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新時代,新征程

類別:未分類 作者:周錫冰 本章:第十一章 新時代,新征程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中信十年經典-名企傳記(套裝共9冊)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第十一章

    新時代,新征程

    盧偉冰加盟

    《創業維艱》一書中的一句話精準地描述了創業者所感受到的那種情緒:

    你知道創業公司的最大好處是什嗎?

    是什?

    就是讓你體驗兩種情緒:歡樂和恐懼。我發現睡眠不足會令這兩種情緒更加強烈。

    在強烈的情緒起伏中完成上市曆程的小米公司,此時已經蛻變成一家公眾公司,而這樣一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幾乎以橫空出世的姿態進入近百個傳統行業的公司,恰逢與社交媒體的崛起同步,這讓小米不按常理出牌的打法、用硬件帶動的互聯網模式以及它的一切誓言,都被放置到公眾的目光之下。上市後的小米成了一家更透明、更具話題性的公司。

    剛剛經曆了風調雨順的2017年,小米在2018年第四季度又開始麵臨強大的市場壓力。曾經希望“用10個季度回到中國第一”的小米,又回到了人們審慎的目光之中。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名具有網紅性質的創始人,雷軍又一次麵臨著市場上像素級的拷問,尤其是在上市之後,小米股價在短暫上升之後進入了下行通道。而雷軍在上市晚宴上情之所至脫口而出的那句“讓所有的投資者至少賺一倍”的豪言壯語,再次成為極具爭議性的話題。

    2018年12月,華為首席財務官、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被捕。中美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在那一刻加劇了,幾乎所有人都確信,中美關係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美團董事長王興對此預言道:“2019可能會是過去10年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10年最好的一年。”

    幾乎所有的創業者都確信,一個漫長的經濟寒冬即將到來。

    而正處在一係列轉折過程中的小米,不可避免地處在競爭最激烈行業的最中心。

    2019年1月2日,雷軍的一條微博引發了互聯網上的熱議,一個流傳了大半個月的傳言最終被證實——金立集團前總裁盧偉冰加盟了小米公司。普通公眾對此的解讀大多停留在高管空降的層麵。而對於手機行業的資深人士來說,這一刻頗讓人有“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感慨。七年前,盧偉冰和雷軍相識於深圳歡樂海岸的手機局,那時候雷軍創立的小米還是手機行業一個橫空出世的“新秀”,小米手機1和小米手機2的成功正讓傳統的手機品牌開始感覺到驚訝和新奇。而今天,那個局所有企業和企業家的命運都已經被時空改寫。在那一次相聚的企業,隻有小米、OPPO和傳音三家公司依然存在,其他的企業,離場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最令人驚奇的,還是2018年年末,金立公司的“非正常死亡”。

    經曆了市場上消費電子產品最激烈競爭的金立公司,在2017年之後,出貨量出現斷崖式下跌,逐漸被歸類到“其他廠商”的行列,而此前一直在互聯網上流傳的傳言被最終證實——金立資金鏈斷裂是董事長劉立榮參與賭博導致的。後來,劉立榮公開向媒體承認,自己在塞班島參與賭博,“借用”了公司的巨額資金。

    可以說,金立的消亡,如同一顆深水炸彈一般,在產業界激起層層浪花。

    此時,金立前總裁盧偉冰創立的誠壹科技已經成立一年多了,這是一家專注於海外市場的硬件公司。在自己創業的這一年多時間,盧偉冰終於體會到作為創業者的最深刻的痛苦,“最艱難時,我時常會在淩晨三四點鍾驚醒。”他說。

    雷軍想邀請盧偉冰加盟小米的想法早在2014年就萌生了,而最終打動盧偉冰的卻是兩個人在2018年8月31日深夜的一次長談。當時,雷軍在常州出差,他拉著盧偉冰在下榻的酒店大堂聊到淩晨三點。對於誠壹科技麵臨的困境,雷軍以一個朋友的身份直言不諱地對盧偉冰說:“我覺得你不應該在一個錯誤的方向上繼續浪費時間了,還是加入小米吧。你的公司,我來收購。”

    在小米的曆史上,為了一個人而直接收購一家公司的事情,已經發生過三次了。第一次是收購多看,王川成為小米公司的聯合創始人;第二次是收購瓦力科技,尚進成為小米互娛的總經理;第三次是收購RIGO Design工作室,朱印成為MIUI和手機工業設計部的負責人。總體來說,這代表了雷軍對於人才的一種思路——如果看中了,就不惜一切代價。那晚之後,小米負責了誠壹科技所有的解散事宜,這相當於一次變相收購,而盧偉冰也正式加盟小米。

    盧偉冰直到2019年1月2日來到小米報道的那一天,都不知道自己的具體工作職責是什。他其實一直希望能夠回到技術和研發的行列。到了2019年1月2日晚上,雷軍才告訴他在小米公司未來的職責和定位,出乎意料的是,他將負責一個全新的品牌的操盤和打造,而這個品牌,就是從小米獨立出來的Redmi(紅米)。

    這個戰略部署對於小米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實際上,2018年,全球手機行業已經陷入集體萎縮狀態,全球手機出貨量下降了4.4%。一方麵,由於5G時代已經臨近,消費者開始對手機市場持觀望態度,這拉長了換機周期。另一方麵,手機行業的競爭日益殘酷,三星基本退出了中國市場,一線軍團中國際品牌隻剩下蘋果一家,國產手機僅有華為、小米、OPPO和vivo四家,這五家共同占據了中國90%以上的市場份額。對於最終進入決賽圈的四家國內廠商來說,已經到了刺刀見紅的階段,而小米的形勢不容樂觀。

    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以10%的市場份額險居中國第五大智能手機品牌。然而,2017年第四季度它的排名還是第四,一年間小米的市場份額跌去了3.49%。而小米此次市場份額下降的原因,再次讓管理層陷入了深刻的自省當中。

    2018年,OPPO、vivo率先推出彈出式全麵屏和屏下指紋的解決方案。這讓小米在當年10月16日發布的MIX旗艦手機失去了石破天驚的優勢。而小米MIX 3采用的滑蓋式全麵屏的解決方案,市場表現也比較一般。這說明,當時小米的創新還不具有穩定性。

    這一年在渠道策略上,小米也出現了重大失誤。2018年上任的銷售運營主管在線下采取了極為激進的進攻策略,對線下市場進行了瘋狂擴張。一方麵,小米向經銷商大舉壓貨,讓經銷商在前三季度承擔了巨大的銷售壓力,而流轉不暢的惡果終於在第四季度顯現出來。另一方麵,小米之家的擴張速度也明顯加快。在這個過程中,商圈、人口流速等標準一度被降低。這樣一來,小米之家追求效率的運營模式未能被忠實執行。而“小米小店”這個讓下沉市場的賣家直接向小米進貨的直供模式,也被證明在當前的管理和運營能力之下並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經過一係列戰略思考,小米創始人一致認為,小米和Redmi品牌進行拆分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這樣做的總體思路就是讓Redmi繼續承擔極致性價比的使命,直接對標那些像素級模仿小米、以性價比為目標的品牌。而小米則再次創業,擺脫價格的束縛,走極致體驗和探索黑科技的道路。表麵上,新創的品牌是Redmi,但在內在邏輯,獲得新生的則是小米。

    這其實包含一個普通公眾很難深入了解的商戰邏輯,在2011年到2014年小米品牌上升勢頭最猛的時候,競爭對手通過對標小米品牌的方式側麵幫助小米進行了定位,現在讓Redmi與競爭對手重新對齊,可以讓小米這個品牌從纏繞中解放出來,獲得自己真正的成長空間。

    2019年,國內外通信行業“洗牌之戰”的5G大幕徐徐拉開。麵對技術升級下的增量市場比拚,媒體評論:這是一場Redmi的“獨立戰爭”。

    盧偉冰雖然對自己將被交付的任務的難度早有準備,但聽到自己的工作職責之後,還是感覺責任重大,壓力也非比尋常。但是,他沒有表示出任何遲疑。他說:“自己在創過一次業之後已經明白,其實所有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幹將指哪打哪,毫無怨言。”對於小米公司來說,他的崗位幾乎是小米內部最重要的崗位之一。

    這一天,“盧偉冰”三個字作為關鍵詞第一次被百度指數收錄。

    事實證明,這個名字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在手機這個江湖上異常活躍。用盧偉冰自己的話來說,他是一個在技術、產品、供應鏈、銷售、市場這五個環節都親自挽起褲腿幹過的人,並且摔過很多跟頭,如果一個品牌操盤手之前沒有這樣的摸爬滾打並且交過10億元以上的學費,是不可能真正了解這個市場的複雜度的。他說:“我就是那個被經驗教訓喂出來的操盤手。”

    盧偉冰扛起Redmi的大旗,而且很快就在小米這片戰場上找到了專業選手的感覺。這是小米公司曆史上第一次將品牌決策權交到一個人手上——雷軍賦予了盧偉冰這一大權。從Redmi Note 8開始,盧偉冰一次又一次地幫助Redmi梳理未來的產品線,定下了未來產品的基石。

    很多時候,在操盤的層麵,盧偉冰依靠的是多年對市場的經驗和判斷。比如通過上遊供應鏈的一些蛛絲馬跡,他就能預知市場的變化。這些經驗也增強了公司對新技術判斷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從而糾正了之前Redmi產品規劃上連續性和穩定性不足的問題。這種惟手熟爾的自信,給公司內部帶來了巨大的信心。而盧偉冰這個本來在業界比較模糊的形象,到了小米之後也風格突變。媒體人士評論:盧偉冰已經化身為社交網絡達人,其風格也變得很“小米”。他敢於衝上一線直麵各種爭議,並把各種互聯網元素運用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人們形容他好鬥,能折騰,進入角色就會“張牙舞爪”。

    很有代表性的一個例子是,盧偉冰向網友科普充電效率,接連指出競品的充電功率常年隻有10瓦,網友因此給他冠以“盧十瓦”之名,並且調侃發明了“1盧=10瓦”的計量單位。在發布會上,盧偉冰欣然笑納這一外號,並頻頻製造話題,贏得了很多人的好感。

    在講解Redmi K20 Pro前置拍照廣角無縫拚接功能時,場下觀眾問小米9有沒有這個功能,盧偉冰回答說“這個要問雷總”,他調侃小米是Redmi的“友商”——“希望友商盡快跟上”。而雷軍則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表示:“Redmi K20 Pro支持全景自拍,自拍角度擴大一倍,團隊合影特別方便。”盧偉冰則在轉發這條微博時稱:歡迎友商抓緊跟進。

    在這樣的一問一答中,兩人引發了人們對一個公司兩個獨立品牌的好奇;也是在這樣的對話中,公眾感受到“小米”與“Redmi”兩個品牌相互區隔的決心。

    在一整年的時間,人們看到Redmi的產品接連不斷地發布,Redmi的品牌目標也越來越清晰——極致性價比和高品質一個都不能少。因此Redmi不隻要做千元機,還要做高端旗艦甚至任何高品質和極致性價比的產品。

    Redmi品牌的產品線要比以前清晰許多,三大係列分別是旗艦的K係列、中端的Note係列,以及入門級的數字係列。其中K係列覆蓋2000~3000元檔位,Redmi Note覆蓋1000~2000元的售價範圍,數字係列則在千元以下。

    獨立運營不到一年,Redmi不負眾望。Redmi Note 7全球銷量11個月達2600萬部,後續的Redmi Note 7 Pro用時3個月全球銷量達到1000萬部。Redmi K20係列的推出,幫助Redmi完成了從入門級到高端的全線產品布局。隨後,一係列Redmi生態鏈產品,比如Redmi電視和小愛音箱Py,以及路由器AC2100也陸續登場。

    在人們看到的一次又一次裹挾著段子和詼諧元素的產品發布背後,其實包含著一些嚴肅的戰略思考。盧偉冰的操盤策略中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下遊之戰要在上遊解決。他認為,手機的上遊才是一場“人們看不到的戰爭”,也是手機競爭的主戰場,因此在手機做完之前,就要取得戰爭的勝利。在具體的戰略執行中,盧偉冰把這一思維運用到了極致。

    在規劃Redmi Note 8 Pro時,盧偉冰提出,這款手機要改變以前一直采用高通處理器的慣例,讓Redmi首次嚐試使用聯發科MTK的G90T處理器。這個決定最初遭到小米全球銷售團隊的反對。大家普遍認為,MTK的處理器不好賣,一旦采用就會影響Redmi的銷售。而盧偉冰認為,采用G90T勢在必行,一方麵,從幾個供應商相互製衡的角度來說,同時和兩個以上的供應商合作更加符合成本優勢。另一方麵,在中美存在貿易摩擦潛在風險的宏觀環境下,從戰略安全角度考慮,采用不同地區的處理器其實是一種更合理的策略。最後,MTK的處理器性能不錯,隻是市場營銷能力不足,盧偉冰堅信,隻要做好市場推廣,消費者是可以認識到它的產品力的。

    在和雷軍溝通並取得高度共識之後,盧偉冰頂著壓力在公司內部宣布:Redmi Note 8 Pro將采用聯發科MTK G90T芯片。之後,在Redmi手機的預熱和營銷過程中,盧偉冰作為新生代的科技網紅,不遺餘力地掀起了芯片科普和討論狂潮。他連續發出微博,解釋Redmi這次采用聯發科芯片的原因:

    現在的大多數是比較年輕的,而且這些用戶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玩遊戲。雖然現在市麵上確實有一些專門用來玩遊戲的電競手機,但是價格普遍在3000元以上,所以Redmi想要打造一款千元價位的遊戲手機。

    不少用戶在我微博底下評論12nm,擔心G90T的功耗和發熱問題。的確,經過我們的實測,12nm處理器在功耗方麵有10%左右的差距,為了解決這個問題,RedmiNote 8 Pro配備了4500mah的大電池和液冷散熱雙重保障。

    Redmi Note 8安兔兔最新v8版本綜合跑分283333,可以說遠超目前友商3000元手機上還在用的驍龍710,比友商810也隻是差一丟丟,可以說是旗鼓相當,一個等級。

    盧偉冰製造的話題取得的成效,很好地闡釋了一款科技產品誕生之前互聯網預熱的重要作用:互聯網的民主性可以將產品性能透明地展示給民眾,讓大家自己做出判斷。

    可以說,正是由於這種互聯網精神的極致發揮,人們逐漸認識到這款芯片的定位和真實能力。而這款在內部備受爭議的產品最終獲得了成功。從2019年8月29日Redmi Note 8係列發貨以來,它的全球出貨量已經超過1400萬部。“這種成功是全球性的。”盧偉冰說。

    麵對競爭更加白熱化的5G時代,盧偉冰部署了Redmi K30這樣的產品來迎接激烈的挑戰。這款手機1999元的價格給了網友們一個巨大的驚喜——當眾多5G手機還處在3000元這樣的價位時,雷軍設計的超前商業模式,又給了市場重重的一擊。在Redmi K30發布會上,產品代言人王一博跳的“流速舞”,讓在場觀眾熱血沸騰。大家仿佛又一次回到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機1誕生的那一天。

    這個場景似乎也預示5G時代的競爭真正拉開了帷幕。2020年,對於所有手機廠商來講,都是決勝之年。

    而對於盧偉冰來說,加入小米這樣的創業隊伍,使他在創業之外找到了一種超越世俗的力量,還有在自己的陣地全情出擊的刺激感。人們也非常好奇,在這一年,究竟是什魔力迅速地改變了盧偉冰,讓他迸發出職業生涯與以往全然不同的力量。

    在總結自己這一年的小米生涯時,盧偉冰說:

    小米是一家簡單的公司,這種簡單讓我比較喜歡。以前的公司太複雜了,複雜到作為二股東二老板有很多事情都無法解決。而小米的商業模式是超前的。在幾年的拚殺過程中,你可以知道它有非常強勁的東西,也有相當薄弱的環節。現在把薄弱的環節補齊,很多價值很快就被放大出來。目前的我,特別享受這個工作。

    格力賭約

    和Redmi手機大放異彩不同,很多人注意到,小米手機這一年發布的產品並不多。很多人並不知道,小米品牌砍掉一些旗艦產品,實際是為了在4G時代和5G時代的切換過渡中做充足的準備。作為經曆過產業周期的幾次更迭,也經曆過手機製式兩次更替的創業老兵,雷軍知道,從4G轉向5G的過渡期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機遇。有權威機構預測,2020年,全球5G智能手機市場規模將超過2億部,是前一年的20倍以上。在這種過渡期,產品戰略將直接影響即將到來的增量市場的比拚,而這也是對各大廠商綜合能力的考驗。

    2019年,小米在國內發布了兩款5G智能終端,分別是小米9 Pro 5G和Redmi K305G,另外,小米MIX 3的5G版本在西歐發售。小米9 Pro 5G采用水滴屏的設計方案,搭載高通驍龍855 Plus處理器,並通過外掛驍龍X50基帶支持5G網絡。它搭配40W功率的超級快充,還支持10W的無線反向快充,發售價格為3799元,比同期的5G手機價格更有競爭力。

    在內部決策上,雷軍、林斌和盧偉冰都逐漸意識到在5G的雙模時代來臨之前采取戰略收縮的必要性。在研究了政策和電信運營商的5G網絡建設進度後,小米內部普遍認為,手機要最好地體現5G性能,就需要依靠獨立組建的5G網絡(SA),而不是基於4G核心網的非獨立組網產品(NSA)。而運營商正式大規模投入建設獨立組網的5G網絡的時間也是在2020年。在這個過程完成之前,小米的產品發布節奏需要控製和調整,這就需要砍掉過渡性的產品,直接部署支持獨立組網和非獨立組網的產品。

    在這種情況下,眾人期待的一批高端旗艦產品的發布也被刻意延後。盧偉冰在回憶這個決定時說:“我們認為,用過渡性的技術來支撐一款旗艦產品是有風險的。從產品周期的角度考慮,跳過單模5G,直接研發雙模5G,更符合小米的產品戰略。”

    事實證明,這個預判是準確的。2019年9月20日,工信部部長苗玗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自2020年1月1日起,申請進網的5G終端,原則上應該支持獨立組網和非獨立組網,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雙模5G”。小米砍掉MIX4的決定,讓這款未出世的產品避免了“短命”的命運。

    此時,並不為外人所知的是,在小米內部,一個代號為J1的重磅項目已經在2019年2月正式立項。這個項目不同於以往的是,除了采用雙模5G技術、高通最新的驍龍865芯片外,研發工程師在相機模組、內存、Wi-Fi、屏幕、對稱式立體聲等各個維度上都采用了市場上最為先進的技術,它將是一部集合了小米10年研發力量的“夢幻之作”,而這樣一個產品,定價也將衝破小米以往的束縛和羈絆,在4000~6000元這個價格區間上。它將是小米公司10周年到來之際,一部代表其自我突破精神的產品。它展示出來的小米對屹立於高端市場的野心不言而喻。

    隨著5G元年的到來,中國線下零售渠道的變化初現端倪。全國範圍內,通信一條街、手機大賣場式的業態正在消亡。隨著中國城市化的推進,居民消費地點越來越轉向購物中心這樣的場所,而小米已經在這條戰線上耕耘了四年。要在購物中心建設品牌店,單一手機產品無法承載,而小米琳琅滿目的生態鏈產品就成了優勢。另外,隨著5G時代來臨,運營商的補貼政策將進一步擴大到AIoT產品,而這正是小米的長板,可以說,小米的戰略前瞻得到了回報。

    小米在2019年采取的另一個戰略收縮決定,與小米放緩高端產品的發布相輔相成,那就是加速4G產品的出貨流速。2019年的“雙十一”人們沒有看到小米像往年那樣在“雙十一”戰場上進行大火猛攻,雷軍在2019年11月於南寧舉辦的核心供應商大會上,回答了這個問題:“很多人問我,今年小米為什不猛了,因為我家沒庫存,猛個啥?”這段視頻後來也在網絡上被廣泛流傳。到2019年11月,小米4G手機產品已經逐漸清庫,收攏現金成為小米工作的重心。

    從2019年1月到11月,在這個幾乎貫穿了一年的時間線內,小米的庫存策略也因為5G時代的到來而發生了重要改變。不囤貨、不過度生產、保持正常的流速,成為這家公司的主旋律。而這些舉動,都在為至關重要的2020年鋪路。

    對於已經有眾多生態鏈產品的小米來說,5G時代的到來,對小米的手機、IoT生活消費產品以及互聯網服務三大業務都會有重要影響。可以想見的是,隨著數據傳輸速度的驟然加快,各種設備將不再受限於網速,萬物互聯將不再是一個概念,它將生發出無限的可能性。早在2019年年初,手機+AIoT的雙引擎戰略就被確定下來。雷軍判斷,有了5G的助力,小米的AIoT會插上翅膀。這將對小米商業戰略的閉環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為了實現這一係列戰略調整,小米公司的組織架構在這一年也發生了幾乎讓人應接不暇的變化。上市後,小米改組電視部、生態鏈部、MIUI部和互娛部為十幾個一級部門,業務部門陡然增多。而之前的一些組織結構調整也成效顯著,比如,金凡擔任互聯網一部的總經理之後,其部門的職能已經和負責MIUI商業化的部門完全分開。作為負責MIUI體驗的部門,金凡專門成立了廣告整治小組,把去除低俗廣告放在了工作首位。而他最大的勇氣是,設計開發了MIUI一鍵關閉廣告係統的功能,把自主權完全交給了用戶。這在互聯網商業史上也是一次令人不可思議的決定。雷軍對這位年輕人的“壯舉”頗為感慨:“非常偉大,尤其在2019年我們業績壓力如此之大的情況下,這種做法勇氣可嘉。”後來,這個行動被內部命名為“摘帽行動”——金凡帶領團隊做了一係列“外科手術”,最終幫助MIUI去掉了“ADUI”的綽號。可以說,類似這樣的組織結構調整,把像金凡這樣的年輕人的鬥誌充分調動了起來,也發揮出了他們的優勢。金凡曾在穀歌工作多年,在他眼,能夠贏利的互聯網公司,才是成熟的互聯網公司。穀歌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它在贏利的同時,也保持了人格上的獨立和對價值觀的堅守。

    2019年,為了配合自身的戰略版圖,小米公司更大的組織結構調整仍在不停地進行。小米在集團層麵成立了三大委員會,分別是質量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和采購委員會,這使小米完成了三部三委的組織結構建設。如果說,集團的組織部、參謀部和財務部的職責是直接管理小米總經理層麵的幹部,三大委員會則在小米關鍵的質量、技術和采購三個層麵對各個部門實現縱向把關,以保證小米死守質量關,挖掘行業核心技術,不斷優化采購的競爭力。

    2019年小米公司組織架構調整的另一大重點是強化中國區。2019年5月,麵對手機大盤下滑,雷軍親自出任中國區總裁,把控中國區的戰略調整。另外,隨著線下成為未來幾年小米將重點建設的渠道,小米將拿出50億元資金追加渠道建設。

    在看似漫長又寒冷的2019年,很多公眾並不能解讀出小米戰略收縮和頻繁調整組織架構的內涵,而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陰雲愈發濃重,年輕人周受資終於開始麵對那個他並不想麵對的情況——人們對於小米股價的質疑。

    早在上市之前,周受資和阿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就有過一次交流,蔡崇信告訴他:“你一定要有短期內股價低於發行價的承受能力。”事實上,阿在美股上市後,股價也一度破發。但在股價變化前後,阿沒有發生任何重大變故,所有的變化都來自市場的波動。但是,幾年之後,阿巴巴的估值一路攀升,最終到達4000億美元的高點。

    盡管有“前輩”的告誡,小米的股價波動還是出乎周受資的預期。雖然小米的業績一直在穩健增長,但是針對小米的空頭勢力依然大得驚人。對於小米的市值是否被低估的問題,市場產生了嚴重的分歧。當然,在小米內部,大家普遍認為,小米已經被嚴重低估。

    在這段時間,小米董事會幾次做出回購股票的決議。而最重要的工作——鼓舞士氣、重燃信心,則由創始人雷軍擔負起來。在千人幹部大會上,雷軍告訴大家:在公司價值被嚴重低估的情況下,小米的未來沒有捷徑,技術立業,苦練內功,是小米唯一的出路。雷軍還用自己多年創業的經曆現身說法,講述了他對股價的看法:他接手金山時,是金山最為困難的時候,金山股價僅為每股2.7港元,而經過一係列改革,金山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的船票,最終成功實現逆轉。雷軍用自己的實例證明,股價的波動隻是短期的。對小米的觀察,要放在更長的時間,細細品讀。

    一些媒體人士也觀察到雷軍這幾乎沒有休息日的一年——推行“手機+AIoT”戰略,推動手機、IoT、互聯網三大主業平衡,落實小米與Redmi兩個品牌的獨立運營,調整公司組織架構,雷軍幾乎馬不停蹄,人們再次把他稱為科技圈的“勞模”。但是知情人明白,所有這一切的調整,是一個相當大的工程,雷軍的長征還沒有結束。

    2019年,雷軍和董明珠5年前在央視的賭約終於要揭曉答案了。一種莫名興奮的情緒在互聯網上蔓延。這場賭約最大的看點在於,這是一場關於傳統製造業和互聯網行業之間的競賽,這是一份關於“未來”和“趨勢”的最好答卷。

    2013年,這兩家公司的營收起點差距很大,格力營收約1200億元,小米營收隻有265.8億元,僅僅相當於前者的零頭。但是從2018年年底的數據看,兩者的業績已經沒有巨大的懸殊,因此人們隻能依靠兩家公司披露的財報得出準確的結果。一些人在等待結果時說“勝負隻在一線間”,讓人們對這場賭約的結果更加充滿好奇。

    有趣的是,每年都有“好事者”根據數據預測兩家的勝率。比如2015年、2016年,小米營收分別相當於格力的68%和63%,趕超的希望看似比較渺茫。然而到了2017年,小米突然發力,營收達到1146.2億元,已經相當於格力的77%。2018年上半年,小米、格力營收分別為796.5億元和909.8億元,小米已追至格力的88%。但是由於兩家公司2018年上半年營收增速分別為75.4%和31.5%,因此,到了2018年年底,最終的勝負反而不能一眼可見了。

    在小米野蠻生長的增速下,人們都在觀望兩家企業誰會是最終的撞線者。當然,也有人說,這樣的賭約其實很考驗格力的“財技”。

    終於,答案在2019年的春夏之交揭曉。2019年3月19日,小米集團正式公布2018年度財報,集團2018年全年營收為1749億元,同比增長52.6%,調整後淨利潤86億元,同比增長59.5%。其中智能手機總收入占比65%,共計1138億元。在3月20日小米的業績發布會上,“賭約”的話題再次被記者們問及,而雷軍則笑著作答:“我一直在等格力正式的財報。”

    此前,格力電器2018年度業績預告顯示,格力在報告期內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2000億~2010億元。

    終於,格力2018年財報於2019年4月28日發布。與預計的2000億差不多,格力電器2018年營收最終為1981.23億元,同比增長33.61%,淨利潤262億元,同比增長16.97%。至此,雷軍與董明珠的“10億賭約”正式揭曉,格力總營收超過小米232億元,董明珠贏下了此次“賭約”。

    雖然結果已經很明確,但是產業的深入觀察者在對兩家公司的商業模式進行全麵剖析後指出,盡管小米在營業額上與格力仍有距離,但格力在近5年間電器銷售以空調為主,2018年,格力電器空調業務營收規模達到1556.82億元,占總營業額的78.58%,而小家電等生活電器占比僅為1.91%,智能裝備的營收占比隻有1.57%。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信十年經典-名企傳記(套裝共9冊)》,方便以後閱讀中信十年經典-名企傳記(套裝共9冊)第十一章 新時代,新征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信十年經典-名企傳記(套裝共9冊)第十一章 新時代,新征程並對中信十年經典-名企傳記(套裝共9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