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成敗之由(一)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龍湖獨釣 本章:第二十五章 成敗之由(一)

    霸府

    張伯辰當然不知道,在徐無城中還有一個郡主在想他。因為此時,獵擊飛騎正在距離平岡城五十外的一處村落等候消息。

    為了應對石季龍的入侵,整個遼東早已堅壁清野。所有能用的東西都被搬入城中,即便有些不服教化的人群,為了避免池魚之殃,也早早就逃入了大山深處。村落十幾處茅屋,還保留著人群生活過的痕跡,隻是早已空無一人。

    獵擊飛騎四散分開,有的倚在樹上不停地擦著長刀,有的不停地吃著幹糧,有的則索性仰倒在馬背上閉目養神。

    所有人都在等待斥候的回轉,他們的目標便是眼前的平岡城。

    按照之前的計劃,襲擊石趙大軍的糧道之後,穿越盧龍道,將對方引入遼東,這一招“禍水東引”如果運營得當,便可以給令支城爭取很大的戰爭機遇。從目前來看,他還是低估了石趙大軍的能力,也低估了趙國皇帝石季龍的野心。

    偷襲糧道不但未能達成遲滯趙國大軍的目的,反而讓支雄舍棄徐無城,直奔令支,與桃豹率領的水師會師於都城之下,加快了主公段遼的潰散。獵擊飛騎穿越盧龍道,也並沒有達成引誘敵軍主力的目的,因為趙國燕王石斌的前鋒觸角,早已經到達白狼山,試牛刀般將薄奚氏屠戮殆盡。

    趙國皇帝石季龍不愧是一代梟雄,手下精兵悍將如雲而聚,難怪在短短兩個月間便閃電般占領遼西全境。

    百夫長張成也在壓力之下讓他體會到被屬下叛變的滋味,讓他不得不在緊要關頭對遼西突騎進行改編。事到如今,張伯辰才真正領教了這個時代沙場宿將用兵的老練與可怕。這種沉浸在兵道之中一輩子的功力,遠不是他這個初來乍到的穿越客可比。

    形勢的變化打破了原本的計劃,也給他產生了新的機會。

    張成向冀陽太守宋燭投降,按照張成的法,冀陽郡的守衛應該會前來接應,然而直到現在也沒有見到冀陽守衛的身影。這讓張伯辰隱隱感覺到,招納冀州流民的冀陽郡,可能出事了。

    平岡城作為冀陽郡的郡城,自然首當其衝。於是,經過商議之後,禿發狐雍將手中的所有斥候全都撒了出去。

    事實證明,張伯辰的直覺是對的。

    不久之後,便有斥候來報,在平岡城的北方密林中,發現了一隻來曆不明的隊伍。看想去像是慕容部的士卒,然而卻把守衛重心放在平岡城方向,明顯是圖謀這座城池。

    身為獵擊飛騎左右長史的高烈與徐可二人,一致認為遼東在石趙大軍的攻勢之下產生了裂變。

    想象一下,遼西五郡四十二縣,短短不到三個月時間便全境陷落。並不是石趙大軍有能力每座城池都逐一攻克,而是在絕對兵力之前,幾乎所有的守宰都被大軍的攻勢嚇破了膽子,導致多數城池被趙國傳檄而定。

    如今石季龍挾吞滅遼西的餘威,恐怕遼東內部也會產生極大的分歧。主戰與主和,在任何一個勢力之內,永遠都不會消失。

    偵查到了這個消息,張伯辰便率領三百獵擊飛騎進入附近的山間安營,時刻盯住平岡城的最新動向,他能預感到,也許這一次,能幹一票大的。

    當初捉住拓跋什翼犍,張伯辰不是不想要那一萬匹戰馬,而是根本沒有能力讓對方兌現這個承諾,並不表示他就對那大批的物資毫無興趣。事實上經過穿越後的一係列經曆,讓他明白隻有真正的實力,才能夠在當前的亂世中生存下去。

    依靠誰最後都被坑的骨渣都不剩。

    田家堡伏擊之後,為了加快行軍速度,張伯辰下令拋棄一部分軍仗器械。遼西突騎原本是一支重騎兵,每一個騎士標準配置是一匹戰馬,兩支標槍,一柄彎刀,一根馬槊,一隻二旦角弓以及二十支羽箭。

    一場戰役下來,遼西突騎所需要的補給是驚人的,即便是以整個遼西之力,也隻能維持四千人的規模。所以在將遼西突騎改編成獵擊飛騎之後,整個隊伍都需要極大地補充。

    很顯然,平岡城的變故給了他們一個機會。

    “噠噠噠——”

    一陣馬蹄聲傳來,馬上騎士在不遠處跳下戰馬,將一枚情報遞了過來。張伯辰打開看了看,不由皺了皺眉頭,情報中寫到,那支潛伏在平岡城外的隊伍已經拔營起寨朝城池進發,而平岡城內似乎有火光升起。

    真的亂起來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霸府》,方便以後閱讀霸府第二十五章 成敗之由(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霸府第二十五章 成敗之由(一)並對霸府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