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3章 朝歸倭附(圓四)危若累卵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963章 朝歸倭附(圓四)危若累卵

      第1963章 朝歸倭附(圓四)危若累卵

      隨著高務實的功勞越立越大、越積越多,他的個人威望已經上升到令反對派都不敢正視的地步。因此,心學派當前兩位話事人之一的趙誌皋已經完全失去了正麵對抗的勇氣,而原先離中樞核心稍遠、臨時被推舉出來頂替王錫爵空位的沈一貫則顯然還心存一絲幻想。

      不過趙誌皋雖然平時看來病懨懨的,也似乎沒有什主見,但偏偏這次計議已定,決心甚堅,好說歹說都不肯再與以高務實為首的實學派作正麵交鋒。

      事實上,趙誌皋這種多少有點像投降主義的態度,並不隻是他個人的態度這簡單。實學派與心學派交鋒的這約三十年時間,心學派整體上來說是一敗再敗。

      從徐階下台之前的一呼百應、滿朝倒拱,到現在高務實打個噴嚏都能讓人忍不住琢磨這個噴嚏背後是否有什暗喻,當真是滄海桑田,時移世易。

      很多心學門人也不禁反思,造成這一切的原因究竟是什呢?

      很多人一開始都認為,這主要是因為高拱、郭樸、張四維先後三任首輔都是實學派首輔,他們“霸占”了皇帝的整個成長期,使得實學派的理念對皇帝影響太大。等到皇帝徹底親政,有了皇帝拉偏架,實學派自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但也有人認為事情沒那簡單,他們認為除了萬曆初年的三首輔影響之外,也萬萬不能忽視高務實本人的能力和表現。

      作為皇帝有且僅有的唯一一位“同門同窗”,或許還可以說是發小玩伴,高務實本人對皇帝的影響可能比三首輔加起來還大,而這正是高務實後來崛起的關鍵因素之一。

      當然,高務實能有如今的功業與威望,顯然不隻是靠著聖眷。曆史上聖眷比高務實更甚的近臣也不是沒有——多年前也有人說高務實是大明的“董賢”呢。

      隻不過,後來高務實硬是靠著一樁樁戰功把說這些話的人都給釘死在饒舌小人的恥辱柱上,此後這種現象才消停下來。

      當然,這些人被釘死還有一個原因,也正是與他們當時拿高務實和董賢作比相關。

      董賢是漢哀帝的寵臣,初因姿容絕世而獲寵於哀帝,隻一見麵就升任黃門郎,由此開始受到寵幸。當哀帝問到他的父親是雲中侯董恭時,當日征召擔任霸陵縣令,升為光祿大夫。

      董賢得寵日甚,擔任駙馬都尉、侍中,漢哀帝出則陪同乘車,入則隨侍左右,一月之內所得賞賜總共達一萬萬錢,其富貴震動朝廷。

      哀帝認為董賢作為自己的近侍難以回家,於是下詔讓董賢的妻子能夠直接進到宮殿中,住在殿中董賢的住處,像長吏的妻子能夠住在官舍一樣。又召來董賢的妹妹讓她做了昭儀,地位僅次於皇後,還把她的住舍改名為椒風,來與皇後的椒房相配。

      哀帝對董賢的寵眷有多誇張呢?除了給他自己的,哀帝還升任董賢的父親董恭擔任少府,賜爵關內侯收其賦稅而食,後又遷徙擔任衛尉。

      哀帝又讓董賢的嶽父擔任將作大匠,董賢的內弟擔任執金吾。還下詔令將作大匠替董賢在北闕下建造大房屋,其有前後殿並且門門相對,建築極盡精巧華麗。

      董賢以下到董賢家的仆人都受到哀帝賞賜,賞及武庫兵器、上方珍寶。選取物用時,上等的盡由董賢,而乘車所穿的衣服,其級別僅次於皇帝。直到棺梓、由黃金連縫珠寶而成的珠襦、由黃金連縫玉塊而成的玉柙,準備將它們賞賜給董賢的,沒有一樣不齊備。

      甚至,哀帝又讓將作大匠為董賢在義陵旁建造墳塋,內有小室用堅剛之柏向內致累而成,外為巡行警戒之道,周圍幾,門闕以及門外之屏設立無數。

      除此之外,哀帝還常常通過各種手段提高董賢的地位。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五月初二,漢朝正式確定三公官名和各自的分工職掌。任命董賢為大司馬;丞相孔光為大司徒;彭宣為大司空,封長平侯。

      此時,哀帝有意讓董賢暗中超過孔光。孔光極其恭謹,知道漢哀帝想使董賢受到別人尊寵,到聽說董賢快來時,孔光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出門等待,在遠處望見董賢的車子就退進去。

      董賢到達中門,孔光又進入門旁小屋;董賢下車之後,孔光就出來拜請他,送迎非常謹慎,不敢以接待同等地位的人的禮節接待他。

      如此一來,董賢回去後,漢哀帝聽說這件事後就很高興,立即提拔孔光兩個哥哥的兒子擔任諫大夫常侍。有次一例,董賢擁有的權力從此幾乎與皇帝相等。

      然而,最讓後人震驚的一件事還在後頭。

      一日,哀帝在麟麒殿擺酒宴,與董賢父子及親屬聚飲,侍中、中常侍王閎兄弟都在旁侍候。漢哀帝當時借著有了一些酒意,不慌不忙地看著董賢而笑,說道:“我想效法堯禪位舜,怎樣?”

      董賢還沒說話,王閎臉色大變,進言道:“天下是高皇帝的天下,不是陛下所有的。陛下繼承帝係,應當傳位給子孫直到無窮。世代相傳的大事至關重要,請皇上不要隨口亂說!”

      按理說這樣的當頭棒喝實在是忠臣之舉,義之所在,但漢哀帝聽了很不高興,臉色之難看讓左右之人都十分害怕。最後的處理結果是把王閎趕出去,以後不得再侍宴。

      當初那些人拿高務實比作董賢,後來引起朱翊鈞震怒的主因就出在這。朱翊鈞自問與高務實的既是君臣,又是知交,把兩人的合作看做自古以來明君賢臣的典範,怎能容忍有人將其看做哀帝與董賢?

      朱翊鈞從東廠和錦衣衛處得知消息的時候真是肺都要氣炸了。那董賢除了長得好看,整日就是侍候哀帝,這哪是什國之賢臣,不過是後宮那些閹宦一般,怎配與朕當做國之棟梁的務實相提並論?

      再說漢哀帝,那是個什狗屁皇帝,居然拿他與朕作比?

      不過這有一點要注意,朱翊鈞在這件事上的憤怒,並不僅僅是出於漢哀帝有寵信董賢、搞出“斷袖之癖”這個成語由來等問題。作為皇帝,他更敏感的部分還是哀帝的政治作為正好與當時的他有類似之處。

      什類似之處?有兩點:第一點是都很年輕;第二點是喜歡改革。

      先說年輕。漢哀帝駕崩時年僅二十五歲,在位僅僅六年,雖然他登基的時候已經是成年國君,但在位期間大致與當時已經親政的朱翊鈞年歲相仿。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963章 朝歸倭附(圓四)危若累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963章 朝歸倭附(圓四)危若累卵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