦畏戰,著實是“東昌”號已經完全超越了他的認知,使他有一種人在神祇麵前似的誠惶誠恐,根本生不出與之一戰的勇氣。

      真要說“東昌”號比武裝運輸艦大多少,其實單從數據而言也並不是那誇張,武裝運輸艦為1600料,“東昌”號則是4000料,噸位差距是2.5倍。

      4000料大抵相當於後世的2000噸排水量,在高務實的印象中其實非常小。不過,木質軍艦和鐵質軍艦在體積上完全沒有可比性,“東昌”號的體型和後世2000噸排水量的各種護衛艦根本不可等量齊觀,前者看起來那可巨大太多了。

      再加上它西式的多層甲板炮,四十多門炮口同時指向一個方向,對這個時代的海軍將領而言當然會造成巨大的心理衝擊。

      脅阪安治雖然出身陸軍,但迄今為止已經在日本水軍幹了好些年頭,對於水戰已經形成了樸素但正確的認識:船越大越強,炮越多越猛!

      簡而言之, “東昌”號絕對不是他們日本水軍能應對的, 尤其是日本水軍的火炮明顯比對方的火炮小一圈, 所以連“蟻多咬死象”恐怕都做不到——何況人家現在是象群。

      脅阪安治心十分矛盾, 他本人的確不畏死,也很想順著藤堂高虎方才的話下令正麵迎戰,但他的理智告訴他這根本就是送死,會葬送這支規模甚大的船隊,令在朝的水軍船隊甚至無力將陸師接回日本。

      如果單是水軍戰敗,脅阪安治還能咬咬牙認了,但如果因此導致陸師徹底覆滅於朝鮮,那這個責任可就真不是他脅阪安治負得起的了。

      陸師之中不僅有許多豐臣家的嫡係精銳,還有親豐臣家的西國大名們,如果這些人全部葬送在了朝鮮,可想而知必然在日本國內掀起滔天巨浪。

      東國大名們自詡出身武士之鄉,原本就是最容易不服統治的一群人,再加上德川家康、伊達政宗等人個個都是野心家,一旦十多萬百戰精銳全部損失在朝鮮,豐臣家還有沒有震懾天下的資本?

      或許,豐臣家即便到那時也仍是實力最強大的大名,但如果相對恭順的西國大名們不再支持,那位居天下之中的豐臣氏就有可能遭受東西兩麵的夾攻,這局勢最終會走向何處可就沒人能夠預料了。

      脅阪安治畢竟是豐臣家的宿將,深知自身榮辱皆係於豐臣,一旦豐臣敗落,他的下場又能好到哪去呢?因此雖然深感恥辱,還是不得不歎息著道:“藤堂殿下,此戰恐怕很難力勝了。”

      藤堂高虎一聽脅阪安治說出這樣無力的話來,立刻知道其不願硬拚的心意,但仍然假做不知,反問道:“那脅阪殿下可有妙計智取?”

      脅阪安治搖了搖頭,咬牙憋出一句話來:“唐人有雲: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看今日之戰必是明軍圈套,拚死力戰雖然能夠保全你我名譽,但卻必將葬送太閣殿下征服朝鮮之大業。為今之計,隻能集中全部力量向同一個方向突圍了。”

      藤堂高虎心一塊大石頭落了地,嘴上卻道:“既然脅阪殿下這說了,那在下也不能不顧大局,就請脅阪殿下指揮突圍作戰吧,在下全力支持,一定服從。”

      話說得雖然好聽,但歸根結底無非是把責任全推給脅阪安治,這一點脅阪安治自然看得出來。不過此時對麵的兩艘三級戰列艦“長寧”號和“長定”號也已經開始轉向,他已經沒時間計較這些了,於是沉默著點了點頭,走上指揮位,下令向南突圍。

      按理說,南麵並非明軍包圍圈看起來最弱的一麵,因為南麵也有比武裝運輸艦更大的幾艘巨艦。不過脅阪安治知道,此時回頭往東雖然沒有巨艦威脅,但東麵有十五艘明軍的武裝運輸艦,整體實力並不弱。

      當然,這並不是最關鍵的問題,最關鍵的是包圍圈雖然目前還比較大,可是也不足以讓日本水軍船隊有時間、有空間臨時調頭了。如果要這做,很可能還沒有完成回轉便被圍毆,這是萬萬不可的。

      那南麵呢?南麵明軍艦隊有二級巡洋艦六艘、武裝運輸艦五艘,一共是十一艘戰艦。相對而言,二級巡洋艦是明軍十四艘純軍艦中最弱的一批,單艦2000料,隻比武裝運輸艦稍大一圈。

      脅阪安治眼神不差,一眼就看出這一點,本著他“船越大越強,炮越多越猛”的認識,這一線顯然才是最適合的突破方向——而且對於日本水軍而言,左轉可比調頭的難度低多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894章 劍指東瀛(圓一)“掛白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894章 劍指東瀛(圓一)“掛白旗”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