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 大豆油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樹葉上的水珠 本章:第47節 大豆油

    要想在鹹陽做早餐,炸油條賣,或者進行炒菜,必須先要有植物油,

    而在戰國根本就沒有出現植物油的說法。

    不過,要想有植物油,按照目前的農作物,戰國隻有大豆,

    大豆在戰國被稱為菽,是五穀之一,在秦漢以後才改稱為大豆。

    而花生,玉米,油菜籽等農作物還沒有。

    油菜籽在20世紀中期分別從英國和意大利引入到華夏國。

    花生是花生原產於美洲的巴西和秘魯,明末傳入華夏國。

    玉米原產地是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魯一帶,也是明末時期傳入華夏國。

    …

    於是,公孫飛選擇大豆進行榨油,並按照在農村壓榨的方法對大豆進行榨油。

    在榨大豆油之前,有許多準備工作要去做…

    首先公孫飛對大豆進行挑選,因為大豆有很多雜質,例如野草仔,以及爛掉的大豆,夾帶的泥土、莖葉等雜物,

    如果不挑選出來,會影響油脂和餅粕的質量,而且會吸附一部分油脂,降低出油率。

    並且還能影響大豆油的口味。

    雖然這樣說是很簡單,對大豆進行挑選,可是工作量太大了,要知道現在是戰國時期,沒有機械設備輔助完成。

    如果手工要一個個這樣挑選的話,哪有多難?按照現代計算,這大豆的重量有200公斤重。

    一公斤大豆大約有5千粒,可以去算算,這200公斤大豆要是這樣挑選,一個個挑選那能何年馬月才能完成。

    算了吧,就這樣吧。公孫飛想放棄大豆挑選。

    可是,這些壞的大豆以及雜質很影響出油率!並且還影響大豆油的口味…

    如果,放在21世紀,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直接用機器挑選。

    這可怎辦?公孫飛看著眼前兩百公斤大豆,難住了。

    …

    這時,公孫飛想起在農村的用竹條編製的篩子,其形狀像臉盆,比臉盆大,但底部是漏空,成圓形,

    篩子底部漏空成圓形的原理,就是可以讓大豆的雜質,或者小的,通過孔掉出去…。

    那些壞的大豆,通過篩子與平麵呈現50度角度斜坡,把大豆放在篩子上方,再加些力量的抖動,好的大豆則是自然滾落下來,而壞的大豆,其表明已經爛掉,已經不是圓形,很容易卡在篩子底部圓孔,不容易自然滾動下來…

    從上麵滾下來的大豆基本上是好的,成圓形,顆粒飽滿。

    也就是說,篩子通過一定的動力作用可以將物質進行按照顆粒大小進行分離。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戰國第一贅婿》,方便以後閱讀戰國第一贅婿第47節 大豆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戰國第一贅婿第47節 大豆油並對戰國第一贅婿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