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章.烽火卷長空 339.覆水難收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溪柴暖 本章:最終章.烽火卷長空 339.覆水難收

    其實,眼見以周敏忠為首的太子門生,高舉倒蔡大旗的時候,天佑帝真的沒有什火氣。畢竟處變不驚的心態、精準毒辣的眼光,是需要不斷犯錯來積累的能力;而太子自幼刻苦攻讀、入朝之後又久在戶部管賬;如今驟然參與到風波詭譎的朝堂之上,一時之間會錯了聖意,也是情有可原的事。

    而且話又說回來了,對於一國儲君而言,想要根除樹大根深、權傾朝野的蔡黨,也不是什原則問題。因為蔡熹的作用,本就是其餘派別的文武官員、與眾生百姓、向天家朝廷投擲負麵情緒的“一枚靶子”。他想扳倒餘日無多的蔡熹,再換另外一個“靶子”,無非就是時間提前了幾年,也不是什過錯。

    所以方才在朝會之上,周元慶幾次刨根問底、窮追猛打,並不是想替蔡黨出頭;他隻是借此機會,試試自己這個長子、胸中究竟有幾分氣量。很可惜的是,以方才在殿上的一番交鋒來看,周長永這位國之儲君,根本就不具備成為一名上位者的資格。

    首先來說,他門下的走狗都是些什貨色,朝堂之上人盡皆知。僅憑這些雞零狗碎、就想要扳倒蔡熹極其黨羽,簡直滑天下之大稽!就算再加上一個太子儲君,率眾衝鋒陷陣,也是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事!

    更何況這位“主將”,竟然還在自己的施壓之下、臨陣退縮了呢!

    所以在雙方實力對比的估量方麵,太子便暴露出了極大的問題。無論是他高看了自己的能耐,還是小看了蔡黨的底蘊,亦或是他錯以為當今聖上、也想要借機清算蔡黨,都是那種後果難以預計的重大判斷失誤!

    其次,蔡熹本人有沒有罪、蔡家倒不倒台,對於一國之君來說,也根本就不重要。北燕王朝誕生了這位權相,並不是天佑帝寵信蔡熹的原因,而是民間勢力倒逼朝廷的必然結果。內閣在不在、右相換誰出任,結果都是一樣的;這些舊黨中人,始終需要一個門麵人物,代他們發聲、代他們受過。

    所以太子門下走狗,今日在殿上齊齊亮出獠牙;雖聲勢浩大、但壓根就沒找對正主!這就仿佛是殺手殺錯了人、要債砸錯了門,實在是愚蠢透頂!

    周元慶之所以委太子入戶部參政,就是想讓他從宏觀的角度上、去思考治國之策。有道是“君王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其實北燕王朝的邊邊角角、大事小情,都可以從那一筆筆冷冰冰的賬目上,看出端倪;用不著、也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

    比如說魯東路人口密集,良田沃野何止千;按理來說,必然是朝廷的糧倉與稅銀支柱。可從賬簿上來看,整個魯東路每年上繳朝廷的田丁糧稅,甚至還比不過久戰之地的徽州與荊楚!如此反常,究竟是何原因呢?

    這個答案並不複雜,就是因為儒府、儒林兩大學派,將魯東路的田畝人口,已經瓜分一空了。

    聖人門下的“筆供”,乃是北燕開國高祖皇帝、與儒門先師定下的“盟約”。凡聖人門下的田畝仆人,朝廷一概免征賦稅。

    當年的高祖皇帝,為了得到正統之名、必然要爭取仕林人士的支持,此舉本無可厚非;可發展到天佑帝繼位之時,一個農夫,隻需要交三分之一的稅款給府儒書院,便可以成為聖人門下的仆庸,免除朝廷丁稅;而自家的耕地,以“贈予”的形式、上呈儒府書院,每年便隻需要交半份田稅給書院。

    長此以往,自然是“肥了學閥、瘦了朝廷”。

    似這種狗屁倒灶的曆史遺留問題,不僅僅是魯東一家而已;比如盤踞中州的南林禪宗,也有先帝賜下福田的祖製;富有長安城的皇親周長風,又曆來都是擁兵自重、勾結番邦;三晉民富,卻與漠北雲中城“隔牆相望”;中州、荊楚二路,又與強鄰南康頻生間隙;唯獨剩下一個薊州路,還被那些煩不勝煩的皇親國戚瓜分一空;在如此內憂外患之下,北燕王朝能夠興盛發達,才是真的有鬼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天佑帝空有一腔養民治世的熱忱,卻終無用武之地。

    可今時的北燕、卻不同於往日:信安侯起兵謀反、朝廷光明正大的收回了三秦大地;漠北草原自顧不暇、幽北三路滿身瘡疤,至少二十年之內,俱已無暇南顧。而且,拜沈歸所賜、魯東路的學閥上層,意外被他徹底犁了一遍!想要重新掌控魯東路之前,至少自家人也得先爭出個你死我活才是。

    可以說現在除了南康之外,已經再無外患可言。所以北燕王朝的中興之治,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小小一本賬簿,背後蘊含著治國理政之道。周元慶將太子安排在戶部,就是想讓他看透隱藏在賬目背後的這些問題;而並不是讓他去計較那幾枚銅板、幾塊銀子……

    可惜的是,從今日朝會的情況來看,周長永第一次出手,便暴露出自己短淺目光的目光、與幼稚的視角。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馬過江河》,方便以後閱讀馬過江河最終章.烽火卷長空 339.覆水難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馬過江河最終章.烽火卷長空 339.覆水難收並對馬過江河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