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路線一:以“互聯網+”實現跨界,大舉建設生態係(2)

類別:未分類 作者:劉潤 本章:第27章 路線一:以“互聯網+”實現跨界,大舉建設生態係(2)

    當小米的電源做得便宜以後,我們的電源可以貼牌,幫別人的忙,甚至別人可以給我的電源做配件,將來我的電源多了以後可以給它做a,這又形成一個小的生態圈,它又是我大生態圈的一部分,耳機也是這樣。所以在我做這些事之前,沒有哪些既成的東西已經在我的生態鏈麵,小米過去隻有手機啊。

    我們做的主幹產品是手機、電視和路由器,我們會一點一點地延伸,構建我們的生態係統。這個生態係是我們這樣搭建的,現在它剛剛開始。

    生態係的股權投資是另一個重要的利益問題。

    微軟把核心產品做了之後,外圍是很多夥伴,這個夥伴生態係很大,微軟是把自己之外的部分當作生態係,我們不做的這些才是生態係,所以經常有一句話說微軟賺1塊錢,我們的夥伴這個夥伴指的是跟微軟沒有股份關係的機構賺16塊錢。小米談生態係的時候,是把內部當成生態係,或者跟小米有股份關係的機構當成生態係,這有點不一樣。

    黃江吉認為股份投資才是真正的互聯網模式的生態圈

    必須要有股份投資,他們才會覺得他們是這個生態圈的一部分。我們的模式在我看來才是真正的互聯網模式的生態圈。

    小米占有股份是讓大家都有足夠的合作動力,他們有動力把產品做好,支持我們的設備,我們也有動力利用我們的全部資源協助他們成功,跟他們深度整合。我覺得這是在強弱之間非常巧妙的,而且是可以執行的一個模式。不可以過多地控製,那樣會讓他們覺得這不是他們想要的。但也不像蘋果,有很多事情他覺得不用外麵人做,自己建立團隊做。你會發現自己建立一個團隊之後,那個團隊麵的負責人,他會覺得自己是打工的,他不會作為創業公司的創始人來工作,如果有些事情琢磨不明白就會晚上睡不著覺,直到琢磨明白為止,他不會為一個事情糾結到一夜白發。但是創業者就需要有這樣的擔當,你要真的把它當作自己的公司,我怎樣都要把它做成,這樣的戰鬥力是完全不一樣的,創業者相對於一個職業經理人的動力是完全不一樣的。

    劉德介紹了小米的“不控股投資”方式

    我們投資每個領域隻占這個領域非常少的一部分,我們不是控股,那不是屬於我們的公司,那是非常獨立的公司。我們隻是通過適當投資的方式來打造大家的利益一致性,減少溝通的成本、降低信任的成本。我們都不用討價還價了,我們賠了一起賠,賺了一起賺,我在你這兒是個小股東,我們是想把整個的商業邏輯簡化。

    小米生態係內的關係是和諧的,但小米跟電池企業合作,跟耳機企業合作,跟手環企業合作,都選擇一家合作夥伴,那它是不是變成整個行業中所有其他廠商的競爭對手了

    洪鋒從小米的初衷出發做了解答

    我們隻不過是做我們想做的事情,雷總有個點睛之句,“我們要讓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的樂趣”,這就是我們想做的事情。

    洪鋒的這個回答屬於夢想級別、理念級別的東西。具體到小米手環上麵,選了一家公司做小米手環之後,其他所有手環變成小米的競爭對手,這不太像穀歌的做法,這像蘋果的做法。雷軍說過,我隻做電視、手機、路由器這三個東西,因為這三個東西是構築平台核心位置的東西。小米其實是一家平台級的公司,所以要做這三個東西。可是手環、電池、耳機不是平台級產品,這個東西也做的話,會讓小米的合作夥伴麵臨很大的擔憂,小米一旦進入我這個行業之後,就把我給滅了小米現在的規模和能力確實能影響很多行業。

    在微軟的合作夥伴大會,曾有一個合作夥伴站起來說,他有一個女兒,他很愛她,做了很多生意都是為了她,可是他發現,他做了一件事情之後,微軟幹了,後來他又做了一件事情,微軟又幹了,微軟每幹一件事情都把他滅了,他的規模跟微軟沒法兒比。他說“我現在就希望你告訴我,微軟到底哪件事情是明確不會幹的”這件事情給微軟造成非常大的震動,我們是做平台的,守住自己平台的核心,其他的東西不要碰,否則整個生態係就會以我為敵了。為什蘋果今天利潤很高,但是占有率比穀歌要少,因為整個硬件生態係是以穀歌為核心的,以蘋果為敵的。

    洪鋒回應說

    我覺得這個理解跟我們的初衷有一些差異,我們需要做第一推動力的事情。我們要設計一個產業到底是怎樣的,這些東西到底怎互聯互通,這需要一些合作夥伴的幫助。我們不可能把這個行業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我們是選擇最重要的幾個使用場景,跟其他公司合作,而且我們的投資占的股份也不是太高,主要還是看他們把這個事做出來。

    對於小米進軍各行業,大家其實不必太擔心,科技領域風水輪流轉太多了,科技領域永遠不會有所謂的巨人,其實都很脆弱,因為巨人發展太快,隻要一犯錯誤,兩三年就不行了。

    劉德也有類似觀點

    我們關注的領域市場都足夠大,比如說移動電源,這是個足夠大的市場,我們投了一家,可能還有若幹家友商在外麵。所以在市場未必會樹敵,至少我們沒這想。

    但是如果某個行業的其他企業真的因為小米與一家企業的合作而垮掉,那小米怎看待這個事

    劉德認為

    我們每次努力找在這個領域最強的選手、最符合我們價值觀和調性的合作者。其實他不和小米合作也是最強的,將來市場競爭、自然淘汰,可能慢慢也會把它自然選擇出來。所以,不是小米出現改變了這些,結果都是一樣的。

    黎萬強認為

    未來標準化產品都是高度聚集的,這個事情不是小米決定的,這是一個行業的規律。首先不是小米把它們消滅掉,是商業發展規律把它們消滅掉。這種時候每個行業不管一家還是兩家企業,你願意加入到小米體係,我反而是幫助你。

    2014年12月,雷軍在接受各路媒體采訪時,對這個問題作了最新的、明晰的表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互聯網+:小米案例版》,方便以後閱讀互聯網+:小米案例版第27章 路線一:以“互聯網+”實現跨界,大舉建設生態係(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互聯網+:小米案例版第27章 路線一:以“互聯網+”實現跨界,大舉建設生態係(2)並對互聯網+:小米案例版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