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為發燒而生

類別:未分類 作者:周錫冰 本章:第二章 為發燒而生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中信十年經典-名企傳記(套裝共9冊)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第二章

    為發燒而生

    尋找同盟者

    對於雷軍這樣一個天生的創業者來說,投資人的身份更像是一種過渡,他在投資圈休養生息,觀察產業,療愈上一次創業的創傷。然而當時機一到,他就會重新披掛上陣,再次奔赴這個注定讓他傷痕累累的戰場。他就像那些在颶風來臨之際,偏偏還要拿著衝浪板走向海岸線的人,路上的人都在瘋狂地躲閃,隻有他興衝衝地不停前行。創業,有時候更像是創業者的一種需求。

    一旦做出決定,雷軍馬上開始組建自己的創業團隊,他迫不及待地將自己推進這個產業風口,開始與時間賽跑。

    對於一個創業公司來說,沒有什比組建創始團隊更為關鍵的了。尤其是,這個項目的難度如此之大,雷軍需要一批成熟的、業內經驗豐富的、價值觀一致並且相信共同願景的人和他一起奮鬥。他知道,這個團隊的打造肯定不會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到頂級公司去尋找最優秀的人才。

    雷軍首先想到的人選,竟然是一個長期在外企做高級管理者,十多年來一直享受著外資科技企業優厚待遇,在外人看來最不可能去創業的人,他就是當時的穀歌工程院副院長、穀歌全球技術總監林斌。

    林斌瘦瘦高高,額頭寬大,戴著窄邊框眼鏡,有些書生氣,笑起來眼睛就會眯成兩道月牙,他有著在微軟和穀歌兩家美國科技巨頭的從業經驗。2000年,受李開複的邀請,林斌回國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僅僅三年多的時間就幫助公司完成了70多項技術轉移,貢獻了十多項自主研發的技術。後來,林斌加入穀歌,擔任工程院副院長、穀歌中國技術總監。在這期間,他常常去矽穀出差,每次到穀歌總部,他都要和穀歌負責移動業務的副總裁聊一圈兒,其中就包括安卓之父安迪·魯賓。

    林斌和安迪·魯賓幾乎每隔兩個月就會見麵。林斌提議,一些安卓係統的功能,可以由穀歌中國的工程團隊來完成,安迪欣然同意,此後穀歌總部和穀歌中國在移動方麵的合作很多。林斌回憶道,安迪是個特別有技術範兒的人。對於安卓要占有多少市場份額,他一開始並沒有野心。但是後來,尤其是蘋果iOS發布之後,他的目標就很明確了,他重視中國市場,甚至希望和中國移動做深度定製的手機操作係統。為了考察中國ODM 手機廠商的情況,安迪·魯賓幾次飛來北京。

    此後,林斌開發了穀歌手機地圖、中文語音搜索、移動資訊、安卓輸入法等移動軟件和係統框架。除此之外,他還主持開發了穀歌音樂搜索項目,和金山公司一起開發了手機版本的金山詞霸。作為穀歌移動的負責人,他在穀歌中國的大樓搭建了一個小型的實驗室,專門進行各種手機的測試。一方麵,工程師需要看看穀歌出品的一些App(應用軟件)在這些手機上運行得怎樣。另一方麵,他們想知道,手機ODM開發的安卓係統到底做得如何。林斌當時有一個習慣,每天背包都裝著不同的手機,有HTC,有諾基亞,還有基於Java(一種計算機編程語言)的各類手機。

    此時,一個瀏覽器進入了林斌的視野,那就是UCWeb。盡管塞班係統當時還不是很好用,但是很多人已經開始在手機上嚐試搜索這個動作了。林斌從內部的數據看到,穀歌在一家叫作UCWeb的第三方瀏覽器上份額漲得特別快,因此決定找到這家公司,把穀歌搜索框嵌入UCWeb瀏覽器中,然後雙方進行商業分成。後來,穀歌開發出穀歌地圖,也和UCWeb進行了合作。

    隨著UCWeb和穀歌的合作越來越多,林斌也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他希望可以跟UCWeb的董事長聊一聊,而這個董事長,就是雷軍。

    林斌第一次見到雷軍,是在2009年1月,在一個隻能坐4個人的小會議室,雙方聊了穀歌和UCWeb如何進行深度綁定,也聊了移動互聯網的未來。林斌發現,雷軍竟然和自己有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那就是喜歡隨身背著一個背包,麵裝著各種各樣的手機。“我是因為工作原因要做測試,所以隨身帶著這些手機,你呢?”林斌問。

    “我是因為喜歡手機。”雷軍回答。

    2010年穀歌退出中國市場之前,來自穀歌總部的壓力以及外企在中國的種種不適應,已經在雙重夾擊著位於清華科技園的穀歌中國。如果說,穀歌總部以活潑的小飛俠文化著稱,那在清華科技園那個色彩明快的LOGO背後,隱藏著穀歌中國很多難以向外人訴說的壓力和隱憂,讓這層明快的色彩蒙上了一層灰暗的顏色。所以說,穀歌退出中國市場,並不是毫無征兆的。

    林斌也在此時萌生自己創業的想法。在微軟和穀歌工作的這十幾年讓林斌變得更加沉穩和幹練,但他始終缺乏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新的產業風口即將來臨之時,他也正在思考自己的未來。由於之前主持穀歌的音樂搜索項目,他和上百家唱片公司有過深入接觸,所以當時他最想做的創業項目是音樂搜索。他認為,在將來的移動搜索,音樂會是一個非常有機會的類別。

    2009年11月初,當雷軍得知林斌的想法後,立刻向他介紹了自己的“硬件+軟件+互聯網”鐵人三項的創業想法。他對林斌說:“音樂你就別做了,我們一起做一件大事,更大的事。”毫無疑問,林斌看懂了雷軍描繪的更大的版圖,也感受到其中承載的野心。經過深思熟慮,林斌決定放棄外企的光環和舒適的一切,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下,跳上了雷軍的艦隊。

    第一個同行者加入後,雷軍不再是孤軍作戰。他和林斌開始頻繁地見麵、開會,有的時候甚至會在咖啡店的餐巾紙上列出這個商業模式需要繼續尋找的同行者。他們明確了需要的人才類型——懂技術的、懂操作係統的、懂用戶界麵交互的、做過很牛產品的,並列出了潛在的招募對象名單。

    此時,雷軍在金山時的老部下黎萬強剛剛從金山離職,來向他的老領導雷軍道別。這樣一來,幾乎像是老天“送”給了雷軍一個合夥人。

    黎萬強是廣東人,金山人都管他叫阿黎。大學一畢業,阿黎就進入金山公司擔任軟件界麵設計師。後來,他組建了金山用戶體驗和設計團隊,這支團隊可以說是中國軟件產業最早的用戶界麵設計團隊,也是最早在互聯網上做用戶交互研究的團隊。對雷軍來說,黎萬強正是做手機操作係統中用戶界麵設計和交互的最佳人選。

    阿黎比雷軍年輕7歲,長得虎頭虎腦,戴著一副金邊眼鏡,笑起來很大聲,還經常附帶著一種魔性。由於是設計師出身,又從小酷愛攝影,因此阿黎對審美有一種超乎常人的苛刻。有時候為了測試用戶對一個LOGO或者海報的反饋,他能從身邊同事問到飯堂的大師傅。為了讓員工看到用戶對金山詞霸的意見反饋,他讓設計師把所有的問卷調查結果用圖片化的方式做成板報,呈現在辦公大樓的走廊,員工一眼就可以看到用戶對產品最滿意和最不滿意的地方,這成為很多金山員工懂得要注重用戶反饋和溝通途徑的一種啟蒙。

    在和雷軍敘舊的同時,阿黎說起自己離開金山之後想開個攝影棚,專門做商業攝影的想法。雷軍說了一句:“別扯淡了,跟我幹吧。”沒有過多的討論和交流,阿黎選擇了再次跟隨雷軍,開啟創業之旅。甚至在雷軍沒有全部告訴他再次創業要做什之時,阿黎就已經猜到雷軍想做的東西是手機。這是基於一種長期相處、一起打過很多仗之後,難以言述的默契。

    而林斌緊接著又為雷軍介紹了來自微軟的黃江吉,大家都管他叫KK。

    KK長得濃眉大眼,說起話來喜歡注視著對方,顯得格外專注。他在香港長大,1996年進入微軟總部,一直到2005年,他都在西雅圖負責微軟的核心業務——企業軟件的大規模數據庫管理。2005年,看到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在美國開始隱約浮現,KK在林斌的勸說下回國發展,他曾在微軟組建了一支150人的團隊,專門做Windows Mobile的模塊。從2005年到2009年,KK擔任微軟Windows Mobile的工程總監,可謂職責重大。也正因為如此,他成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重要親曆者,也親眼見證了微軟Windows Mobile的落敗。

    事後他進行了複盤,他認為,微軟當時有2000名工程師在做Windows Mobile,可以說,微軟投入了幾乎雙倍於蘋果的資源。但為什微軟最終沒有在手機操作係統上獲得成功?很多人說,那是因為微軟沒有做硬件的基因。但是KK認為,微軟落敗的原因是其長年積累使然。微軟在企業用戶麵有著幾十年的滲透經驗,了解的是商業用戶的需求。當微軟開始做智能手機時,它把智能手機的用戶也當作了商業用戶,沒有去了解普通用戶使用手機的需求。當時微軟內部有一個不可思議的討論,那就是Windows Mobile需不需要內置相機功能,微軟的工程師認為,用戶需要時自己安裝就好了。

    2007年,iPhone橫空出世,這讓已經在Windows Mobile團隊工作兩年的KK意識到了危機。蘋果手機的誕生對於微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它瞬間顛覆了整個行業。到2009年,KK又親眼見證了安卓的崛起。這進一步從另一個角度證明,智能手機需要開放的係統,而微軟封閉式的係統發展思維始終建造不起勢能,在手機領域如果繼續使用微軟的打法,就會錯過整個移動互聯網的機會。

    2009年11月底,當雷軍在北京翠宮飯店的豹王咖啡見到黃江吉時,他們一起討論了整個產業的發展以及黃江吉在微軟內部見證的一些真實案例,兩個人聊得酣暢淋漓。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在等待雷軍的時候,愛讀書的KK拿出了Kindle(亞馬遜推出的電子器)讀了一會兒書,他不但是一個讀書愛好者,還是電子產品的發燒友,喜歡各種硬件。在他看來,Kindle的軟件用戶體驗很糟糕,因此自己花了兩周的時間寫了一個小程序裝上。沒有想到,雷軍是少有的比KK還要了解Kindle的玩家,這是基於他之前投資過一家做電子書的公司的經驗。就像拆卸過所有的手機一樣,雷軍也拆卸過Kindle,還仔細研究過其內部結構。因此,當天兩個人的對話是從電子器開始的,這一下子把兩個人的距離拉近了。

    KK把在翠宮飯店的這次見麵,稱為他人生中喝過的最重要的一次咖啡。這場談話持續了將近5個小時,以至耽誤了他當天的其他行程。但是當談話結束時,他就已經感受到自己希望加入雷軍團隊的意願。畢竟,如果要向微軟總部建議做一個你認為很有前途的新產品,你必須得先證明,這是一個可以創收10億美元的業務。但是如果你不去做,誰也無法證明這個業務的價值。KK已經在這樣的怪圈生活了太久。

    雷軍選擇創始人和員工堅持的一個標準是——候選人到底有沒有創業心態,願意不願意接受降薪而持有公司的期權。雷軍知道,隻有那些願意冒險的人才會真心創業,隻有相信未來的人才會全力以赴。而林斌、黎萬強、黃江吉對這一切都有著一致的理解。這些新加入的同盟者,從此都是一個戰壕的戰友。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進入創業狀態,雷軍鼓勵幾位創始合夥人力所能及地拿出一些資金,這是對創業最好的宣誓和表態。雷軍帶頭表示創業期間不拿工資,林斌也做出了同樣的承諾。

    另外,林斌賣掉了自己持有的微軟全部的股票和穀歌3/4的股票,在小米的天使輪融資中投入了75萬美元現金。後來這件事被媒體渲染成了一個大義凜然的英雄故事,一段外企人士毅然決然投身創業投資的佳話。但是林斌卻坦誠地回憶道,整個過程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具有史詩感。事實上,他的父母首先表示反對他創業,而他也一度陷入痛苦的糾結當中。如果僅僅是放棄穀歌提供的那些優厚待遇,並沒有那艱難,但是當時的情況是,林斌不僅要放棄現有的東西,還要拿出已有的東西,卻沒有任何人能夠為他保證明天,而林斌也不是那種天生就愛冒險的人。

    林斌說,其實是穀歌退出中國市場的決定,最終推了他一把,讓他在太太的鼎力支持下,走出了創業這一步。

    小米粥之約

    就這樣,雷軍聚齊了林斌、黃江吉、阿黎三位聯合創始人。大家坐下來,開始為新公司的名字苦思冥想。幾個人認真討論過的名字有“紅星”、“紅辣椒”和“黑米”,並一度非常迷戀“黑”字係的名字,他們覺得黑色莊重神秘,十分酷炫,而且帶“黑”字的公司都有一定規模,比如黑水、黑石,都是世界頂級公司。晨興資本那位年輕的投資經理賴曉淩負責新項目的落地執行,在他為雷軍寫的第一版投資文件,公司名稱就是“黑米”,賴曉淩還特意為其配上了英文:BLACKRICE。

    盡管公司的名字還沒有最終確定,創始人們已經開始在自己熟悉的範圍內網羅人才了,新公司急需新鮮的血液進入,大家都在尋找符合條件的產品經理和工程師,希望他們來了之後可以馬上開展工作。這段時間,雷軍把80%以上的精力用在了招聘和麵試上。

    那個時候公司還沒有辦公室,麵試大多在咖啡館或者茶樓進行。麵試的密度很大,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一些選擇相信的年輕人,都在這時和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產生了交集。這些早期員工,大多來自微軟和金山兩家公司。林斌也幾乎每天都在找人。他想起了當年在微軟工程院和他一起踢足球的年輕工程師們。那時候這些工程師大多剛剛研究生畢業,2010年時差不多都是30歲左右的年紀。因為當年經常在周末一起踢球,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劉新宇戴著一副金邊眼鏡,皮膚黝黑,說起話來不緊不慢。他是AC米蘭的球迷,酷愛踢足球,於是發起成立了微軟足球隊,正是他向林斌申請了一筆預算,讓球隊可以購買球衣、球鞋並且報銷場地費用。劉新宇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係,曾經在微軟研究院實習。2003年研究生畢業之後,他直接加入了微軟工程院,先後負責郵件服務器和管理控製台,具體來說,就是設置公司的郵箱策略。

    在微軟期間,劉新宇最好的朋友兼球友,是一個叫範典的男孩。範典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係,2007年加入微軟工程院。在微軟期間,他接受了寫代碼最高級別的培訓。微軟會從一個函數、一個對象類別的命名開始培訓,讓工程師寫的每個程序更具可讀性。每一次培訓,範典都在寫程序的細節上得到提高,感受到妙不可言的意境。這一切讓他意識到微軟對程序質量的要求。他說,從那之後,他才開始可以寫具有國際水平的代碼。在微軟工程院期間,範典在Outlook郵件服務器部門工作,先後參與了Outlook2007和2010兩個版本的發布。

    劉新宇和範典同屬微軟工程院的一個組,都歸林斌領導。在球場上,劉新宇踢左前衛,範典則是中場調度者。範典的傳球技術非常好,劉新宇則善於衝鋒射門。在球場上,經常是範典一記長傳,劉新宇進攻射門,兩個人配合默契。那個時候的範典,經常戴個白色的發箍,後麵是一根長長的帶子,在球場上跑起來非常飄逸,盡管那時他並不是巴蒂斯圖塔的粉絲。

    範典和劉新宇對林斌的印象很一致,他們覺得林斌平時很斯文,但在球場上很瘋狂。在工作中,林斌對編程的要求很高。他會給程序員們開會,提醒大家編程時如果指針用完了,一定要附上Null(空值),這一點讓工程院的工程師們一直記到今天。

    2009年年末,在林斌向範典和劉新宇發出加入小米的邀約之時,兩人都已經離開了微軟工程院,在阿雲任職,兩人都是阿雲的前30號員工。沒有經過太多的周折,見過林斌,再和雷軍聊了幾輪,兩個人就加入了創業團隊。對於雷軍要用iPhone一半的價格,做出和iPhone品質相當的手機,將來再賦予其互聯網服務的理念,這些工程師一聽就懂。就這樣,範典成為小米6號員工,劉新宇是第7號。

    在微軟的足球隊,還有一個年輕人叫孫鵬。他2005年加入微軟,黃江吉是他的直屬領導,林斌是部門總監。在微軟的5年時間,孫鵬所在的項目組正是黃江吉領導的Windows Mobile。當時微軟內部正在做一個名為PINK的項目,做的就是一款叫作KIN的手機。2009年,項目組已經清晰地預見到KIN即將失敗的結局,但是負責此項目的副總裁依然堅持要把項目繼續做下去,原因是微軟已經和電信運營商沃達豐簽訂了協議,如果這個項目被砍掉,微軟將賠更多的錢。最後,一款叫作KIN的手機被做了出來,賣了不到一萬部,這個項目終於就此打住。

    孫鵬的英文名叫Peter,大家取首字母送給他一個雅號——“皮總”。他也是微軟足球隊的一員,範典和劉新宇都對孫鵬在足球場上的“凶猛”印象深刻。當大家覺得他不能再跑了的時候,他還能再往前跑一步。當大家覺得他應該停了的時候,他還能再盤帶幾步。他用這樣一快一慢的速度,來影響對方防守隊員的判斷,不過有時候,他也會不住車直接衝出邊線。

    盡管微軟的手機項目失敗了,但是孫鵬做手機的興趣被保留了下來。當他收到林斌讓他加入一家新的創業公司的邀約時,他環顧四周,看到的是幾位微軟的老朋友、那些球場上的隊友已經入職了。沒什可猶豫的,他成為小米的第13號員工。

    同樣來自微軟的還有李偉星。長得瘦瘦小小的李偉星看起來就像一個大男孩,有一雙仿佛時刻都在思考的眼睛。在廣州長大的他從小到大一路保送,一直到2005年從中山大學計算機專業研究生畢業。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間,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參加計算機競賽,他曾經連續4年參加至今都很火的由國際計算機協會(ACM)舉辦的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得到的最差的名次是亞洲分站第6名。該競賽的規則是,每一場比賽連續進行5個小時,三個人用同一台電腦編程。而李偉星平時參加的訓練,比這瘋狂得多。

    當雷軍邀請李偉星加盟小米,一起做更符合終端體驗的手機操作係統時,李偉星深有感觸。在微軟期間做了4年Windows Phone,他早就發現很多設計不符合中國人的需求,但是他的很多想法在微軟無法實現。現在,雷軍邀請他做的,正是他最想做的事情,他甚至沒有想過回報的問題就決定加入。

    除了來自微軟的年輕同事不斷加入新公司,金山係也有人不斷加盟。比如王海洲,他是黎萬強的下屬,一直在金山從事技術工作。阿黎離開金山的時候,他還沒有離開。當阿黎召喚他加入創業公司時,他帶著對移動互聯網的憧憬和對老領導的一貫信任,成為小米的8號員工。

    同時期加入小米的,還有胖乎乎的屈。他在1999年以高考639分的成績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係,後來進入金山公司,做的項目是手機上的金山詞霸。他的小組會做一些授權工作,把詞霸的版權出售給很多手機公司,比如摩托羅拉、諾基亞和索尼愛立信,然後得到營收。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屈感受到了壓力。大家越來越不習慣在手機上安裝完整的字典,網易有道在線字典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這一切,促使金山詞霸進行轉型,也促使屈加入了雷軍的新公司。

    秦智帆是金山的用戶界麵設計師,早期一直和黎萬強學習界麵交互技術。2009年,金山詞霸不僅有PC版,也開始有了手機版。在金山工作期間,他在實際操作中開始真正體會什是用戶界麵。黎萬強會手把手地指導他怎做出半透明的圖標。在這之前,在西北大學學習設計的秦智帆對於界麵設計的理解完全基於審美,在金山工作幾年後,他終於理解,用戶界麵不僅僅是視覺方麵的體驗,把交互做好,才是真正的用戶界麵,界麵交互是一個很綜合的事情。在金山期間,黎萬強發現秦智帆海報做得不錯,於是讓他包攬了所有內部海報的製作任務。

    當時進入創業公司的唯一的女孩兒叫管穎智,大家喜歡叫她小管。當年她25歲,研究生畢業後在一家國企上班。因為大三的時候在金山實習過,所以她和金山團隊比較熟悉。2009年年底到2010年3月,當雷軍的創業團隊達到十幾個人的規模時,行政和人事的需求自然而然出現,黎萬強想起了管穎智,便把她叫來麵試。

    麵試竟然是雷軍親自進行的,這在當時的小管看來簡直不可思議。當年在金山實習時,雷軍是最大的領導,她隻是聽說過這個人,從來沒有見過。麵試時,管穎智和雷軍談起了自己在研究生時期參加“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的經曆。當年她在中國地質大學人文經管學院就讀,卻和計算機學院的同學一起合作做了單機片商業化項目。這個項目在“挑戰杯”競賽中獲得了北京市二等獎。

    小管加入創業公司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未來的辦公室做個簡單的裝修。她和秦智帆一起,背著大書包整天泡在宜家,為辦公室選擇辦公家具。創業公司最初的辦公室選在中關村銀穀大廈807室,辦公室有400多平方米,看起來空空蕩蕩。

    據說,這個辦公地點的選擇讓創始人們煞費苦心,它位於穀歌、微軟和金山的中間地帶,目的是方便未來的員工招募。

    新來的年輕工程師們已經開始寫代碼了。雷軍設計了幾款App,讓團隊迅速開始磨合練兵。大家一起做了幾個產品練手,其中一款App叫作“司機小蜜”,司機可以用它在手機上查詢違章記錄。另一款App叫作“小米分享”,是一款為安卓用戶提供在線分享的手機鈴聲、壁紙、音樂、電子書和短信息的開放平台。還有一個產品叫作“迷人瀏覽器”,是一款基於WebKit(開源的瀏覽器引擎)內核,針對中國用戶使用習慣全麵適配的瀏覽器。當時程序員們有兩個據點,一個是清河橡樹灣的上島咖啡,這個地方離劉新宇家比較近。另一個是回龍觀附近的上島咖啡,這個地方離屈家比較近。他們就像一支新組成的足球隊,正在進行密集的訓練,年紀相仿的他們,也在這種磨合中迅速熟悉起來。

    還有很多時候,他們會聚在保福寺橋附近的星巴克寫代碼。晨興資本的賴曉淩對這一段遊擊創業的日子記憶猶新。早上8點半,一群年輕的工程師準時來到星巴克的一個角落,每人點一杯咖啡,然後在那坐一整天。因為一天不能喝太多咖啡,很多人中途還會出去買瓶水。黎萬強對這段日子最深刻的記憶是,為了鬧中取靜,每個工程師都配有降噪耳機。賴曉淩常常打趣黃江吉和黎萬強:“星巴克怎到今天都沒有驅逐你們?”

    “黑米”這個名字最終還是被否定了。新來的工程師們都加入了給公司命名的民主討論當中。大家最後確定了幾個起名字的原則,比如一定要親民,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印象深刻,一定要是中文,不需要奇怪的英文翻譯。終於,博覽群書的雷軍想到了他最喜歡的一句話——“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當有人提議把公司叫作“大米”時,投資人劉芹說:“互聯網天生回避大而全,我們不取大,取小,我們就叫小米吧。”這個平實且簡單的名字,立刻贏得了所有人的認同。

    就這樣,小米公司誕生了。

    後來,雷軍進一步闡釋了這個名字的含義:小米中米的拚音是MI,可以進一步闡釋為Mobile Internet,即移動互聯網;MI也可以理解為Mission Impossible,表示小米要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同時,雷軍也希望用小米加步槍的革命浪漫主義精神來征服世界。在公司名稱最終確定以後,雷軍向所有人宣告,小米將是他工作的最後一家公司,這是他作為公司創始人的一個承諾。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信十年經典-名企傳記(套裝共9冊)》,方便以後閱讀中信十年經典-名企傳記(套裝共9冊)第二章 為發燒而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信十年經典-名企傳記(套裝共9冊)第二章 為發燒而生並對中信十年經典-名企傳記(套裝共9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