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四章 文吉再次講佛法 順治豁然悟本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翩然一鶴 本章:第一零四四章 文吉再次講佛法 順治豁然悟本真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孤臣 搜書網()”查找最新章節!

    文吉一溜煙地跑了,順治悵然若失,心想此人必是個奇人,必定大有來曆!

    順治決定就近找家客棧住上幾日,希冀能再次遇到文吉,有許多疑問要當場請教。

    當晚順治讓小二煮了一碗素麵,吃完了洗漱一番,躺在床上,雙盤打坐,拿出那本普賢菩薩送的《如何修證佛法》參研。

    這本經書非常神奇,能夠隨著順治的修行顯現文字,順治的修為到哪,經書就現出相應的法門!

    順治淨手焚香,恭恭敬敬地翻閱佛經,之前修習過的文字還在,又現出許多新字。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沙七寶塔,一須臾,包括無量大劫。無量大劫不離開現前一念;現前一念沒超出無量大劫。能夠靜坐一須臾,這時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相,沒絲毫妄想,一念不生,萬緣放下。這時候縮無量劫為一念,放一念為無量劫。若能靜坐一須臾,或半個時辰,或、五個時辰,甚至七晝夜,還是靜坐。這時候真達到內無身心,外無世界,這種功德,比造河沙數七寶佛塔還大。

    為何?因為建塔的功德是有形相,故終歸斷滅。若能達到無身心,無世界,這時自己的般若智慧現前。這種智慧,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嗅之無味,但菩提覺性宛然存在。

    若能須臾間,在很短的時間內,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與本來佛性相應。本有佛性能照了諸法實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因為被無明遮蓋,本有的太陽光(智慧)不現前,被烏雲遮蓋了,而天昏地暗,於是分辨不清,以是為非,以非為是,認賊作子,顛倒妄想,故流浪生死,拔不出腿來。“

    順治看了滿心歡喜,當即放下經書,空心靜坐,不知不覺中入了定!

    在客棧住了幾天,雲岡石窟都遊玩遍了,也不見文吉的蹤影。順治隻好結了賬離開,往五台山而行。

    途中聽人說起,懸空寺是佛教聖地,順治心一動,問明了路徑,也在大同周圍,就騎馬前去瞻仰。

    懸空寺位於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原叫“玄空閣”。“玄”取自於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改名為“懸空寺”,因為整座寺院依山而築,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因此得名。懸空寺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建築極具特色,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

    順治騎馬到山腳下就仰望到懸空寺,分為“南樓”、“北樓”兩部分,中間以“長線橋”相連。

    整座建築,緊貼峭壁,遠望猶如嵌在峭壁,蔚為奇觀!

    順治把馬匹寄存在山下,拾階而上,遊玩一番,對古人的智慧嘖嘖稱奇!

    懸空寺以半插入山石的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虛實相生。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

    全寺為木質框架式結構,在陡崖上鑿洞插懸梁為基,樓閣間以棧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絕壁,下臨深穀,寺不大,但巧奪天工,也頗為壯觀。

    殿樓的分布全都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有聯絡,曲折回環,虛實相生,小巧玲瓏,空間豐富,層次多變,小中見大,不覺為彈丸之地,布局緊湊,錯落相依。

    尤其是連接“南樓”與“北樓”的“長線橋”,長約十米,橋上建樓,樓內建殿,殿內供佛!

    順治信步走上“長線橋”,細看之下卻大吃一驚!“長線橋”的一段欄杆上,赫然躺著文吉,雙手交叉墊在腦後,腳蹬欄杆,悠然自得!

    順治連忙上前,拱手為禮,說道:“文吉先生,這欄杆下麵是懸崖,極其危險,還請先生下來說話。”

    文吉笑道:“老朽世外之人,身無長物,樂天知命,何險之有?倒是公子,拋妻別子,一心成佛,卻又不得其門而入,如薪火交織,才是危險!”

    順治聽出一身冷汗,再拜道:“請先生移步,在下有事請教。”

    文吉哈哈大笑,“托”地一聲跳下來,倚著欄杆說:“你有什事,問吧。”

    順治再次施禮說:“前輩高人,上次承蒙指點大乘小乘佛教,在下還有不明白之處,請前輩賜教。“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孤臣》,方便以後閱讀孤臣第一零四四章 文吉再次講佛法 順治豁然悟本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孤臣第一零四四章 文吉再次講佛法 順治豁然悟本真並對孤臣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