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西大街將軍救寒生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香山野人 本章:第十一回 西大街將軍救寒生

    話方譽樺回來,與劉先彬商酌定了計策,要抓盜賊,眾僧一個個麵麵相覷,都不知如何是好,方譽樺道:勞煩諸位師父們恩德,容我在這大雄寶殿內歇上一宿,明早必有結果,眾僧也是病急亂投醫,隻得信了方譽樺之言。方丈用素齋款待二人,方譽樺與劉先彬在大雄寶殿內吃飯不提。

    至夜,先彬吹了殿內燈火,趕身出道殿內,埋伏在石獅子下,那盜賊果然來了,身輕如燕,腳踏房瓦,從而降。俱是輕功厲害之人。此人揭開房上琉璃瓦,細細看了個仔細,蓋了琉璃瓦而下。隻見黑路之中,那人從袖摸出佛寶舍利子,再三頂禮佛祖,道:佛祖饒我盜取佛寶舍利子之罪,本非已意,隻因一時衝動,老母病積一直不得,故此前來偷去佛寶,人實在愧對雙親之訓誡,古人雲,不孝之人人人可誅,今我不得報答,唯有一死而已。罷,舉起短刀要來自盡,劉先彬丟出石子,將短刀打飛出去,那人大驚道:你是何人,為何夤夜前來,莫非是來抓我的?劉先彬還未來得及明緣由,兩旁燈火通明,一寺僧人圍住大雄寶殿一個個水泄不通。吼道:麵的賊人還不出來,莫是大老爺到了,才敢出了?那人放下佛寶,大踏步走出殿外,道:佛寶是我所盜。眾僧也不問清個來龍去脈,捆了那人,提著去了京兆尹不提。先彬勸也不住,隻得作罷。方譽樺道:先彬,本朝律令,盜人財物者,五貫錢脊杖二十,十兩紋銀者充軍,何況此等佛寶舍利子舉世無雙,一國難求也。此仁人不得一生爾。先彬醒悟道:啊呀!方才聽他直言,並不是個壞了心的,如今死去,先彬豈不是大罪一件?方譽樺道:我等不管官,隻得找神宗去。二人來到金鑾殿前,參見神宗,神宗道:二位愛卿,何事如此緊急,前來尋朕。劉先彬道:啟奏陛下,臣等昨日在白馬寺見得如此之事,遂將所經所過前前後後推一遍,神宗連連點頭道:此人當時一時糊塗,隻可惜律法不改,錯殺善人。也罷,你等二人持朕之口諭,前往京兆府宣旨,二人領了神宗赦命,徑往京兆府來。

    那京兆府頭可是真夠熱鬧,眾衙役將那人捆綁起來,那人也不回話,隻是低頭歎個氣,衙役道:兄弟這是何苦,偷了錢財索性打板子便是了,可如今你盜了白馬寺的佛寶舍利子,這可是大罪,輕了要你充軍西北,去了十年八年,人都無得全屍,重了當堂判死,推出西大街菜市口斬首示眾,以儆效尤。那人也不答話,隻是慚愧慚愧,眾衙役看著他卻笑起來,那人仍舊低了個頭。京兆尹擊鼓升堂,將那人推到公堂之上,京兆尹道:堂下何人,何故盜竊白馬寺佛寶舍利子?那人道:稟大人,人乃是大興門外劉家坡子的劉柏餘,隻因今年黃河水泛濫,鄉饑民陳群,人才迫不得已,前來盜竊佛寶,救老母一命。後來心生悔意,遂到白馬寺還了佛寶。京兆尹道:好個孝子賢孫,那你不知國有國法的?劉柏餘道:人實在不知。一心隻救老母。京兆尹道:劉柏餘,你可認罪?劉柏餘道:人知罪。難逃一死。京兆尹道:竊疾為下萬惡之首,犯一則二,二則無窮,罪愈積增,而汝心亦不知本心,雖是孝子。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拍了驚堂木道:劉柏餘聽了,因你盜取白馬寺鎮寺之寶佛寶舍利子,佛寶舉世無雙,雖歸還佛寶,仍舊為盜竊之罪論處,定明日午時三刻,西大街菜市口斬首示眾。劉柏餘認了伏誅,隻得心如死灰一般。仍舊羈押牢之內,京兆尹吩咐牢頭多些照看,取了二兩銀子給了牢頭,就著去買鹵菜燒酒回來。與劉柏餘吃喝。

    看官,為何劉先彬不曾進來救那劉柏餘,隻因為京兆府乃是京畿要圍,宮頭也要畏懼三分,劉先彬在府門口看的是人山人海擠了一開,那有的進去,更何況人音嘈雜,你一言我一句,誰知道他在那大喝著哩,劉先彬連喝幾聲,無人應答,隻得守在門旁,聽的明日午時三刻西大街菜市口劉柏餘要斬首示眾。劉先彬大驚:此乃善人,何罪有之?複要問個明白時,眾衙役已將劉先彬退開,劉先彬好生懊惱,方譽樺勸道:。彬爺也莫與他幹著急的是,隻好明日京兆尹出巡之時再來與未可,先彬無奈,點點頭應了下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陳英烈傳》,方便以後閱讀大陳英烈傳第十一回 西大街將軍救寒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陳英烈傳第十一回 西大街將軍救寒生並對大陳英烈傳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