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5章 宮宮外(八)嫡與庶,大不同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975章 宮宮外(八)嫡與庶,大不同

      第1975章 宮宮外(八)嫡與庶,大不同

      高務實的回答一氣成、毫無滯澀,望向朱翊鈞的雙眼也不退不避、清明如鏡,再加上他明確表示請朱翊鈞立刻召永寧長公主前來問詢,且過程中自己不與任何人見麵,也同樣回避長公主殿下,可見其對問詢的結果有著充分的信心。

      這樣一來,就不得不讓朱翊鈞收起了任何懷疑,相信高務實的這番解釋就是事實真相。緊接著,尷尬就來到了朱翊鈞這一邊。

      “起來起來起來……”皇帝親自上前攙扶高務實,口中“責備”道:“我隨口一問罷了,隻是以為你對洛兒這個不得不‘過繼’的幼子過於專愛,乃至於將洛字給他……你是知道的,我大明在嫡長子繼承之事上毫無轉圜餘地,我所以有此一問,也是怕你這南寧侯府在襲爵這件事上鬧出麻煩,到時候即便是我也會很為難。”

      這話在高務實看來就屬於強行挽尊了。高淵作為他的嫡長子,且比弟弟妹妹們都大了好幾歲,家中誰不是早就將他當做“南寧候應襲”看待?

      跨過年高淵就虛歲十三了,這個年紀是不少將門家族出身的孩子進入軍隊鍛煉的年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京華南洋艦隊司令高振炘甚至在半年多以前就提出了一個在常人看來頗為離譜的建議:請大少爺出任南洋艦隊司令,他高振炘本人願意退居副司令並全心全意輔佐大少爺。

      這個提議之所以被很多人——尤其是高家宗親們——認為離譜,原因在於高務實雖然已經是侯爺,但他是聖旨中明文確定的文官封侯。

      既然是文官封侯,那高淵作為“南寧候應襲”當然也是文人身份,怎能去和一群大老粗天天泡在海上呢?簡直瞎扯。

      不過即便是高家宗親們如此認為,南疆方麵對此也有反對意見。六大警備軍都認為,大少爺出任南疆軍職完全合理,而且十分必要,不過……不一定非要在南洋艦隊任職,而是應該在南疆警備軍軍令部任職。

      為此,南疆警備軍軍令部全體成員聯袂向黃芷汀遞交了一份給老爺的請求書。請求書論述了很多,但歸根結底就一句話:請大少爺出任南疆警備軍軍令部長,以使懸而未命的該部部長之位終於有人出任。

      關於這個問題,有必要說明一下。這個“南疆警備軍軍令部”設置在定南城的“暹羅王宮”西庭,理論上來說是整個南疆最高的軍事機關。

      該部的設置已經有些年頭了,當初黃芷汀與葡萄牙果阿特使會晤,商量讓葡萄牙人和平交出馬六甲城時,會晤地點就在軍令部大樓不遠處的王宮戍衛訓練場。[注:見本卷第235章《通航條約》。]

      暹羅王宮分“東庭”與“西庭”,東庭是文官們的行政辦公區域,西庭則屬於武官體係。西庭之中隻有兩座行政樓,一座名為“南疆警備軍軍令部”,一座名為“定南衛戍司令部”。

      不過,暹羅王國“六部製”改革之後的暹羅兵部卻不在“西庭”,而在“東庭”那邊,當然,暹羅兵部的事務可謂極少,軍事實權都在“西庭”。

      西庭這些年來真正的主人——亦或者說“代主”,正是黃芷汀。

      不過即便是黃芷汀,她也沒有一個很明確、很正式的職務來統帶“南疆警備軍軍令部”,雖然她多年來都以軍令部的名義下達命令,但這些命令的權威性並不出自她本人,而是自於高務實給她的印章。

      畢竟,這個軍令部理論上的權力非常大,南疆各大警備軍都需要遵照此處下達的命令來行事——有且僅有一個例外,即各部直接收到了來自高務實的命令,否則軍令部的命令就算是南疆最高的軍事指令。

      至於“定南衛戍司令部”,顧名思義是負責定南城衛戍工作的,衛戍司令不是別人,正是黃芷汀手下的頭號大將黃虎。

      黃家是土司家族,內部的權力構成與眾不同,故南疆六大警備軍的司令雖然每隔幾年就會“輪崗”,但黃虎的這個定南衛戍司令卻是一幹十幾年毫不動搖。

      言歸正傳,既然黃芷汀掌握軍令部卻並不出任實際職務,全靠高務實給的印信獲得權威,那軍令部就相當於是始終沒有正經“堂官”,這讓軍令部上下總覺得有些不適應。

      高振炘推薦高淵出任南洋艦隊司令時,曾經拿隋唐時太子、宗王遙領各種大軍正職(如某某行軍大總管)舉例,認為即便高淵本人不親自來指揮南洋艦隊也沒事,畢竟主要是有這一個名義,遙領就行了——當然,能來最好。

      高振炘這做,顯然是要讓南洋艦隊或者說“海軍”在大少爺眼中成為嫡係,以使得大少爺將來更加重視海軍的利益。

      這有一點可能需要說明一下,那就是高振炘這做難道不擔心高務實的反應嗎?還真不擔心,原因很簡單:嫡長子天然擁有完整的繼承權。隻要高務實不是嘉靖附體,高振炘就不需要有任何擔心。

      不過高振炘這個做法顯然提醒了陸軍方麵,警備軍軍令部立刻也反應過來,他們先是支持高振炘提議大少爺擔任軍職的這一做法,但緊接著又認為區區南洋艦隊哪值得大少爺親任其職!

      我南疆警備軍軍令部統管南疆諸王國軍務,擁有六大警備軍,兵力高達三十餘萬[注:原本約28萬,拿下南洋群島之後又增加了一些,但尚未增加新的“警備軍”級編製。],除此之外還有南疆諸國的仆從軍約二十萬,合計大軍至少五十萬之多,不比區區一個南洋艦隊來得重要?

      別說區區南洋艦隊了,就算你南北兩洋艦隊加在一塊兒,在警備軍軍令部麵前也要退避三舍——呃,雖然論“值錢”的話你們兩洋艦隊的確可能更貴。

      這件事當時在京華內部搞得沸沸揚揚,因為大明的嫡長子繼承製深固不搖,大家也不擔心高務實怪罪,更何況他們也知道,這樣做還能爭取到夫人的好感,那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黃芷汀的確沒有表示反對,不過她也沒有表示讚同。這倒不是說她實際上默許了,實際上她內心對此頗為糾結。

      讓高淵早些掛上軍職,當然有助於他早些與京華內部的軍方各主要將領建立主從關係,這對他將來執掌京華是有好處的。然而,黃芷汀也要考慮兩個問題:

      其一,夫君今年也不過三十有六,幾乎還隻是大部分新科進士登第的年紀,根本就沒到急著培養兒子接班的時刻。雖說大明的製度擺在這兒,推淵兒出來出任軍職並不至於引起夫君表達不滿,但他心到底樂意不樂意,那誰知道?

      京華歸根結底都是夫君的京華,是他自己從無到有一手打造而成,他若是心不滿意,出現什後果的話,任誰都承擔不起。要知道,大明的規矩雖然大,可是南疆實際上並不歸大明管,夫君的命令才高於一切。

      哪怕她自己在南疆統管多年,但也一直都是“代鎮”,如果沒有夫君的印信為她的權威背書,誰會聽她的呢?恐怕隻有黃虎——那可真是“令不出定南城”了。

      不對,定南城都不一定聽她的,畢竟黃虎這個定南衛戍司令手下隻有八千人,其中甚至還隻有五千狼兵是其直屬,剩下三千人一直都是劉馨的兵,是當年從劉家軍中分出來的。

      分駐暹羅王國的定南警備軍肯定隻聽夫君的命令,而他們計有五鎮,總兵力高達63500人,是六大警備軍中的頭號強鎮。

      其二,黃芷汀還糾結於高淵將來要不要“從文”,也就是要不要和他父親一樣去考一考科舉,畢竟在大明朝來說,還得是科舉考出來的進士老爺,社會地位才是真的尊崇。

      然而這有個大麻煩,那就是高務實這個南寧候是開國初年以後事實上唯一一個“文官封侯”,與“三王”都是靠武功封侯不同。可是,皇帝當初的聖旨隻明確了“文官封侯”這一點,卻沒說高務實的嫡長子將來繼承侯爵之後——或者之前——是不是也要先考中進士才能做官。

      這件事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因為根本沒有先例可循。比方說開國時期,李善長是文官封侯,按理說找李善長的嫡長子作為例子就可以參考,然而問題在於李善長的嫡長子李琪尚了公主,他是駙馬都尉。這明顯就沒法類比了,因為大明後來壓根不允許勳貴子弟尚公主。

      這件事另一個不確定性在於,“南寧候”將來有可能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爵位,因為前些年朱翊鈞就提出過一個說法,大概意思就是將來可能會設置一個“定南都護府”。

      彼時,朱翊鈞的說法是這樣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975章 宮宮外(八)嫡與庶,大不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975章 宮宮外(八)嫡與庶,大不同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