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伴讀(下)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輕輕親卿 本章:第119章 伴讀(下)

    聽聲音,陳安晏便知道是宇文德榮來了。

    宇文德榮的腳步聲雖輕,但以陳安晏的聽力,其實早就發現了。

    所以他是故意激怒李承,卻沒想到這位郡王竟然如此口無遮攔。

    至於宇文德榮,他在進宮之後又立刻去找李文棟,商議的還是高麗使臣之事。

    雖說陳安晏昨日在順天府大堂信誓旦旦的說了,這件事由他一人解決,不用大梁朝廷出一兩銀子。

    但宇文德榮還是有些不太放心。

    前日在知道李文棟將這件事交給陳安晏之後,他便一直擔心此事。

    因為在李彧回京之日,他們三人在皇攆之上,陳安晏便已經根據大梁探子的情報說了自己的分析和想法。

    宇文德榮雖震驚於陳安晏的推算能力,但同時也覺得陳安晏似乎對周邊鄰國的想法有些激進,有主戰派的傾向。

    而且那些高麗使臣原本就對大梁不再贈送他們貨物有所不滿,再加上陳安晏還跟他們發生過衝突。

    宇文德榮擔心由陳安晏去談判會加劇雙方的矛盾,所以他甚至都已經準備好了奏折,請戶部撥款,采辦貨物,今年繼續給高麗贈送貨物,同時還要找機會為陳安晏開脫。

    畢竟此事事關重大,若是由他——一個不入品級的皇上伴讀來承擔此則,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而宇文德榮之所以會如此關心陳安晏,除了不像破壞如今兩國之間的和平之外,也是對陳安晏生起了愛才之心。

    雖然那時候他才跟陳安晏見過兩次,但對於陳安晏極有條理的分析以及局勢的判斷都有著自己的見解,雖說不見得陳安晏所說的都是對的,但在他這位堂堂一品大學士的麵前還能如此侃侃而談,讓他覺得殊為難得!

    再加上陳安晏還是皇上的救命恩人,有了這層關係,日後輔佐皇上也能成就一段佳話。

    可商談的結果卻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根據他得到的消息,陳安晏非但答應了繼續贈送貨物,甚至還允諾貨物數量翻倍。

    宇文德榮百思不得要領,想去找陳安晏問個清楚,誰知陳安晏早就離開了官驛,讓他撲了個空。

    所以他便想著在第二天上朝的時候,陳安晏將商議的結果呈報朝廷之後,自己再呈上奏折,不過對於這將貨物數量翻上一番,他還是有些異議。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陳安晏竟然被關了一夜!

    後來在順天府大堂上發生的事,宇文德榮都看在眼。

    那幾個紈子弟之事他倒並沒有放在心上,在他看來,通過一把鋼刀來證明有意謀反不過是危言聳聽罷了。

    而他真正關心的是高麗之事。

    在陳安晏說完商談的結果之後,這位大學士又吃了一驚。

    他沒想到陳安晏為了解決這個兩難之事,用了這樣的辦法。

    不過他還是有些擔心,這位蘇州來的酒樓少爺是不是真的拿的出這多銀子。

    昨日因為他另有要事,所以在李文棟帶著李彧離開之後也跟著離開了。

    沒有找陳安晏詳談。

    不過他也聽到了陳安晏會去王府小住。

    再加上今日在午門口,他親眼見到陳安晏從李文棟的馬車上下來,便猜想李文棟和陳安晏必定有了一番交談,這才在一早就找李文棟打聽。

    可誰知並沒有得到什有用的消息。

    因為這一耽擱,才姍姍來遲。

    可誰知剛到文華殿附近,就聽到麵的爭執之聲。

    等宇文德榮走到門口的時候,正好聽見了李承的那句話!

    他自小讀聖賢書,最重三綱五常,所以聽了自然十分不悅,於是立刻出聲訓斥。

    在聽到宇文德榮的聲音後,李承似乎也有些害怕。

    而那嚴公公在瞪了陳安晏一眼之後,又換上一副笑麵來到宇文德榮麵前,行了一禮之後,說道:“閣老莫怪,李承郡王年幼,失了禮數,回宮之後,太後必定會有所管教!”

    宇文德榮身為大梁三朝元老,如今又是內閣首輔,在朝中的威望可以說無人能及。

    除此之外他還有不少門生在朝為官,所以不光是單文柏等人對他十分忌憚,就連李文棟和齊太後也不敢輕易開罪這位大學士。

    在壽康宮,齊太後他們說話自然是毫不避諱,從不將李彧放在眼,所以李承自小也耳濡目染,這才會在今日跟陳安晏爭辯的時候脫口而出。

    不過他年級尚幼,也不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

    但嚴公公不一樣,雖說他跟齊太後他們一樣,也瞧不起這位小皇帝。

    可再怎說李彧也是如今大梁正統的皇帝,他們這些臣子自然不敢當著朝中大臣的麵直接頂撞。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這個書生有點凶》,方便以後閱讀這個書生有點凶第119章 伴讀(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第119章 伴讀(下)並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