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扳指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輕輕親卿 本章:第120章 扳指

    聽到宇文德榮這說,嚴公公的臉色也變了。

    他沒想到這位三朝老臣竟然如此不給齊太後麵子,而李承更是躲在他的身後,緊緊的抓著他的衣服。

    嚴公公硬著頭皮說道:“閣老請息怒,今日之事老奴回去之後必定會稟告太後,對郡王爺多加管教,至於罰抄十遍《禮記》,還請閣老多寬限幾日。”

    他這番話雖然看起來好像是在服軟,但卻讓人隱隱覺得他是在用齊太後來壓宇文德榮。

    不過他如今也沒有別的辦法,以李承的性格,就算隻是讀上幾遍《禮記》都有些困難,更別提抄上十遍了!

    但如此一來,他就沒有借口在這監視李彧。

    雖說李彧來此讀書已經有差不多七年了,但之前一直都有趙公公照料,嚴公公就算陪著李承前來,卻也根本不敢造次。

    如今趙公公不在了,他便想著這小皇帝再也逃不出他的手心。

    前兩日他在文華殿外偷聽,聽到李彧因為沒能答出宇文德榮提出的問題被罰,便將此事告訴了齊太後,齊太後還賞了他一籃子點心。

    在嚴公公看來,既然趙公公已經不在了,那如今就是他大展拳腳的時候了!

    但今日發生了這樣的事,就如當頭棒喝一般。

    若是齊太後知道了此事,必定會怪罪於他!

    在這些年,齊太後也試圖拉攏過宇文德榮,可這位三朝元老如今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封王,似乎在官職上已經沒有上升的空間了!

    但在大梁,想要封異姓王難如登天!

    據史書記載,大梁建朝這多年以來,也就在建朝初期封了十多個異姓王,之後便再也沒人得到這樣的殊榮。

    齊太後雖然野心極大,但對於此事卻沒有什信心。

    所以隻能以金銀利誘!

    可誰知宇文德榮最恨滿身銅臭,他出生至今,一直到當上了內閣首府,一直都過的十分樸素。

    所以自然對齊太後他們不屑一顧。

    而且宇文德榮已過了古稀之年,他如今最想見到的是,李彧能夠正式掌權。

    到了那一天,他也能功成身退!

    如此一來,齊太後自然十分擔心宇文德榮在教李彧讀書的時候會不會跟他說些什。

    這也是她派嚴公公帶著李承前來監視的主要原因。

    若是因為今日之事,讓他們都聯合起來對付壽康宮,齊太後自然不願這樣的事情發生。

    而且李彧身邊如今還多了一個陳安晏,雖說也隻是一個十多歲的孩子,但齊太後在多番觀察之後,也不敢對陳安晏小覷。

    因此,嚴公公實在不願就這灰溜溜的被趕回壽康宮。

    而宇文德榮自然也聽出了嚴公公話中之意!

    不過他看上去似乎根本不擔心,反而是對著嚴公公說道:“本官的話,難道嚴公公沒有聽清?郡王爺若是不抄滿十遍《禮記》,就不許進這文華殿,莫非嚴公公是要本官把這文華殿的規矩拿出來?”

    嚴公公一聽,臉色再次大變!

    這文華殿的規矩,李承或許還不知道,但嚴公公早有耳聞!

    依照禮製,大梁上下對於尊師重道都看的很重,所以在有師父之稱!

    而這文華殿,正是太子讀書的地方!

    為了顯示對於恩師的尊重,李彧的先祖早就定下的規矩,在這文華殿中,隻有師和生,而沒有君和臣。

    所以此刻在文華殿,宇文德榮最大!

    他就算想要責罰李彧,李彧也隻能乖乖承受。

    更不要說是李承這個郡王了。

    看眼前的架勢,若是嚴公公再不帶著李承離開,宇文德榮很有可能會真的出手懲戒!

    見到宇文德榮軟硬不吃,嚴公公也沒有辦法,隻能暫時先帶著李承回壽康宮,將此事告訴齊太後再做打算。

    在向宇文德榮告退之後,嚴公公正準備帶著李承離開。

    可宇文德榮卻冷聲說道:“皇上在此,你們難道不向皇上告退嗎?你們壽康宮的人就這沒規矩?”

    嚴公公無法,隻能再次向李彧告退。

    李彧卻是眼皮都沒抬,隻是淡淡的說了個“滾”字!

    聽到李彧的這個“滾”字,宇文德榮雖麵有異色,卻並沒有說話。

    嚴公公緊緊的攥著拳頭,卻又不敢發作。

    隻是沒想到,李彧的這個“滾”字,嚇了李承一跳。

    他拉著嚴公公的手一抖,卻把一樣東西從嚴公公的懷扯了出來。

    嚴公公一驚,想要伸手接住卻依舊來不及了。

    眼看這件東西就要掉在地上,陳安晏眼疾手快,反身下腰將這件東西接住。

    一眼掃過,正是一枚翠綠的扳指。

    雖說陳安晏對這些東西並不在行,不過他也能從其做工看出這枚扳指必非凡品。

    而一旁的李彧見到這枚扳指後,臉色也沉了下來,正要說話,卻發現陳安晏極其隱蔽的朝他擺了擺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這個書生有點凶》,方便以後閱讀這個書生有點凶第120章 扳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第120章 扳指並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