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五八 三年三戰(11)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我是蓬蒿人 本章:章四五八 三年三戰(11)

    乾符,秋。

    齊魯大地,青州。

    與狄柬之齊名的張仁傑,停馬路口,望著不遠處的青州城,麵色複雜。

    青州是平盧節度使的治州所在。

    自從博爾術攻掠齊魯以來,齊魯州縣淪陷不少,兩個節度使的兵馬都被打散,現如今,整個齊魯的大局,就靠平盧節度使撐著。

    好在經過一兩年的鏖戰,博爾術的兵馬傷亡不小,加上後援不濟,攻勢已經乏力,戰局平穩下來,已經數月沒有大戰。

    因為齊魯的重要戰略地位,朝廷對平盧的支援力度不小,各種取自江南的物資財帛,乃至招募的義勇、修行者,都通過海運源源不斷抵到了青州。

    眼下,平盧節度使堪稱是兵強馬壯,雄踞一方。

    前段時間,宋治在縱觀國戰大局的現狀後,向平盧節度使王師厚下令,讓他在秋八月,調集重兵反攻,奪回被天元大軍侵占的淄州,扭轉齊魯大地的攻守大勢!

    宋治下達這樣的命令,是有原因的。

    乾符十三年到乾符十四年,大齊敗多勝少,不斷丟城失地。

    汴梁東麵,趙玉潔從曹州南部退到了宋州南部,兗州也沒守住;汴梁西麵,鄭州、洛陽、許州、汝州都丟了。

    整個中原,前左右三麵都已經淪陷的汴梁,單獨凸在前麵,隻靠著東南麵的陳州、宋州,才不至於孤立無援。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汴梁釘死了沒有失守,穩住了中原核心。

    在這一階段的戰爭中,大齊雖然敗多勝少,但也給北胡大軍造成不少殺傷,沒有像國戰初期那樣,一觸即潰,各地駐軍也沒有如河北的大軍那般,望風而敗。

    乾符十四年到乾符這一年,經過兩年不斷進攻的北胡大軍,不可避免兵鋒減弱,各地遂相繼穩住了陣腳,大部分節度使都能守住城池。

    入夏以來,黃河南岸的北胡大軍,已經沒有像樣的大勝,絕大部分地方的軍隊,在攻勢不順的情況下,都停止了進攻,養精蓄銳。

    河北雖然有援軍南下,但因為各地義軍的牽製,能抽調的兵馬實在太少,一萬兩萬的,根本不解決問題。

    因為義軍的堅挺,激勵了河北民心,所以綠營軍的規模,一直沒能有效擴大。

    綠營軍雖然在跟義軍交手,不斷有戰損的情況下,還能維持十餘萬的規模,但也隻能配合各地北胡駐軍應付義軍,無力南下。

    黃河南岸的北胡大軍,後援乏力,戰損就是實打實的。

    他們畢竟是異族,就算強征地方青壯,逼迫他們參戰,後者也總是逃竄,一旦戰事激烈,兩軍陷入混戰,還經常臨陣投靠王師,反戈一擊,根本沒法用。

    而大齊軍隊的後援,卻是源源不絕,戰死了十萬人,不用多久就有二十萬生力軍。新卒老卒搭配使用,在血火戰鬥中,雖然損失不小,但形成戰力也快。

    大齊雄厚的民力物力,已經體現出巨大作用。

    此消彼長,到了眼下,中原戰局趨於平穩,各地的節度使守住地盤,沒有太大問題,雙方漸漸陷入了對峙之局。

    在這種情況下,宋治審時度勢,決定在局部戰場上開始反攻!

    他選定的第一個對象,就是平盧節度使。

    張仁傑在城門匯合了迎接的官員們,由對方領著進城。

    “廉使軍務繁忙,今日無暇接見張大人,大人就在驛館先歇息半日,有什需要,隻管吩咐就是。”領頭的官員,把張仁傑帶到了驛館。

    他嘴中的“廉使”,是節度使麾下的文官們,對節度使的習慣稱呼;至於軍中將校,則更喜歡稱呼節度使為“軍帥”、“大帥”。

    張仁傑身為天子使者,而且是三品大員,到了地方,王師厚不親自出迎也就罷了,竟然還不肯當日見麵,張仁傑難免不滿。

    但他並未多說什,就在驛館等了一日。

    到了第二天,當張仁傑穿好官服,準備去見王師厚時,卻被昨日的官員告知,王師厚在軍營處理緊急事務,暫且無法分身,請他稍後。

    這一等,就是一整日。

    黃昏時分,官員向張仁傑賠罪,說明日一定能見王師厚。

    第三日也沒有見成。

    第四天同樣沒見成。

    “王師厚這是目無聖上!大人,下官看,王師厚眼中已經沒有王法綱紀了,應該立刻稟報陛下,將他捉拿治罪!”隨行官員憤怒的向張仁傑進言。

    張仁傑的憤怒並不比屬下小。

    可他沒有發作。

    隻是到了,一大早他就梳洗完畢,帶著隨行官員,擺開天子使者的儀仗,不顧接應官員的阻攔,直奔節度使府邸而去。

    “張大人,廉使去地方巡查防事了,沒在府中,大人現在過來也見不到,不如還是回去歇息,等廉使一回來,下官一定立馬稟報!”

    到了節度使府邸大門前,接應官員還在苦口婆心的勸說。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第一氏族》,方便以後閱讀第一氏族章四五八 三年三戰(1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第一氏族章四五八 三年三戰(11)並對第一氏族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