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窮水盡故人來(下)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空穀流韻 本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窮水盡故人來(下)

    阿眉沒有摘下麵紗。

    何文哲不足為慮,靈州之戰是兩年前,況且沙場對壘不是微觀的對視,當時靈州城上焦頭爛額的何將軍,哪就看清了吐蕃公主的眉眼

    阿眉隻是覺得,與宋若昭見麵,隔著一些什,似乎更自然。

    所幸,除了麵紗,還隔著薛濤與蒙尋。

    與阿眉一樣,裹著保護色般的回紇長袍的薛濤,從高高低低的織物後走出來。

    “陸學士得到夫人設法遞送的消息後,暗中也知會了韋節度。隻是,陸學士在長安,似乎對於普王如何舉事,尚不得要領。”

    聽薛濤說完,宋若昭將目光投向阿眉。

    “皇甫夫人,你莫看著我,你們說的李升,與那普王有何周詳的計劃,我一無所知。這個李升,與我打過的交道,隻在贖回皇甫大夫一事上。夫人欲知其中關節,不妨問問自己的夫君”

    阿眉撫摸著搭在手臂上的一塊官布,邊說邊撫著布上的回紇汗國印記,

    若昭聽這位亦敵亦友的女子,不待自己開口相問,便如此彈了回來,反倒覺得釋然,和一絲驚喜。

    若昭腦中,對於阿眉曾經的舉手投足,甚至語氣的細節,都記憶猶新,因而她能確認,此刻的阿眉,不是在演繹一種諷刺、倨傲、慍怒或者爭辯的態度。

    阿眉用了最有效率的語言,敘述客觀事實。而令若昭驚喜之處在於,阿眉軀體那種寒涼的沉鬱,寡淡了許多。

    前日與葛撒力一同牽著駱駝來到宅院送禮的,還有喬裝的蒙尋。那個瞬間,當若昭明白眼前遮掩著麵容的男子是誰時,意外和錯愕無以言表。

    但眼下見到阿眉,若昭感到,她的變化,並不僅僅因為上天將最大的欠債償還給她。

    一個人倘使無法從自悟走向自主,功名利祿與情愛疼惜要來救贖她,也難。

    “不妨問問自己的夫君”對於這句話,若昭卻又隻能苦笑,自己為著能站在這,曲意違心的滋味,無法向外人道。

    這便是多少人的現狀,看別人的路清清楚楚,輪到自己唯剩唏噓。道理都是越來越懂的,日子卻過得不好。

    隻聽薛濤又提了第二樁事:“夫人,吾等輾轉來奉天,也不獨獨為了打探新的消息。夫人若要離開,吾等亦可想辦法。”

    若昭道:“隨我來的那個胡人將軍,是個厚道人”

    阿眉一聽便明白了,淡淡道:“你不願連累他,自可仍由他送回城。就算奉天城守卒查驗森嚴,若我沒記錯,建中年間奉天之難,你向守軍獻過地隧之計,城有地道。你今日既能出來,說明皇甫珩已經未將你看得那緊了,你不妨趁他練兵之際,設法自地隧出城,吾等在城外接應你便是。”

    阿眉說著說著,忽然發現若昭眼中閃過別樣的感激神采,頓時生出幾分不自然來,往立在一旁的蒙尋身邊靠了靠,添了故作疏離的口吻道:“我答應了薛娘子來走這一趟,自會盡力,你快些拿個主意,莫耽誤我與尋郎繼續行路。”

    宋若昭深吸一口氣,沉默片刻,終於開口,將自己的猜測與決定盡數道來

    三人之中,薛濤固然有不負韋皋所托的心氣,蒙尋則更有效力於唐人的動力,因而他凝神聽著這位夫人的話,聯想到從前的攻伐經驗,越聽越覺得有道理。

    然而不待若昭說完,阿眉卻作了意興闌珊之色道:“我好容易得了自由身,一心往金川向佛譯經,為何又要受你們唐人驅使宋若昭,我與你五年前在這奉天同曆患難,後來又因國事在長安朝堂誣毀於你,故而此番來救你出城,交待了舊誼,贖了舊怨即可。那普王李誼惡不惡,反不反,那李家是誰坐江山,與我有甚幹係。”

    冷漠,未嚐不是一種冷靜,而交談對象是冷靜的,未嚐不是一件幸事。

    宋若昭初到奉天城時,猶如落到井底的枯葉。然而當她發現,與高振一樣被她冒險嚐試相求的何文哲,在默默履行自己的諾言時,她逐漸潰散的意誌似乎又聚回了一些。直至薛濤等人忽然出現,令她明白塔娜無恙,並且不止陸贄一人得到了她的報警,她就仿佛城頭孤卒見到了遠方山穀中右軍的一盞牙旗。這個孤卒一點點爬了起來,重拾鬥誌。

    此刻,她對那位最難說服的合作夥伴,報以同樣的冷靜口吻:“阿眉,興元元年夏天,在這奉天城南邊的武亭川,你的軍隊中發了一場瘟疫,你知道它因何而起嗎”

    今歲,成都府的木芙蓉花,未到入秋便開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暮雲》,方便以後閱讀大唐暮雲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窮水盡故人來(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暮雲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窮水盡故人來(下)並對大唐暮雲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