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焯躍料理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太黃君 本章:第287章 焯躍料理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食光記 搜書網()”查找最新章節!

    潮汕話的焯讀“chao”,是將食材放沸騰的水燙熟,趁熱撈出的一種食法,講究的是刀工和食材的鮮度,例如牛肉火鍋,在潮汕地區就叫“焯牛肉”。

    “躍”的升級版“焯躍”,大約半年前已聽聞,當時見它被歸類在火鍋,也一度猜測是家不走尋常路的打邊爐?將其念做“超越”。當然,若要開火鍋店,隻需叫“焯”即可,多此一“躍”,想必有過人之處吧,後來各種劇透出來,先看價格,嚇了一跳,再看用料,東海黃魚、汕頭響螺、阿拉斯加長腳蟹、花膠鵝肝......不止良心未泯,是挺有良心了!於是便計劃省吃儉用,找個好日子過去品嚐。未料機緣巧合,竟是提前來了。

    店和“躍”同在南豐匯四樓,位置隱秘,現今的高端餐廳流行把店名變成低調的門牌號掛在牆上,焯躍也隻在牆上寫了“焯躍”二字,需要侍者帶著從隱藏的門進入,同是吧台,桌椅比“躍”要舒適大氣得多,到場較晚,錯過了食材展示環節有點可惜,店內光線昏暗,離開時才發現那把舒服的椅子是新榮記同款。

    進店後第一道仍是暖胃湯,乳白色的湯汁飄起熟悉的家鄉味,嚐了下,是馬蹄骨頭湯,但似乎又運用了一些西式的做法,和家做的鹹口的湯相比,焯躍的湯有香甜的馬蹄味,卻又不會奪去豬骨本身的濃香。對習慣和熱茶的我來說,這湯溫度正好,就不知道有沒有人反饋燙了些。

    湯畢進入正題,最先上來是五合一的焯躍頭盤,廚師告知按豌豆撻百合扇貝紅魔蝦響鈴海膽魚子醬的順序品嚐,也可以用魚子醬作為佐料,一輪下來,印象最深的是豌豆撻,上次吃如此脆甜的豌豆,還是在甬府,這個撻單獨拿去做西餐的開胃小點也會十分優秀,因滋味已趨完美,我實在不忍加魚子醬,生怕畫蛇添足。第二喜歡的則是響鈴海膽,這款的靈感竟是來自壽司,用酥脆蓬鬆的響鈴,代替有空氣感的舍利,類似豌豆撻的一脆一甜組合,但前者清新,後者香濃。西班牙紅魔蝦,淋上蝦腦製的汁一樣令人印象深刻,不過相對於前兩款的1+12,就顯得驚喜不大。剩下的兩樣,因我沒飲酒,缺少靈魂,當魚子醬、扇貝少了伴侶,腥味還是吃到一點,但百合真的甜!總的來說,這款頭盤華麗又不失講究,若是把後麵的十道焯菜比喻成足球場上馳騁的運動員,頭盤是堪稱銅牆鐵壁的門將了。

    正式用餐,共有十焯,二冷八暖,分別如下:

    煙焯金槍魚:這是一道元素豐富的菜,主體是西式的金槍魚韃靼,技法則是西式的煙熏,而將洋蔥絲等料頭攪拌均勻的吃法,又致敬了順德的魚生,但撥開那些迷霧,我覺得最好吃的,還是金槍魚肉的本味,是的,個人還是認為金槍魚厚切了直接吃最好,和後麵的九道菜相比,它像個替補隊員。

    冰焯象拔蚌:象拔蚌做刺身,搭配芥末醬油就好吃,或許有人覺得俗氣,但也說明經典難以打破,這道冰焯象拔蚌就是一種嚐試,但見廚師拿出一瓶金不換醬油(有點後悔沒要一口嚐嚐),我想估計是萃取了金不換香味的醬油吧,這是羅勒的一種,在潮汕和台灣地區很常見,和貝類的薄殼、花甲是好朋友。厚切的象拔蚌用醬油、冰水浸泡過,撈起再撒用液氮急凍的金不換葉,壓碎後即可食用。這道菜多半也是配酒更好,我覺得鮮甜好吃,比起金槍魚,它可以獨當一麵,但記憶,還是認為金不換在炒鍋略翻炒下時,釋放出的香味更迷人。

    湯焯響螺:在潮汕文化,響螺既是珍貴食材,又有詼諧一麵,比如吹螺,就是講人說大話,不靠譜,這個可以拿來吹的螺,便是響螺。但響螺作為食材,卻絕非靠吹。經過相對清冷的頭盤和兩道涼菜,從響螺開始,進入個人喜歡的熱菜環節。焯躍使用的是雞湯焯響螺的簡樸做法,保留了響螺的鮮脆,更大的創作在於使用螺頭和紫蘇製成的醬,搭配醬汁增添傳統粵菜“紫蘇炒田螺”的風格,這到讓我想起潮州的一個民間故事,一對懶夫妻,在桌上吃著田螺,酒足飯飽,便大吹法螺,想著田螺殼若變成黃金,他們將如何,當然田螺終究成不了黃金,懶夫妻唯有惆悵收場。湯焯響螺和這個故事一樣具備響螺、紫蘇田螺兩種元素,卻無懶鬼的俗氣,而是廚師勤勞努力的結果,雅俗合一,值得稱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食光記》,方便以後閱讀食光記第287章 焯躍料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食光記第287章 焯躍料理並對食光記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