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二 神尾光臣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白色草原上的牛 本章:三三二 神尾光臣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搞化學的不能惹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從煙台龍口到青島四方這一線,基本上都是在膠東半島東部。差不多也都是沿著海岸線,多為丘陵幹旱地帶。

    與山東西北部的平原地方相比,嚴格來說,真不太適合種莊稼。土地貧瘠,缺水,特別是山區,很多時候靠儲存夏天的雨水滿足日常生活所需。

    從上世紀末,廣東大埔人張弼士在此種植葡萄,釀製葡萄酒。

    張弼士所在的大埔縣,為客家人居住區,多是大山,生活貧困。

    後來通過“賣豬仔”來到了南洋,憑借著華夏人的勤勞和聰明才智,張弼士變成了富翁,也經常參加歐美人舉行的酒會。

    一個高盧人跟張弼士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時,他路過煙台,看到了漫山遍野的野葡萄,極適合釀造葡萄酒。

    張弼士聽了後,便到煙台地區考察,確實是個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的寶地。

    於是,投資三百萬兩白銀,創辦了張裕公司。

    有個山姆國人在煙台做傳教士,他發現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極適合果樹生長。於是他引種了蘋果和梨過來種植。

    若幹年以後的現在,“煙台蘋果萊陽梨”便聞名全國,成為地理標誌性產品。

    現在正是秋天瓜果飄香的時候。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子,紫色珍珠般的葡萄,田野、山坡上到處都是。連空氣中仿佛都充滿了果香。

    幾個穿著日耳曼軍服的洋人,正在指揮著一群老百姓修工事,地堡、戰壕、陷阱等等,連陷馬坑都挖了不少。從龍口到青島的路上,到處都在上演著這一幕。

    不少東瀛人的奸細也緊張地注視著,每天都把情報傳遞出去。

    東瀛的征討青島軍總指揮是神尾光臣中將,對於每天送來的這些情況輕蔑一笑。

    日耳曼人想的太簡單了,憑借著幾個破地堡就想阻擋我們?

    神尾光臣在東瀛被稱為“三大華夏通之一”,此人在一八八二年便被東瀛參謀部派遣至煙台,化名鄭永昌。從煙台出發,曆時兩個月,對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百濟半島進行了詳細的觀察記錄,尤其是各地炮台的位置、數量、口徑更是做了詳細記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搞化學的不能惹》,方便以後閱讀搞化學的不能惹三三二 神尾光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搞化學的不能惹三三二 神尾光臣並對搞化學的不能惹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