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烽火城西百尺樓(上)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空穀流韻 本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烽火城西百尺樓(上)

    戰爭,就像吟誦詩歌一樣,是這個時代最為頻繁的人類活動。

    如果說文字還可以像皎白月光、清寒花露一般寫意而無用,那軍事防禦城池的建設,必定是務實而考慮周詳的。

    三十年前,吐蕃趁安史之亂之際,瘋狂向東蠶食邊軍空虛的大唐國土,使得河西、隴右在短短數年間便淪為穹廬赭麵之地。同時,原本遊牧於西北方、又受著吐蕃與回紇欺壓的黨項人,其中幾個強大的部落亦南下中原尋求生存空間。

    左支右絀的情形在帝國平定安史之亂後略略緩解了一些,因為朝廷通過容忍驕將的代價,進一步明確了關內道上的八個軍事重鎮。

    朔方、夏綏、涇原、鳳翔、邠寧、鳳翔、鄜坊、振武、天德。

    其中,鄜坊、邠寧、涇原、鳳翔四鎮,是緊緊圍繞京畿的最內一條防線。朔方與夏綏是第二道,靠近回紇邊境的振武和天德,則是防禦吐蕃的第三道防線。

    防禦的關鍵,是對於進攻長安的道路的控製。吐蕃人翻越隴山後,有兩個選擇,一是從鳳翔控製的穀地往東南進入前往長安的通道,二是從涇原鎮或者邠寧鎮內的道路南下進入長安。

    但鳳翔鎮的道路較為崎嶇,不利於行軍,因而吐蕃人更傾向於選擇第二條道路。

    最開始,吐蕃人占領了本屬涇原鎮範圍的原州,正洋洋得意時,卻發現朔方、涇原、邠寧三鎮,其實是形成了一個瘦長的“品”字型包圍圈,吐蕃人即使以原州為據點,攻擊任何一個軍鎮時,都會在腹背受到另外兩個軍鎮的唐軍的反攻。

    明白了大唐戰略部署的吐蕃人,開始將目光投向了靈州。隻有解決靈州這個北邊的唐軍援應基地,進攻才不至於被掣肘。

    “因而,吐蕃人就算無法打下靈州,或者打下靈州卻無法長時間占據,他們也會想盡辦法破壞靈州的稼穡,逼得我大唐減少靈州的守軍,杜刺史請想,是也不是”

    鹽州軍府內,司馬李升問刺史杜光彥。

    “唔,沒想到李司馬原本在蜀地為官、後又升遷西京主理東宮事務,對我大唐西北諸鎮軍防往事,竟也這般熟悉。確實,老夫還在舊時朔方軍中做小卒時,那蕃子便常常進犯靈州,未必猛攻城池,而是蹂躪莊稼、破壞灌溉、劫掠農人西去,皆是欲令朔方軍缺糧斷餉之舉。”

    李升點頭,半帶著恭維,又半帶著啟發道:“杜刺史多年戍邊資曆,自是比下官知曉得更深更細。但靈州如此重要,朝廷就算千迢迢地運糧,也定要保障其供給。朔方鎮東邊的夏綏鎮,農事興盛,夏綏的軍糧秣草可西行保障靈州,隻是須經過鹽州。靈州兵強馬壯、城池堅固,夏綏則曆來有河東鎮的馳援”

    他還未繼續,杜光彥的臉色已然又愁苦了三分,原本討喜的彌勒麵龐成了皺縮的東陵瓜一般。

    “李司馬,老夫再是混時日、和稀泥的性子,畢竟沒老沒瞎沒呆蠢,那大局的走向,還是能理會得。平涼劫盟,唐蕃算是徹底翻了臉,百年內再無議和的指望。老夫放眼望去,周遭諸鎮、諸州,哪個將帥都比老夫強上百倍,但聖主偏生是個忌憚邊將甚於忌憚蕃子的多疑之君,邢君牙也好,韓遊環也罷,守住自己的地盤不叫蕃子糟蹋了就不錯了,除非蕃子兵鋒直指長安,否則他們才不會出鎮救我鹽州。老夫的鹽州立於運糧要道上,如今唐蕃開戰,吐蕃人定是直奔我鹽州而來。老夫若再跑,隻怕聖主正好要了老夫的腦袋,充作平涼劫盟的替罪羊。”

    李升卻淺淺笑道,帶了嗔意道:“那杜刺史為何不對郭家的大郎君應許一聲,願意放三千安西軍進鹽州城先駐紮著”

    杜光彥癟著嘴:“李司馬,上頭神仙打架,吾等最是惴惴不安。那郭家在中原,是聖主早就削了羽翼的,西域遠在萬之外,安西軍交給郭昕也就罷了。如今郭大郎竟又要領他叔父的兵力,染指中原戰事,而且是入我鹽州駐防,隻怕聖主又生了旁的想法。”

    李升倒也不急不躁:“杜公,下官素來是明人不做暗事,一早便與杜公交了底,聯絡郭鋼,縱然是有結交權貴的心思,但也確實想為鹽州的防蕃大計出力,襄助杜公以滾燙的新軍功,贖了誤報邊情的舊罪。但下官勸了數次,杜公若仍在躊躇,亦無妨,蕃子來了,我李升再出城轉圜乞和便是。”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暮雲》,方便以後閱讀大唐暮雲第二百九十三章 烽火城西百尺樓(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暮雲第二百九十三章 烽火城西百尺樓(上)並對大唐暮雲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