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雷軍的重新出發

類別:未分類 作者:周錫冰 本章:第一章 雷軍的重新出發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中信十年經典-名企傳記(套裝共9冊)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第一部分 小米的誕生與崛起

    第一章

    雷軍的重新出發

    拉麵館前停下的奔馳車

    2009年6月的一個午後,一輛閃閃發亮的奔馳車“唰”地一下停在了一家馬蘭拉麵館門口,兩位年輕人走下車來,他們的相遇其實不是偶然。

    半個小時之前,晨興資本的一位年輕的投資經理正行走在北京交道口南大街附近的一片樹蔭之下,陽光有些灼人,他要趕去參加晨興資本投資的一家公司——推出UCWeb瀏覽器的UC優視公司的董事會會議。會議在聯創策源的辦公室召開,地點就是他現在正趕往的秦老胡同35號。

    和北京那些有著悠久曆史的老胡同一樣,秦老胡同有些狹窄,汽車開進去有些費勁。從大路往胡同拐的過程中,所有的車都要把速度降下來,使得胡同口出現了一段擁堵。年輕的投資經理一邊步行,一邊打量著這段路況,目測著車輛在胡同穿行的速度。這時,一輛黑色的奔馳車停在了他身旁,車窗降了下來,一個略帶沙啞的聲音和他打招呼:

    “吃飯了嗎?”

    “還沒。”

    “走,一起吃個飯。”

    車的人在業內已經很久沒有公開露麵了,他是中關村最早一代創業者之一,也是UCWeb瀏覽器的早期投資人,他是一個“年輕的老前輩”。現在離會議時間還有一個小時,他們正好可以一邊吃飯一邊聊會兒天兒。

    參加被投企業的董事會總是這樣,可以讓平時各忙各的投資人有機會見見麵,除了討論被投的企業外,也可以討論一些其他的內容,比如產業走向、未來的機會、自己某個靈光一現的想法等等。從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開始,國際投資巨頭進入中國,本土創投也一路崛起,成敗得失的故事一直上演。在互聯網1.0年代,那些早期在中國布局的機構已經賺得盆滿缽滿。而現在,一些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機會開始紛紛出現。像UCWeb這樣的手機瀏覽器產品,正是目前風險投資界看好的絕佳賽道。

    年輕的投資經理知道,眼前這位他剛剛遇到的人,是一位有故事的人,他的創業經曆早已被演繹成江湖傳奇。兩年前,他已經轉型為一名天使投資人,現在正在新的領域尋找戰機。

    今天,這個人的裝扮和往常差不多,他頭發黑亮,梳著偏分頭,穿著一條深藍色的牛仔褲,上身穿著一件沒有褶皺的白襯衫,肩頭掛著一隻普通的黑色尼龍雙肩包,一眼望去,他還保留著一些工程師的氣質。

    他的身高大約180厘米,偏瘦,眼睛總是帶著一種似有似無的笑意,說起話來,右側臉頰上一個淺淺的酒窩若隱若現。今天,他不用承擔那種在一線帶兵殺敵的壓力了,因此,他略帶沙啞的聲音帶著輕鬆愉悅。

    “看看我身上這件白襯衫怎樣?你猜多少錢?”眼前的人笑著對投資經理提出了問題。

    “也就幾十塊吧。”

    “你怎知道?這是凡客誠品出的,80支,免燙。”

    從襯衫工藝開始,這位“年輕的老前輩”在車興致勃勃地談起了電子商務、衣服剪裁、紡紗細度以及物流配送,這一切都讓人不禁感歎——每次投資一個新的企業,他都會迅速變成這個領域的專家。

    他,就是雷軍。

    雷軍是中國第一代中關村創業者之一,他是一名天才程序員,也是少年成名的創業者,90年代就進入金山軟件公司,經曆了辦公軟件WPS(文字處理係統)最如日中天的年代。

    後來,金山WPS和跨國巨頭微軟在桌麵文字處理軟件領域進行過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戰。由於金山的文字處理軟件曾經深深影響中國第一批計算機用戶,而微軟是一個來自西方世界的計算機巨頭,因此雙方的這場鏖戰,被人們賦予了比普通商戰更加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

    1996年,微軟與金山簽署了一份協議——雙方都通過自己軟件的中間層RTF格式來讀取對方的文件。這個舉措在後來被證明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就這樣,金山將自己“具有天然壟斷性”的WPS格式向微軟“友好”地開放了。隨著微軟Windows 95的發布,WPS用戶逐漸通過格式開放,大批量轉移到微軟的Word辦公軟件之下。在與微軟的競爭中,金山潰敗,而1996年成為微軟拿下中國市場的標誌性年份。

    對於親曆者雷軍來說,那是他創業人生的至暗時刻。那一年,雷軍隻有27歲。當時,李彥宏還在美國讀書,馬化騰還在到處籌錢想辦法創建自己的第一家公司,馬雲還在和合夥人一起創辦“中國黃頁”。

    再後來的故事就像一部戰爭片,在這場大衛與歌利亞的戰爭中,雷軍就像一個前線指揮官,在危急關頭向公司立下生死狀。

    微軟很強大,因此金山不能總是待在正麵戰場。雷軍當時給金山定下的戰術是,一方麵堅持優化WPS的用戶體驗,不求勝速;另一方麵以戰養戰,專門在微軟不做的市場縫隙發力。這才有了後來《金山詞霸》和《金山毒霸》的誕生,事後證明,這些產品對金山走出困境至關重要。

    另外,在這場略帶苦情色彩的持久戰中,忽如一夜春風來,中國計算機產業迎來了從桌麵軟件到互聯網時代的全麵轉型。那些原來在暗處默默耕耘的互聯網創業新秀開始崛起。如果說,1995年張樹新在中關村南大街上豎起的那塊廣告牌——“中國人離信息高速路還有多遠——向北一千五百米”隻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首暖場序曲,那1997年以後,互聯網的熱潮就像一首交響樂,每天都在彈奏狂野的旋律。新浪、網易、搜狐三大門戶網站先後成立,開啟了改變中國網民獲取信息方式的革命。

    2000年,新浪、網易、搜狐先後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安裝了奔騰III、奔騰IV處理器的個人計算機更多地走入千家萬戶。2000年,中國上網用戶已經達到890萬人,比三年前有了高達14倍的增長。

    金山和微軟打架的這段時間,曾先後在美國華爾街、矽穀從業的李彥宏回國創立了百度,主營搜索引擎業務;曾經差點兒以50萬元賣掉自己產品的馬化騰創立了騰訊;而馬雲創立的中國黃頁,幾經更迭早已經成為電子商務公司阿巴巴。

    在新秀崛起的時代,雷軍麵臨的一個課題是,如何帶領金山這樣的軟件企業在新的產業周期突圍前進,一家傳統的軟件企業要怎做才能闖過市場風雲變幻的大風大浪。在產業周期的更迭浪潮,當時的金山麵臨的是一種典型的“創新者的窘境”。

    “真正具有顛覆性的創新可能會被原有的巨頭選擇性忽視,然後這些創新會在某個節點突然爆發,並改變整個行業格局。”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斯坦森(Cyton Christensen)在《創新者的窘境》這樣表述。某個原來在市場上占有優勢的公司,在顛覆性創新方麵,反而處在弱勢地位。這也是當時金山麵臨的困境。

    其實,因為看到了行業趨勢,雷軍早在1999年就在金山單獨成立了一個部門,準備進軍互聯網,最初嚐試的方向是軟件下載站。但是事實證明,下載站隻是金山進軍互聯網的一個小探索,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生意,不斷提高的帶寬成本無法帶來商業變現和用戶運營價值。於是,雷軍將互聯網部門從金山分拆了出來,在2000年成立了一個單獨的電子商務網站,這就是最早的卓越網。雷軍的想法源起於美國的電子商務網站亞馬遜——一家通過互聯網平台向消費者出售飲料、書籍等商品的公司。

    在這個業務上,雷軍聯合其他股東一共投入了2000萬元人民幣。

    雷軍對互聯網的癡迷程度絕不亞於對軟件的迷戀程度。每天一上班,他都要先花半個小時的時間檢查卓越網的每一個網頁鏈接,核對每一個廣告是否正確,甚至卓越網賣的書,他都要一本一本地翻翻,看看是不是真的值得向讀者推薦。忙了一整天後,他和高管們每天晚上12點會準時開個電話會議,核對一下當天的經營狀況。

    隨著訂單規模不斷擴大,庫存的壓力直線上升。把貨放滿貨架,再打造好全套流水線,最少要1000萬美元,卓越網每天都在燒錢。雷軍忽然意識到,國內的信息化水平還比較低,中國電子商務要達到成熟水平至少還需要5~10年的時間。而卓越網要想實現穩健贏利,至少還需要10億元人民幣。他心目中最偉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也經曆了同樣一段韜光養晦的時光(亞馬遜創立於1994年,到2002年才開始贏利)。

    然而卓越網卻因為極度缺乏資金而沒有堅持那久,尤其是它的誕生有些生不逢時。2000年5月卓越網成立之際,正值全球互聯網泡沫破滅的前夜,卓越網的成長期幾乎貫穿了全球風投撤離互聯網行業的全過程,一直到卓越網考慮出售的2004年9月,整個行業還處在低穀期,這意味著卓越網不可能像早期的互聯網公司一樣,依靠巨額融資支撐下去。

    經過很多次賣還是不賣的靈魂拷問,最終,雷軍決定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將卓越網賣給亞馬遜。但是這次出售讓他內傷不淺,有長達半年的時間,他不上卓越網,也不見卓越網的老同事。那個時候,中國創業者對賣公司的接受度比較低。雷軍感覺,賣掉卓越就如同賣掉了自己的兒女,撕心裂肺。

    2004年下半年,雷軍繼續推動金山向網絡遊戲方麵轉型。金山轉戰到風險與難度比較大的網絡遊戲陣地,雷軍給這次轉型起名叫“X-Mission”,來自湯姆·克魯斯主演的係列動作電影《碟中諜》中的“不可能的任務”。

    通過在網遊方麵的探索,在國產軟件步履維艱的現實情況下,金山慢慢走出了一條另辟蹊徑的轉型之路。隨著新的網遊不斷出爐,網絡遊戲最終成為金山源源不斷的現金奶牛,這也讓金山最終逃離了“微軟之下,寸草不生”的魔咒,有了自己的生存方式。

    2007年10月,金山成功登陸香港聯交所,完成了登陸資本市場的夢想。因為之前有三次失敗的經曆,因此金山的上市過程顯得尤為不易。在上市之前,雷軍到中國香港、新加坡、倫敦、紐約參加路演。高密度的行程安排,再加上投資者的尖銳盤問,參與者都極度疲憊,而雷軍更是幾乎每天晚上都要見很多投資者。奔走在異國他鄉的路上,這位30多歲的年輕人幾度快要落淚——旁人也許很難體會16年征程的風雨艱辛。

    金山在香港上市的這一年,馬雲帶領阿巴巴B2B業務也在香港上市。騰訊、百度、阿巴巴的市值在當時都超過了100億美元。同期(10月6日),新浪的市值是26.83億美元,搜狐是14.54億美元,網易是21.13億美元,三大門戶網站的市值總和不到100億美元。而以騰訊、百度、阿巴巴為代表的新三大巨頭格局,正在去三大門戶化而形成。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的總市值也被推升至700億美元。

    跌宕起伏的商戰和多災多難的突圍,正麵戰場的衝擊和另辟蹊徑的艱難,這些經曆都內化在雷軍心。金山和微軟豪賭、賣掉卓越網、開發網絡遊戲,這些經曆讓雷軍不再是那個在武漢大學演講時高喊“我要用未來10年和微軟來一場豪賭”的年輕人了。豪情壯誌無法簡單地解決商業的問題,雷軍開始用理性精神看待商業世界。

    他用十多年的親身經曆證明,企業家並不是超人和圓桌騎士的混合化身。真正的創業者,要有周密的分析、嚴密的係統,還要辛勤工作,但是首先是周密的分析。決定一個企業是否能決勝千的最重要的一條,不是天道酬勤,而是順勢而為。

    雷軍最終意識到,作為一個創業者,一定要找到趨勢。人不能推著石頭往山上走,這樣會不堪重負。在創業的路上,首先要做的是爬到山頂,再隨便踢塊石頭下去。

    離開金山是個既痛苦又複雜的故事。金山在香港上市之後,內心深處對金山懷有濃烈愛意的雷軍,出於各種原因選擇了放棄。這個過程中他備感掙紮矛盾,承受的情感暴擊更是要十倍於賣掉卓越的痛苦。雖然求伯君和張旋龍苦苦挽留,但是最終,雷軍還是選擇了離開,轉身去擁抱“大勢”。他甚至覺得,也許離開金山,轉去做天使投資,就不需要再對任何一家公司用情太深。

    始終置身於這個時代浪潮的最前沿,以及數年一線作戰的經驗,賦予了雷軍一種判斷商業機會的本能,他清楚地知道,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一場新革命的大幕正在拉開。他和所有在時代前線工作的人一樣,開始準備擁抱又一個新產業周期——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其實,雷軍的天使投資人生涯並不是從金山退出之後才開始的。他一直浸潤在新舊世界交替的土壤,感受著產業界一次又一次的潮起潮落。2003年,他看到人們開始討論3G。2004年,他體會到整個互聯網市場從低穀中逐漸回歸。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每時每刻都在思考新的產業機遇是什,“下一局”的方向在哪。每當看到希望的火種時,他就會出手做一些投資,因此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雷軍係”天使投資。

    這些投資主要聚焦在三個方向:移動互聯網、電商和社交網絡。像UCWeb瀏覽器這個產品,正是雷軍作為天使投資人的得意之作。

    手機發燒友雷軍的夢想

    對UCWeb的這筆投資發生在金山上市之前的2007年年初,雷軍和幾個朋友共同出資400萬元投資了這家當時幾乎彈盡糧絕的公司,其中雷軍自己出資200萬元,占公司10%的股份。

    手機上網這個在今天看來如此家常便飯的事兒,在當時還是新鮮事物。那個時候,人們通過手機上網的速度很慢,但是UCWeb瀏覽器可以使PC網頁轉到手機上的流量消耗變小,因此加快了手機上網的速度,被網民譽為最省錢的瀏覽器。另外,UCWeb還可以在手機上打開多個網頁,緩解了人們等待的焦慮。

    決定投資UCWeb時雷軍沒有絲毫的猶豫。因為他相信,隨著3G時代的到來,更多人會選擇用手機上網,如果創業者能夠在手機上建造所有人上網的通路——瀏覽器,那未來就可以繁衍出無限的商業模式。在他眼中,UCWeb就是未來手機上的穀歌。

    事實上,2007年之後,雷軍就給自己立下了一個規矩,那就是在辦公室和家都不再使用電腦,所有的信息處理都盡量隻用手機完成。在這個過程中,他體會著即將到來的移動時代一點一滴的演進。

    就在UC手機瀏覽器得到第二輪投資的2007年,大洋彼岸發生了對產業影響深遠的變化——蘋果公司在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大會上發布了自己的移動操作係統iOS和iPhone。幾個月後,iPhone正式橫空出世。

    iPhone是蘋果公司花了兩年半左右的時間才研發出來的產品,整個過程曆盡波折。這也是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回歸蘋果後最重磅的手筆,它將蘋果重新推向了繁榮之路。

    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在其傳記中這樣說:

    每樣東西都是新生事物,而且沒有一樣能正常運行。觸摸屏是新的,加速器是新的,我們每走一步都在掙紮,每一步都是如此,在過去的兩年半時間,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掙紮中度過。

    盡管曆經艱辛,但iPhone一亮相就風靡世界。《成為喬布斯》這樣記述:

    在史蒂夫的演示下,多點觸控屏仿佛擁有了魔力,在屏幕上滑一下就能滾動列表,雙擊網址就能打開網頁,一切似乎一氣成。當蘋果商店的店門打開的時候,每一次都會引發一場大混亂,熱鬧的場景就像狂歡節一樣。

    截至2007年年底,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iPhone銷量達到370萬部。到2008年第一季度,iPhone的銷量就已經超過蘋果旗下整個Mac係列的銷量總和;而到那年年底,iPhone一個季度的銷量就是Mac的三倍,這帶動了蘋果公司的收入和利潤的飛漲。

    iPhone問世4個月後,蘋果推出軟件開發工具包,供任何想為iPhone開發軟件的人使用。頃刻間,這個消息傳遍了矽穀和投資界,幾百家小公司爭先恐後地爭搶資金進入蘋果開發平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iPhone永遠地改變了手機行業的遊戲規則。

    就在全球刮起“蘋果旋風”之後的半年,穀歌於2007年11月5日正式公布安卓(Android)智能操作係統。不久之後,這個綠色小機器人便開始在全球風靡起來,它的勢頭較蘋果的iOS係統有過之而無不及。

    安迪·魯賓(Andy Rubin)被稱為“安卓之父”,他是一個對技術有著狂熱摯愛的工程師,是極客文化的代表,曾經供職於蘋果和微軟。2003年,安迪·魯賓成立了安卓公司,致力於實現自己要研製新一代智能手機的夢想,目標是開發一個向所有軟件設計者開放的移動手機平台。

    在朋友的幫助下,2005年3月,安迪·魯賓的安卓項目被穀歌收購。在其後的兩年時間內,安卓都是穀歌內部的一個權重不高的項目,安迪帶著收進來的一個10人小團隊在穀歌總部偏安一隅,不緊不慢地做著開發工作,甚至穀歌都沒有給他們明確的目標和產品發布時間。然而,當蘋果發布自己的操作係統後,安卓的權重陡然上升。

    2007年11月5日,距離蘋果發布第一代iPhone僅4個月,穀歌公司正式公布安卓操作係統,並且宣布與34家手機廠商、運營商成立“開放手機聯盟”(OHA)。自此,這個基於Linux內核的安卓係統正式登上曆史舞台。

    安卓係統的底層操作係統是Linux,作為一款免費、易得、可以任意修改源代碼的操作係統,Linux凝聚了全球無數程序員的心血。安卓的開源模式,打破了以往操作係統平台的授權模式,不僅降低了廠商的成本,也賦予了他們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更提升了他們支持安卓的熱情,這是安卓平台能夠快速成熟、快速成長的源泉。

    蘋果係統和安卓係統於2007年這個具有分水嶺意義的年份,在大洋彼岸先後發布,給全球科技界帶來了嶄新的麵貌和機遇。網景公司聯合創始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後來成為矽穀的風險投資家)看到這些變化,發出了感慨:新技術的問世“翻轉了矽穀的兩極”。以前,技術的發展是由軍隊、大企業推動的,隻有這些資金雄厚的實體才買得起零部件。但是現在情況變了,技術的發展由普通消費者推動。

    彼時,奔邁公司的Treo手機上市已經有幾年時間,RIM移動研究公司(Research in Motion)生產的黑莓手機銷量也不錯。這些手機都帶有小型鍵盤,所以屏幕不大,但用戶查看郵件、查看日曆、查找聯係人都不成問題。然而,這些手機的銷量每況愈下。

    iPhone的發布,安卓的橫空出世,對於大洋這一邊的一家普普通通的、剛剛拿到1000萬美元投資的創業公司UC優視會有什影響?而這又和2009年6月的這個普通的夏日午後,中國的兩位風險投資人在一家簡陋的拉麵館的對談有什關係?

    走進有些陰暗簡陋的拉麵館,雷軍找了一個靠窗的座位坐下。

    “你對UCWeb怎看?”雷軍開門見山地問道。

    對麵年輕的投資經理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問題的深層含義。他知道,這個問題比表麵看起來的要深刻得多,它和兩年前地球那邊發生的那場科技革命息息相關。敏感的中國前沿科技工作者都在觀察著這場科技革命如何攪動移動互聯網的大局。這涉及一批像UC優視這樣與手機相依相伴的公司,在新技術係統來臨之際如何取舍的問題。很顯然,雷軍在其中看到了安卓帶來的巨大機會。

    雷軍曾經是這位投資經理的一個遙不可及的偶像,但此時這位投資經理已經是一個由連續創業者轉型成功的投資人了,盡管年紀不大,但是他也從GPRS(通用無線分組業務)時代一路摸爬滾打到了3G時代,可以用親身經曆談論服務提供商(SP)的原罪、蘋果的創新和安卓開源的奧妙。此時此刻,他已經可以和雷軍進行真正的對話。在UCWeb以前,他和雷軍還曾經聯手投資了拉卡拉。

    “我和你的看法當然一樣,安卓有機會。”對方回答。

    UC瀏覽器最早根植於塞班(Symbian)係統。這是在蘋果iOS和安卓問世之前,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諾基亞使用的手機操作係統。而到2009年,iOS和安卓已經問世兩年,除了微軟完全封閉的Windows Mobile係統,如同PC時代一樣,全球移動平台的兩大係統已經逐漸形成兩大陣營。雷軍對UC瀏覽器問題思考的本質是,安卓係統已經發布一段時間了,UC瀏覽器是否應該從塞班係統轉移到安卓係統上,從而使UC瀏覽器將來能夠和更多安卓手機相容?

    除此之外,雷軍更進一步的思考是,相比於蘋果iOS、塞班和Windows Mobile係統,安卓是否會在未來的移動互聯網市場有更廣闊的空間?

    對於密切觀察產業前沿的極客來說,蘋果係統和安卓係統的先後發布,仿佛是某種熟悉的科技產業周期更迭的重現。敏感的觀察者不由自主地會想到20世紀80年代PC時代的崛起,而雷軍也在思考,這會不會帶來另一次不同尋常的曆史重演?

    人們對那段曆史太熟悉了,很多有關喬布斯的傳記和矽穀曆史的書籍都對此津津樂道。《成為喬布斯》中也毫無例外地記載了這一點:

    喬布斯堅持認為係統必須封閉,才能夠和硬件有更匹配的體驗,而比爾·蓋茨意識到半導體芯片和電路是完成任務的載體,操作係統就如同在程序員和半導體之間架起了橋梁。標準化的操作能讓整個電腦產業受益,也會給開發公司帶來具體利潤。隻有比爾·蓋茨意識到了這一點,其他人都沒有。

    個人計算機產業剛剛開始時,蘋果就選擇了封閉的道路,而微軟選擇了開放道路。最終,Wintel模式因為它的兼容性和開放性,在個人計算機市場上占據了主動。

    雷軍在大一期間就讀過《矽穀之火》,對於喬布斯和比爾·蓋茨的故事、蘋果和微軟的故事、麥金塔和Windows的故事,他早就爛熟於心,因此在他眼,UC瀏覽器現在麵臨的問題,不隻是一家公司的道路選擇問題。

    談了一小會兒對UC瀏覽器的看法,雷軍推開桌上的碗,轉過身去,把掛在椅子上的黑色尼龍雙肩包打開,然後拿出了幾部手機。他一部一部地把這些手機並排擺在飯桌上,然後饒有興趣地開始介紹:“這是iPhone,這是Google G1。”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信十年經典-名企傳記(套裝共9冊)》,方便以後閱讀中信十年經典-名企傳記(套裝共9冊)第一章 雷軍的重新出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信十年經典-名企傳記(套裝共9冊)第一章 雷軍的重新出發並對中信十年經典-名企傳記(套裝共9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