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無人敢寫帝皇書(18-3)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窺穀忘反 本章:第42章 無人敢寫帝皇書(18-3)

    無論是北征洛平還是西平羌州,不急於一時,兩路大軍都在等冬天過去,河水開融之日,便是行軍殺人的好時節。枯骨不用怎處理,春日草木生長,塵埃堆積,來年一看,又是一方平整的土地。

    天下便在這樣短暫的相安無事中度過了一個平和的新年。

    益州的雪融化得快些,過了初八,天日晴朗,李璫領著大軍,由盧仲之引路,從益州橫穿,抵達益州、羌州交界的滿江城,過了滿江,是羌州地界。李璫對羌州山川水澤了如指掌,之後的行程便可自行前進,盧仲之於益州觀時而動即可。

    故而大軍在渡過滿江之前,負水作為司鼓奏響了出征之鼓,沒有選用《入陣曲》。

    羌州部分遺民不滿晉國統治,時常糾結小股人馬作亂。羌州的行政官多由滿羌朝的大臣擔任,以平撫遺民之心。可惜收效甚微,至於年年死灰複燃的遺民騷亂有無這些舊臣在背後推波助瀾,那便不得而知了。

    畢竟其他事務都隻由盧仲之在益州方向遙控,而益州本身又是軍事重鎮,這幾年西北部又冒出個南匈奴建立的沙國,益州便肩負抵禦外寇入侵之責,投入羌州的精力有限。

    滿羌國都芙蓉城改稱安容,是羌州州府所在。大軍渡過滿江,直入安容。

    尚未入城,巍峨聳立的灰色城門先行引人關注——建築風格同淮安宮城相近,城樓之上的瞭望台,閣樓塗著朱紅漆墨,精巧豔麗;守軍穿著玄甲,衣卻是褐色,腰間隻配大刀,手上執戟,與中央禁軍相同。

    稍稍有些缺憾的是城門正上方,“安容”城牌之上有個豁口,約有三尺寬,用白泥填充,與周圍灰質方整的磚石格格不入,故而醒目地提示著每一位進入安容城的旅人,此地為羌州安容,七年前為晉國踏平。

    那豁口,便是當年攻城的投石車造成的創痕。

    時隔多年,仍不能撫平。

    安容如今州牧為烏頡,是滿羌皇室出身,一早迎在城門口,態度十分恭敬謙和,言語間無不暗示著他對淮安城的忠心。

    李璫隻聽他匯報羌州亂民行跡,並不答話。

    城中百姓被規範在大路兩側,中央大街寬闊無比,鋪設著整塊青石,銜接處用青玉相連,十分平坦奢華。

    負水跟在李璫馬後,見馬上之人身量挺拔英武,黑色大氅順著背脊落在馬背上散開,留下一片寬闊濃鬱的陰影,讓人心生敬畏。

    安容中的多數城民,怕是比淮安城的百姓還要更加了解,李璫是誰,是個什樣的人。

    因此視線往觀禮恭迎的人群中一掃,若是遇見麻木的、瑟縮的眼神,保準是芙蓉城的遺民;若是撞上眼神真摯熱切、仰慕崇敬的,便是後來遷入羌州的晉國人。

    人群不算冷漠,也稱不上歡迎。以致李璫身側的烏頡路上都在暗自打量殺神顏色,生怕自己說錯一句話惹他不快。

    李璫好像並不在意氣氛流動中的壓抑。大軍留駐城外,不過為了迎接儀式領了一萬人馬進城。

    一路走到底,平地拔起一座嶄新的高樓,是在滿羌宮城的舊址上新建的官府,李璫攻入芙蓉城後一把大火將“高樓肩比雲,四海風光藏”的宮殿焚燒幹淨,滿羌最後一位國主便被活活燒死。

    此行平定羌州動亂,地方隻負責物資供應,軍事行動完全由李璫負責,自然無需與烏頡報告什。李璫在落腳地安置好後,便讓他領人散了。

    安容終於恢複正常的人馬喧鬧、貨物交易的繁華景象。安容通海外,多有奇珍異寶流入此地,在輾轉散入晉國其他州郡。比之淮安商賈絡繹不絕,勝在物品珍稀,在這流轉的金銀數量毫不遜色。

    崔負水卻是沒有時間閑逛的。李璫先是下令接過羌州守城之權,將城內外的駐軍換為靖遠軍,以保衛平亂過程中安容城的安全;其後又需趕赴城外,通知各領將商議動亂平定之策。

    羌州多山嶺,作亂的賊子勢力大的時候便下山攻掠城池,搶奪錢糧,占地稱王;勢力弱時就退居深山、保存實力,以期日後卷土重來。

    比蒼嶺的匪寇還難纏。

    既是要殺人,李璫免了她司鼓之職,準她上陣殺敵,以謀軍功。這種小場麵,估計也到不了兩軍對峙、鼓聲助威的地步。十萬大軍齊齊跺腳,怕是半數作亂的逆民已聞風而逃、繳械投降了。

    但李璫想要的遠不止讓這些人安分守己。

    他用朱砂在羌州輿圖上標注了幾個紅圈,是烏頡匯報的亂民屯駐之地,既有郡縣,也有山野,位置分散,想要一網打盡怕是得好幾年的功夫。

    “先派人到這些山頭摸索情況,事無巨細,所見所聞皆要記載。”李璫指著輿圖,目光沉著,說話不急不慢,好像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

    他並不著急出兵。

    案下站著的郎將有人疑惑:“將軍,那他們割據的郡縣便不管不問了嗎?”

    甫一出聲,在場眾人皆是怔然看向那人,那人不明所以,卻是看著台上的李璫,等他示下。

    李璫倒是笑得雅意:“你便是烏大人派過來協助作戰的明統領。”

    那人點頭稱是。

    李璫語氣柔和:“明統領辛苦了。”

    “下官不——”

    不等那人謙虛婉辭,李璫話音陡然一變,聲音壓得低沉:“既是協助,便好好準備物資。其他的事,明大人還是勿要憂心。李璫及十萬將士本就肩負平定動亂之責,自然勉力盡職。”

    “明大人的功勞,事後李璫自然呈稟天子,不會瞞報一分一毫。”

    那人一聽,連忙跪伏在地:“下官知錯了。下官無意幹涉將軍命令,這就去籌辦輜重。”

    “那就有勞明大人了。”

    營帳內終於恢複和諧氣氛。領將們各自確定好搜查地點,雷厲風行地指揮手下士兵開始擺兵布陣。

    “崔負水。”

    門外的人聽到傳令,步履疾快地走進帳中,跪在案下:“屬下在。”

    李璫掀起眼簾,懶懶掃了她一眼,她一襲甲胄,卻與初入營中的幹淨模樣迥乎不同了。

    “換身尋常衣物,隨我出行。”

    崔負水沒有絲毫疑問,堅定快速地回答稱“是”。

    安容城外有個村莊,離軍營不遠,日暮時分還能望見村莊上空升騰的嫋嫋炊煙。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李璫傳》,方便以後閱讀李璫傳第42章 無人敢寫帝皇書(18-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李璫傳第42章 無人敢寫帝皇書(18-3)並對李璫傳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