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別讓親子關係成敵對關係(3)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高豔 本章:第7章 別讓親子關係成敵對關係(3)

    其實不管是富有還是貧窮,多有的父母都希望為自己的孩子好。然而,在愛孩子、為孩子好的方式和方法上父母們卻錯了。他們從自己的意願出發為孩子設計人生,但卻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和心理需求。最終,他們這種出於愛心的教育卻束縛了孩子的成長。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做選擇,替孩子安排他們的人生之路。

    溫馨提示:

    父母要給孩子減壓

    家庭是我們減輕精神壓力、舒緩緊張情緒的場所,尤其對孩子來更是溫暖的港灣。父母應該做孩子的朋友,適時溝通,而不是做一位隻知道給孩子施壓、絮絮叨叨的長輩。父母應該明白,學習並不是孩子的全部。因此,父母不要為孩子設定太高的目標,而是應該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7溺愛扼殺孩子

    父母愛孩子經地義,但萬萬不能溺愛。因為溺愛是一種毀滅性的教育模式,它不會幫助孩子成長,隻會扼殺了孩子的性和創造力,極大地壓製孩子。

    其實,大多數父母都知道溺愛孩子是不對的,但是他們卻無法控製自己的溺愛行為。明知道不好,可為什父母們不停止溺愛孩子呢?

    溺愛實質上是父母自戀的結果。溺愛孩子的父母們其實是把孩子當作另一個自己來過度給予。其實無條件地滿足孩子就是無條件地再滿足他們自己。原來溺愛源自父母的自戀,溺愛的父母將孩子當成自己的另一個“我”。於是,他們不顧孩子成長的真實需要,無限製地給予孩子。其實,這是在無限製地給予自己。因為每個人內心中都藏著兩個“我”,即“內在的孩”和“內在的父母”。“內在的孩”是我們對自己理想的童年和自己童年記憶的內化;“內在的父母”是我們對自己理想父母和自己的現實父母的內化,一旦我們做了父母後,我們自己就成了這個內在的父母。父母之所以溺愛孩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往往會將自己“內在的孩”向外投射,即投射到現實中自己的孩子身上。

    由於父母溺愛孩子的方式不同,所以溺愛又分為放縱型溺愛和包辦性溺愛。顧名思義,放縱型溺愛就是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想要什就給什;包辦性溺愛則是事事都替孩子安排好。

    璐是某師範大學大一的學生,她和媽媽的關係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就連媽媽關心爸爸她也吹胡子瞪眼睛。有一次,周末回家璐因為一件事情和媽媽大吵了一架,甚至拿著水果刀威脅爸爸和媽媽離婚,不然她就割腕自殺。

    原來璐的爸爸是政府部門的官員,媽媽是審計局的會計。因為媽媽工作忙,所以從璐就覺得爸爸更愛自己,覺得媽媽可有可無。直到現在,璐每次回家爸爸都會特意為她準備可口的飯菜,而且每每吃魚和骨頭的時候都會挑淨刺和骨頭再夾到她碗。就連晚上睡覺,也要爸爸給他講故事或者唱歌才能入睡。

    0歲的大姑娘了,稍有不如意,璐就會在地板上亂滾像爸爸撒嬌。每每此時,媽媽總是批評爸爸不改這樣寵壞了璐,並讓璐改掉壞毛病。每當此時,璐就會對媽媽惡語相對。此外,每當媽媽有什事情的時候璐總會對著幹。比如當媽媽要考試時,璐就會譏諷媽媽:“你能考好成績才怪呢?”當媽媽在爸爸麵前穿好看的衣服時,璐也:“難看死了,我的那件更好看,爸爸我穿給你看。”

    像璐這樣在放縱型溺愛中長大的孩子經常偽裝自己很強大,其實他們並不像看上去那強大。這類孩子普遍都有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會出現嚴重的自卑心理。

    這類孩子自大慣了,一旦離開親人發現自己什都不是後他們就會很自卑,而且會因此去傷害他人。

    第二、嚴重的依賴心理。

    這類孩子不能接受獨立,他們會依賴父母、配偶和自己的孩子。然而,他們卻不在乎自己所依賴的人感受,隻知道一味地向他們人提要求。

    第三、非常任性、自私自利。

    這類孩子因為父母的溺愛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沒有同情心。一旦有什願望或者要求他們希望立即滿足,從來都不會靠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去實現

    在放縱型溺愛中,父母心甘情願地接受孩子的指揮,充當他們的手腳,對孩子惟命是從。這是一種最不利於孩子成長的、顛倒的、懶惰的愛。在放縱型溺愛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就是父母的地獄。與放縱型溺愛相比,雖然包辦型溺愛要稍微好一點,但也是很糟糕的愛。

    有一,我和朋友在快餐店吃飯,遇到一位女士帶著自己8、9歲的兒子進來就餐。點餐的時候,女士問兒子:“寶貝,你要吃什飯?”

    “我想要牛肉飯。”兒子回答。

    女士吃驚地看著兒子:“有雞肉套餐。”

    “不,我要牛肉飯。”兒子堅持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別讓家庭傷害你》,方便以後閱讀別讓家庭傷害你第7章 別讓親子關係成敵對關係(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別讓家庭傷害你第7章 別讓親子關係成敵對關係(3)並對別讓家庭傷害你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