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黃國棟初說西北事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香山野人 本章:第十二回 黃國棟初說西北事

    劉先彬救下劉柏餘,劉柏餘連連叩謝,口稱“恩公”,先彬道:咋家看你是個好人,不忍得你失去性命,從今往後可是隨我如何?劉柏餘道:恩公救命之恩,人無以為報,隻奈何家有老母在堂,常言道:父母在,不遠遊。如今人老母饑餓,還請恩公救濟。劉先彬當即去了洛口倉取十萬石救濟糧出來,命手下等人與劉柏餘取大興門劉家坡發放,施舍粥飯,暫且將災民安頓,又親到劉柏餘家中,送去束脩二十條,白米三百斤,緩就其家困境。老母問道:我兒,如今是什世道?竟然官府開倉,救濟百姓?劉柏餘道:阿姆,此事乃恩公所為,他還救了孩兒一命。老母道:孩兒該當謝恩與他,休得虧負了恩公大人。劉柏餘道:適才恩公了,將阿姆搬到長安去,也好歸方故土,掃祭茂陵武皇帝之位。劉柏餘攜了家當,自背口大鍋來了兵部。劉先彬即日啟程,與方譽樺打前站,劉柏餘護送老母慢走,到了長安,劉先彬將老母安置在長安謙易坊居住,劉先彬尋來劉柏餘堂族人,令其安頓,毋使缺乏衣食,劉柏餘了軍情急進,不可懈怠,隻一日,到了遼州。劉先彬喚出李世興,付安俊傑二人見了,封劉柏餘為中軍參將,李世興為右軍參將,付安俊傑為左軍參將,三人各執三軍大令,虎符,劉先彬親掌遼州軍務,督辦全局。掛河北道行軍大總管皋旗。讓李世興率右軍三千,護送黃誌雄出關,先彬送至十亭,拱手下馬道:先生此去,務必使月氏再興,兩國安定。先彬要務在身,恕我不能遠送了。黃誌雄道:先彬的哪話?你我雖然官秩不一,然情同手足,生死弟兄,還有什兒女情長之話。我今一去,萬望先彬將長城五口修繕。各處關隘謹防偷襲。先彬道:這是自然,先生好去!劉先彬見道旁楊柳正是出芽,折了柳枝贈與黃誌雄,誌雄會同李世興徑往玉門關去了。劉先彬戀戀不舍,於是三跪九叩之禮,當成作詩一首,以餞別黃誌雄,乃是:西去陽關路千,君恩似海難報即。願得素生知守昧,甘甜也為池中魚。當下先彬作詩已罷,正在望著西北方向瞰望之時,方譽樺道:先彬,可莫是如此傷悲,離別時日,當有再見之時,何必戀戀不舍,望此興歎。隻當躬親軍務,會同眾人把守西陲,巡牧四方,則下幸甚,社稷安寧,自然功德無量,名垂青史。我等雖為人,終究難逃世事縛索,何不盡力而為耶?先彬呆呆了良久,方才轉頭回來,道:昔日在劉家莊時,也曾讀過稼軒詞句,其中“醉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一句,分外勾情,知道西北原是大漠八百,瀚海九萬重,四壁空涼寂寞,烏雲鴉雀不飛之地,到此以來,遊曆已久,仍不能窺探三分,還要請得一位本地的向導才得好。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兵家要訣也。二人商議已定,便撰出布告尋訪向導。然而一日過了,也是一日並無人來揭榜,劉先彬心焦灼,每日要到榜前看個二十來遍方得安歇,隻是因為開春一到,韃靼便要南下擄掠百姓牛馬,劉先彬焉有不急之理?奈何神術不得用,隻得靜靜等待。

    忽的有一日,一個賣魚的漢子打從西南方來,走過榜時,細細定睛一看,卻是大聲笑道:“這個榜我不來揭更還有誰。”於是撕下榜單,自稱西北通知,無一不知,無一不曉。劉先彬來看之時,冷不丁的大吃一驚,你道此人誰也,原來是昔日薛家集上的漁戶黃國棟是也,劉先彬道;“先生不在薛家集打魚,來此有何指教”。黃國棟道;“咋家棄了漁戶的也不敢去罷,遊離北國,今番遼州開放榷場,發布告示,召集各地向導,咋家愛湊個熱鬧,於是就來了這,又聞得人大人在這當了大官,一來則是立功,二來則是敘舊罷了。”劉先彬大喜,命人在北興侯府設下宴席招待,取了地圖二十張與黃國棟驗看,黃國棟撤下地圖,道:不勞二位大人費心,咋家自有胸腹韜略,西域山河草原關隘無一不知,無一不曉。隻罷何處去路,何處歸來,但包無虞。隻是遼州雖然緊握北蠻咽喉,隻得一處使力,若是在雁門關,古北口,張家口些許地方布下兵馬以為策應,若韃靼來犯,則兩處同擊之,一出把守,依托太行險峻,可以一戰也。劉先彬道:若是韃靼不走正北,反之叢西北入犯,何以解之?黃國棟道:西北玉門關,陽關把守重兵,恩威並施,使西域三十六國震懾,焉能入我大陳。東北幽州,鄆州二處,曆來為黑水靺鞨國所據,黑水靺鞨與白山朝鮮國不相上下,為邊界之事一打再打,已精疲力竭,不敢與我大陳為敵,但願先生能將使節派出,宣我國威,使夷狄懼服,自然保我東北平安無事,將軍隻用鎮守正北二地,韃靼就算是金戈鐵馬之勢,也難攻我等之城池也。劉先彬道:先生如此大才,咋家是有欣在也。於是命了劉柏餘,付安俊傑二人,持大將軍令往雁門關鎮守,命方譽樺持符節出使黑水靺鞨國,白山朝鮮國,琉球國,東夷日本國四處,宣大陳朝國威,結萬世之好。黃國棟封為西北道將軍飲馬,持虎符,調集豹韜衛三萬,親往玉門關鎮守,當下劉先彬分撥已定,眾人一一領命而行,劉先彬命羽林衛三百人,車資馬匹等與方譽樺聽用。親撰表文,托付於方譽樺,擇永安七年四月五日出發,先彬道:譽樺兄,此去番國甚要心提防,四國之中,日本最難之,譽樺兄要當心也。方譽樺道:這是自然,饋禮節達於四海,傳國威示告八方,我等須同心同德,為國效力而已。先彬好走了。劉先彬正要打道回府之時,忽聽得後麵一個人大叫道,慢走的,慢走的,莫要連我都不給來送一下耶!不知此人究竟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陳英烈傳》,方便以後閱讀大陳英烈傳第十二回 黃國棟初說西北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陳英烈傳第十二回 黃國棟初說西北事並對大陳英烈傳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