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三 京城的繁華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白色草原上的牛 本章:三三三 京城的繁華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搞化學的不能惹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八大胡同在京城絕對是名氣大大的。

    哪個老爺們要是偷偷的去了八大胡同,回家肯定被老婆弄去跪搓板。

    說起來這個事情還挺複雜,本來嘛,八大胡同就是戲班子聚集之處,以唱戲聽戲為主的這一個地方。

    大凡領導們商量點事兒,不論哪個朝代,華夏人都喜歡在些風月場所聚聚。

    喝著小酒,聽著小曲兒,耳邊都是呢喃燕語,心情都輕鬆了許多,再難的事情也容易解決。

    特別是讀書人,還都覺得這是個風雅之事,乘著酒興,或吟詩一首,或擊節放歌,旁邊的幾個可人兒臉上滿是仰慕,眼睛全是小星星。那種自豪,那種滿足是其它東西無法代替的。

    大清的統治者是塞外蠻人,對風花雪月的事情一竅不通。所以,大清就立了個規矩,官身之人須潔身自好,不得出入風塵場所。

    大清的官員也都是文化人,這文化人都是有精神追求的,不去煙花柳巷,咱去戲班子聽戲總可以吧!

    於是,官員的聚會場所都轉向了八大胡同的戲班子。

    要說華夏人聰明,那是真聰明。

    咱戲的女人都是男人演的,那身段,那眼神,那妖嬈可不差女人絲毫。

    漸漸的,酒喝多了,眼睛一花,看著這些偽娘也是越看越喜歡。

    時間一長,戲班子眉清目秀,齒白唇紅的妖嬈男兒越來越多,不僅唱戲,也陪喝酒,也陪過夜。

    大清末期,皇上的話也沒人聽了,戲班子逐漸也有真正的姑娘出現了,當然了,都說是賣藝不賣身。要出去過夜,你得來多打幾次茶圍,吃了,喝了,唱了,銀子花得差不多了,大家都有了感覺了。人家姑娘才羞羞噠噠地說為了愛情,陪你出去看月亮。

    老袁當總裁後,便有人上書,這些事,別著掖著的。人家歐美列強也是繁榮昌盛,劃個彩虹燈區專門營業。東瀛也是姑娘們弄點大白粉往臉上一抹,唱戲陪酒,樣樣精通。

    老袁一想也是,不是每個男人都像自已這有魅力,娶了十六七個媳婦兒。

    家呆久了,需要出去瀟灑走一回。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條,這無煙工業稅收絕對是杠杠的。現在缺的就是錢,總不能和錢過不去吧!

    大筆一揮,開放了禁令,不用偷偷摸摸的了,大家盡管風流快活。

    八大胡同立刻成為京城最繁華之地,吃的,喝的,玩的,應有盡有,隻要你肯出錢,弄兩個小鬼來推磨都做得到。

    但八大胡同也是高消費場所,去個大酒樓吃一餐,十元二十元很正常。去堂子打個茶圍,沒個五十一百的出不了門。

    京城現在一般職員月收入普遍在十元二十元之間,還真去不起。

    去的最多的人是“兩院一堂”。兩院是參議院和眾議院。議員們收入高,每月津貼都是二百元。一堂是京師大學堂,即北京大學前身。教授們一月薪水都是三四百元。

    今天晚上,八大胡同的胭脂胡同,清怡小苑門口高高地掛著幾個大燈籠,紅色的院門卻緊關著,幾個大漢守在門口,告訴來客,今晚我家主人包場了。

    今天來的主角是農商部長老周,請客的是奉天來的張輔臣和於衝漢。

    清怡小苑主打粵菜,在遍地魯菜的京城也是獨樹一幟,但價格也是死貴死貴,一般人可不來這消費。

    小苑的裝修風格極似廣州的西關大屋。

    建築物是磚木結構的兩層小樓,青磚石腳,滿洲窗、趟櫳門全是從廣州運來的,原汁原味。

    滿屋傢私全部都是大紅酸枝木做的,古色古香。

    現在是秋風初起,廣州話“秋風起,三蛇肥”,正是吃蛇的好時光。

    廚師來自廣東南海,拿手的就是太史蛇羹。

    這太史蛇羹做法頗為講究,要選用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水蛇、錦蛇五種蛇,配上一隻三年以上的老母雞,輔以鮑魚、木耳、鮮筍等慢火煲足一天一夜,起鍋,湯汁用紗布過濾,雞肉和蛇肉手撕成絲,勾茨粉成羹。

    吃時,撒上嫩黃的菊花絲和青青的檸檬葉絲,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動。此羹兼具藥效,滋陰壯陽,補胃健脾。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搞化學的不能惹》,方便以後閱讀搞化學的不能惹三三三 京城的繁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搞化學的不能惹三三三 京城的繁華並對搞化學的不能惹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